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心得二十一 佛教文化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12 03:0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心得二十一 佛教文化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心得二十一 佛教文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心得二十一 佛教文化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我们每一位出家弟子都要有弘扬佛法的责任,今生能出家遇到佛法也是我们的福报,那现今社会因佛法的缺失,很多人误把佛法认为是一种消极的闲来无事的老年人或烧香拜佛的一种祈祷,以为学佛是走投无路的人才会选择的路,佛教的立足点是人本,佛陀是以人的身份修成佛的,佛教有三是说希望众生获得现世乐 来世乐和究竟涅槃乐,佛教提倡现世乐,种善因得善果。

佛教-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心得二十一 佛教文化
佛教-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心得二十一 佛教文化

通过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人生幸福,现世乐和来世乐是统一的,是依戒定慧修行获得,其内涵是开智

佛教知识大全放弃自我

慧断烦恼,证真理最终得到解脱,人生佛教定位与现实人生与解决现实人生的问题为依旧,在于做人和成佛的关系,以佛陀为榜样,克服自身的缺点,达到人格圆满和完善,佛也是由人修成的,想要修成佛,那么正见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其实我们要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定位,人的愿力不可思议,有愿事尽成,有了愿心,那么机会就会不断的出现。弘扬佛法是

佛教知识动画视频

续佛慧命的事业,佛法的弘扬既言教又身教,自利利他也是在培养我们每个学员能够成为现代化弘扬佛法的传播者,给迷茫的人们送去光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祖师大德们完成了他们的使命,那么现今佛教的弘法事业,有我们这些佛子一起来荷担如来家业的使命。

本次课我们学 习佛教徒的人生态度第一部分,积极与消极、悲观与乐观,下面我与各位学长分享学习心得:

一、积极与消极:世人误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来自对于出家制度,出家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等方面的误解。用世人的标准衡量佛教,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标准错了,结果自然是不可取的。真正深入了解佛教,出家是为了精神追求放弃物质追求,为了解脱之乐而放弃物质享乐,处世态度上,修习

怎么去了解藏传佛教的知识

忍辱,坦然接纳人生中的一切,不制造对立,采取智慧的解决之道。我接触过的出家师父,慈悲、无我、精进利他的精神,让人非常感动,为此我非常认同出家不是消极避世的选择,是更高意义的积极。

二、佛教徒有明确的目标:四弘誓愿是大乘佛子的目标,佛弟子有着内修外弘的使命,需要积极学习经教,树立正见,指导修行,止恶行善,十善业包括,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意:包括不贪、嗔、痴。积极完善人格,要积极克服烦恼,这是广度众生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自己烦恼重重,救度众生无从谈起。对照佛大乘佛子的人生目标,自己很忏愧,相目标比较远。但是目标很重要,如果没有坚定的目标,对镜来的时候,左右摇摆,陷入烦恼陷阱忘了前行的方向。有了目标,即便会偏离,也会积极的调整方向。同时看到每个人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让日常的修学落到实处,每天、每周的定课认真老实地完成,用佛法正见改变,养成检讨自身不足,随喜他人功德的习惯。

三、悲观和乐观:佛教修行重视中道。其实人们很容易偏执一端,比如我曾经是肤浅的乐观,积极追求世人的名闻利养,学佛之后,有一段时间悲观,看到自己和周围人生的苦,尤其去参加助念之后,感觉每个人都会死,为了脱生死去努力,有些世俗的事情不感兴趣,陷入法执,跑道场念佛,没做好敦伦尽分。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师父告诉我们佛教既不是悲观的,众生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可以在轮回中开辟觉醒和解脱之道;同时佛教也不是乐观的,因为无论是面对严峻的现实还是肩负的内修外弘的使命,我们都无法乐观。佛弟子应有的人生态度是,不悲不喜,如实知见的中观之道。这条道路,我感觉并不容易,是一个长期修行过程。建立中观的人生态度首先要有正见,不落入常见和断见,在生活中不纵欲,也不一味求苦,修行上,精进

佛教入门知识音频

也不紧绷,就像琴炫,不松不紧才能弹出妙音。愿我们都努力在中观的基础上,精进修行,走智慧觉醒的大道。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969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心得二十一 佛教文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心得二十一 佛教文化;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158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