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苦乐参半的人道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1 10:4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苦乐参半的人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苦乐参半的人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苦乐参半的人道

人到底是什么?在哲学、文学、生物学。乃至各宗教中。对人类的讨论很多。至于佛经中。关于人的名称。在《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中提到。人道以摩奴沙、末奴沙(梵文manusya)为名。又称人间界、人趣、人道。或单称人。为欲界中的有情众生之一。而依佛经说法。人分别居住在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庐洲等四洲。在《长阿含经》中叙述道。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四周有七金山围绕。七金山之外。则是浩瀚无边的咸海。四大洲即分散在此。四洲中居住着不同的人类。之间完全隔绝。互不相通。而我们亦即地球上的人类。则是居住在南瞻部洲。又名‘阎浮提’。四洲的人各具特点。四大部洲的叙述。散见于《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舍论》、《造天地经》等经典中。各洲各有特点。例如西牛货洲以多牛、多羊、多珠玉为特点;东胜神洲的特色则是土地极广、极大、极妙。所谓极妙是指土地肥沃;而北俱卢洲的人没有肤色、种族优劣之差别。也没有忧悲啼哭。但这里是佛法中视为八难之一的地

一分钟教你佛学常识13

方。因为这里只有纯物欲的享受。而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而我们南瞻部洲的人。最大的特点。则是有无数的欲望。所以能造种种善、恶业行。但也由于具有思惟能力、惭愧心。所以。能够修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释类具有忆念、梵行、勇猛心三种特性。形诸于外的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可以忍受各种苦的意志力、毅力;勇猛心则是展现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受能受的‘菩萨道’精神。人身难得今已得而在六道中真能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也唯有人。可见生在人道。是多么的可贵。所以《涅盘经》卷三十二有言:‘人身难得。如优昙花’。更何况唯有人能够修禅定、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所以。人间虽然充满了各种苦难。但是透过人身来修行。也可化烦恼为菩提。化苦痛为喜乐。净土也可在人间展现。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面对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的事实。以全球人口来说。目前已超过五十亿人。不免要问:‘人身会难得吗?’事实上。若从六道众生来看。要投生为人还真是不容易。在《中阿含经》有

佛学知识常识

一个故事譬喻投生为人的困难。如同有一只瞎龟在茫

佛学常识四种邪命

茫汪洋中。要刚好遇上一块浮木。这块浮木上必须又恰好有一个小孔。这样的机会已是少之又少。而这只乌龟的头又要恰好从浮木孔伸出来。这样的机会真可说是难上加难。经典中便以此来形容得人身之难得。那么如何才能投生为人呢?据《成实论.六业品》指出。投生人道的众生。是因为过去生曾造作了人道的业。关于受生人间的业因。在《杂阿含经》卷三十

佛学小常识图片

七:‘若行不善业则生地狱。后若转生人中则受诸难。又若行十善业则得生天上。后若转生人中可免诸难。’所以。《法华文句》说道:‘五戒为人。十善生天。’过去生若能遵守五戒。终生奉行。来生可得人趣之果报。有关于人的故事佛教对于人的由来。是以因缘法说明。至于人类

老人佛学常识

在地球上的最初出现。在《世纪经》、《大楼炭经》、《起世经》中提到。地球形成后最初的人类。是从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他们由于贪爱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以后。身体变重以致于无法飞行。从此就在地上安居下来。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0/402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苦乐参半的人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苦乐参半的人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57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