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僧的意义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1 09: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僧的意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僧的意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僧的意义

‘僧依戒住。僧住则法住’。‘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 即指信奉佛陀教义。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的僧团。 

佛学常识13大千世界

 在佛教尚未兴起以前。‘僧伽’一词早在古印度的社会中

不丹佛学常识

普遍使用。当时由于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富人们于是依职业性质组织许多不同的团体。如同现代的‘同业工会’。这样的团体。即名为‘僧伽’;乃至当时所有的政治体制。也都称为‘僧伽’。这些在社会上通用的名称。后来被宗教团体吸收、引用。及至佛陀证悟之后。不忘出家的本怀。随即展开弘法度众的工作。至鹿野苑度化憍陈如等五人出家修行。佛教僧团(僧伽)于焉成立。  由此可知。‘僧’含有‘群众’或‘聚’的意思。如《中阿含·教化病经》载:‘有若干姓异名族。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从佛学道。是名为众。’另《大智度论》卷三载:‘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因此。在佛教中以四位以上的出家人在一起办道。而且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纪律的修行团体。则称为‘僧伽’。  僧伽又名‘僧侣’或‘海众’等。《帝释所问经》说:‘若人一念诚心皈依僧伽。彼人得大安稳。僧伽威德。无昼无夜。保护众生也。’僧的定义不论是指‘僧人’或‘僧团’。总之。‘僧’是三宝之一。是在家佛弟子的指导者。是佛法住世的象征。是割爱辞亲。舍离世乐。信受佛陀教法。依教奉行而入圣证果的人。‘僧’是续佛慧命。传扬佛法。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圣弟子。唐太宗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诸德福田经》亦列举出家僧众具有五种净德。出家能长养善法。灭除恶法;出家能舍权

佛学常识讲解

位。能耐饥苦。有十八种难行能行的功德。因此。《大宝积经》说: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高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僧’有广义僧、狭义僧、胜义僧、现前僧等不同的定义。根据《大庄严法门经》说:‘出家非外相出家。乃内心的发心。’因此。菩萨出家的真义在于:   1.发精进心断除烦恼。并非‘剃发’即能代表出家。   2.为断三毒。勤修三学。并非披上染衣即能示现出家。   3.非自持戒行。乃令所有众生毁戒、受戒者皆住净戒中。   4.非独住阿兰若处独修。乃能于生死流转中令众生智慧解脱。   5.非自身守护律仪。乃能广起四无量心安住众生。   6.非自身修行圣法。乃令众生增益善根。   7.非自身得入涅槃。乃令众生亦得入涅槃。   8.非自身除烦恼。乃能护一切众生不起恼害心。   9.非自解身心束缚。乃令众生束

佛学常识答问下载

缚解除。   10.非自解脱生死怖畏。乃能解除众生生死怖畏。  又出家也有四种不同:   1.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眷恋的比丘。   2.身在家心出家:受用五欲。心不耽染的居士。   3.身出家心不出家:身着僧装。心犹恋俗的僧样。   4.身心俱不出家:受用五欲。深生耽染的俗人。  《八大人觉经》说:‘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亦即开示在家信众。身虽未能出家。心要常常慕念出家

佛学常识问答文库

僧众的清净生活。要能有一部分过出家僧众的持戒生活。以保持人格的清净。  初期原始佛教时代。所谓僧伽乃专指出家众而言。尚不包含在家信徒。从广义来说。‘僧伽’。则是指佛教全体的教团。佛法的弘传。人人有责。但是在家信众毕竟有眷属亲人的牵绊。不易脱离亲眷束缚。所以佛陀把正法久住世间的责任托付给和乐清净的僧团。僧团毕竟是修身养性。陶铸圣贤的大冶洪炉。是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僧团的重要。由此可知。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0/427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僧的意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僧的意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54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