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禅宗」禅宗五家七派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1 05:2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禅宗」禅宗五家七派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宗」禅宗五家七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禅宗五家七派

  禅宗六祖惠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怀让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派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正应菩提达摩大师所预先嘱付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偈语的道理。   南岳怀让禅师(西元677——744年)。金州安康(今属陕西)人。俗姓杜。从嵩山来曹溪宝林寺参拜惠能禅师。六祖问曰:‘那里来’。答曰:‘嵩山来’。祖再曰:‘凭么物凭么来’?就是说这个东西那里来?答曰:‘唤作一物即不中’。祖师进一步问:‘还有修证也无?’答曰:‘修证即不无。可是染污即不得。’六祖当下就应许说:‘只此不染污是十方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我也如是’。六祖大师就把正法眼藏付与南岳怀让大师。怀师开悟以后。又到湖南衡阳南岳居住。在那里大阐宗风。   又青原行思禅师(西元?——740年)来参礼六祖。

佛学基础常识课本李炳南

恭敬虔诚的问曰:‘当何所务不落阶级。’祖开示说:‘汝曾作什么来’。就是说汝来这里做什么呢?答曰:‘圣谛亦不为。’祖曰:‘落何阶级?’就是说。圣谛第一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汝看究竟落什么阶级呢!答曰:‘圣谛尚不为。还有什么阶级’。六祖知道他是佛门法器。又传法印与青原行思。他从六祖会下得法之后。就到吉州青原山般若寺安住精修。弘扬禅宗。  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禅师(西元709——788年).  临济宗: 马祖传百丈。百丈传黄檗。黄檗传临济义玄禅师。师住镇州沱河侧。这是临济宗。  沩仰宗: 百丈传灵佑禅师。师传潭州伪山。沩山传慧寂禅师。师住袁州仰山。这是沩仰宗。  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西元700——790年)。  曹洞宗: 石头传蔼山。蔼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介禅师。师传瑞州洞山。洞山传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这是曹洞宗。  云门宗: 石头传天皇。天皇传龙潭。龙潭

佛学常识大全8关斋戒

传德山。德山传雪峰。雪峰传文偃禅师。师住韶州云门。这是云门宗。  法眼宗: 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禅师。师住金陵(南京)清凉院。南唐中主李璟谥师为法眼火禅师。这是法眼宗。  五家宗派的主要特点。天隐修祖概括为下面五句话:    临济是‘怒雷掩耳’  沩仰是‘光含秋月’  曹洞是‘万派朝宗’  云门是‘乾坤坐断’  法眼是‘千山独露’  这样看来五家在度生方便

佛学常识在线听

。随机接物的风格上。略有不同。而归根到底。同出一源。本无差别。这真

佛学常识十二因缘

是‘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圆瑛大师有一首诗。揭示了曹溪门下的禅风。‘轰轰烈烈似雷霆。捧喝交驰不暂停。迫得顶门开正眼。相逢原是本来人。’此外临济宗的行棒喝。沩仰宗的示圆相。曹洞宗的传宝镜。云门宗的一字关。法眼宗的明六相等玄妙机锋。这里不再一一枚举。只要我们老老实实蓦直参去。自然会有破颜含笑的一天。   沩仰宗自从仰山禅师开始。只传到第四代。到了宋朝初期这个宗派。就已经不大闻名了。法眼宗。自从永明延寿大师以后。也只再传了二代。无人问津了。最兴盛的可算临济宗。自从临济义玄禅师的最初法脉长沙楚圆大师以后。又分传出二个法系。一是传与南昌黄龙山的慧南大师。一是传与宜春杨岐山的方会大师。这二位大师都是禅门的宗匠。大弘法化。力阐宗风。盛极一时。因此黄龙和杨岐二家又成为二个小宗派。这样连原来的五家宗派。曾有五家七派的说法。特别是临济宗法系的杨岐一派。最为兴盛。所以库房里有‘杨岐灯盏明千古

佛学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的佳话。流传至今;而临济一宗。真是灯灯续焰。源远流长。到现在中国有许多名山古刹。多属于这个法派。再说云门宗。在宋代初期净慈寺出了一个宗本禅师。此派也是非常旺盛。这个法统高僧大德人才很多。特别在中国北方更加得势。就是传承方面也比较长。到了南宋时期。这个宗才开始逐步地趋于衰微。最后就烟消云散了。曹洞宗这个法系本来是由洞山良介禅师与曹山本寂禅师。他们师徒两位联合创立。所以叫做曹洞宗。可是在南宋时代。才开始兴旺起来。道风远播。盛极一时。它对于法脉传承。是仅次于临济宗。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6255.html

以上是关于「禅宗」禅宗五家七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宗」禅宗五家七派;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39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