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神识如何转生天上乃至地狱中?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神识如何转生天上乃至地狱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神识如何转生天上乃至地狱中?
大乘显识经卷下(节录)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大药白佛言:“云何识取天身乃至取地狱身?” 佛言:“大药。识与法界持微妙视
佛学常识解答
。非肉眼所依以为见因。此微妙视与福境合。见于天宫欲乐嬉戏。见已欢喜识便系著。作如是念:‘我当往彼。’染爱恋念而为有因。见已故身卧弃尸所。作如是念:‘此尸是我大善知识!由其积集诸善业故。令我今者获于天报。’”(大药王子请问世尊:“神识如何转生天上受天人之身。乃至如何转生地狱受地狱众生之身?”世尊说:“大药。神识和法界有非常微妙的能见作用。这种能见的作用不同于依赖肉眼见物的作用。这种微妙的能见作用与美妙的外境相合。看到天宫的欲乐和嬉戏。然后心中欢喜。神识便生起执着。心想:‘我要去那里。’于是有贪著爱恋的念头。又看到自己已经舍弃的身体。心想:‘这个身体是我的大善知识啊!因为借着它积集了种种善业。所以使我现在能转生天上。’”) 大药白佛言:“世尊。此识于尸既有爱重。何不托止?” 佛言:“大药。譬如剪弃须发。虽见乌光香泽。宁不更植于身令重生不?”(大药请问世尊:“神识既然这么看重这个尸体。为何不托生其中呢?”世尊说:“譬如已经剪下丢弃的头发。虽然看起来还是乌黑光亮。你说能否把这些头发移回身上。令它们重新生长呢?”) 大药白佛言:“不也。世尊。已弃须发。不可重植于身令其更生。” 佛言:“如是。大药。已弃之尸。识亦不可重托受报。”(大药回答:“不可以。世尊。已经丢弃的头发。不能移回身上令它们再生长。”世尊说:“是的。大药。已经舍弃的尸体。神识也不能再移回身上托生受报。”) 大药复白佛言:“世尊。此识冥寞玄微。无质可取。无状可寻。云何能持象等大身众生。纵身坚固犹若金刚。而能贯入壮夫之身。力敌九象而能持之?” 佛言:“大药。譬如风大无质无形。止于幽谷或窍隙中;其出暴猛。或摧倒须弥碎为尘粉。大药。须弥风大色相云何?”(大药又请问世尊:“神识玄妙微细。没有形质可取。没有形状可寻。为何能够执持如大象等身体庞大的众生。又能进入坚固的金刚之身。神识既然没有大象之力。为何能够执持大象之身呢?”世尊说:“譬如风大没有形质。停留在深谷或孔隙中。可是风的力量非常强大猛烈。能够催倒须弥山。将其碎为微尘。大药。须弥山和风大的形象是什么样呢?”) 大药白佛言:“风大微妙无质无形。” 佛言:“大药。风大微妙无质无形;识亦如是。妙无形质。大身小身咸悉能持。或受蚊身、或受象身。譬如明灯。其焰微妙置之于室。随室大小众闇咸除;识亦如是。随诸业因任持大小。”(大药回答:“风大微妙没有形质。”世尊说:“风大微妙没有形质。神识也是如此。微妙没有形质。无论是大身体小身体都能执持。或者受蚊虫之身。或者受大象之身。譬如明灯。它的光亮微妙。将它放在房间里。随
赵朴初佛学常识问答
着房间大小。都能将黑暗除灭;神识也是如此。随着各种善恶业力。而能执持大身或小身。”) 大药白佛言:“世尊。诸业相性彼复云何?以何因缘而得显现?” 佛言:“大药。生诸天宫食天妙膳安宁快乐。斯皆业果之所致也。如人渴乏巡游旷野。一得清凉美水。一无所得受渴乏苦。得冷水者无人持与。受渴乏者亦无遮障不许与水。各以业因受苦乐报。大药。应当以是见善恶业。如空中月白黑二分。又如生果由火大增熟便色异;如是此身由福增故生胜族家。资产丰盈金宝溢满胜相显盛。或生诸天宫快乐自在。斯皆善业福相显现。譬如种子植之于地。果现树首。然其种子不从枝入枝而至树首。割析树身亦不见子。无人持子置于枝上。树成根固求种不见;如是诸善恶业咸依于身。求之于身亦不见业。如因种有花。种中无花;因花有果。花中无果;花果增进。增进不见。因身有业、因业有身。身中无业、业中无身。亦复如是。如花熟落其果乃现。身熟谢殒业果方出。如有种子。花果之因具有;如是有身。善恶业因备在。彼业无形亦无熟相。如人身影无质无碍。不可执持。不系著人。进止往来随人运动。亦不见影从身而出。业身亦尔。有身有业而不见业。系著于身亦不离身而能有业。如辛苦涩殊味诸药。能涤净除一切病。令身充悦颜色光泽。人见之者知服良药。药味可取。熟功无形。视不可见。执不可得。而能资人肤容色泽。业无形质能资于身。亦复如是。善业资者。饮食衣服、内外诸资丰饶羡丽。手足端正形容姝好。屋室华侈。摩尼金银众宝盈积。安宁快乐欢娱适意。当知此为善业之相。生于下贱边地贫穷。资用阙乏希羡他乐。饮食粗恶或不得食。形容弊陋所止卑下。当知此为恶业之相。犹如明镜鉴面好丑。镜像无质取不可得;如是识资善不善业。生人天中。或生地狱、畜生等中。大药。应当如是见业与识和合迁化。”(大药请问世尊:“各种业力的形象和性质又是怎样的呢?以什么因缘而显现出来呢?”世尊说:“转生天上享受美食和安宁快乐。这些都是业力的结果。譬如有两个人在旷野中行走口渴乏累。一个人得到清凉甘甜之水。另一个人却一无所得继续承受渴乏之苦。得到凉水的人没有人拿着水送给他。承受渴乏的人也没有人阻止别人送水给他。各自都是因为自己所造的业因而受到苦报或乐报。大药。应该这样观察善业和恶业。譬如空中的月亮时明时暗。又如果实由于热力增上。成熟时颜色发生变化;同样。这个身体因为福德增上的缘故。转生在富贵的家庭。资产丰厚。有众多金银珠宝。或者转生天上快乐自在。这些都是善业的作用而显现出福德之相。譬如种子种在地里。果实结在树顶。而种子并没有从树枝去到树顶。把树身割开也看不见种子。没有人拿着种子放在树枝上。树木长大树根坚固。其中却找不到种子在哪里;同样。种种善业恶业都依于身体而显现。但是在身体中寻找却看不到业的踪影。譬如因为种子而有花。但是种子里却没有花;因为花而有果实。但是花里却没有果实;从花转变为果实。这个转变却没有形象可见。因为身体而造业。因为业力而有身体。但是身体中找不到业的形象。业中也没有身体。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譬如花谢落后果实才出现。身体朽坏后来世的业果才显现。譬如种子。其中蕴含着长成花果的因;同样。身体中蕴含着善业和恶业的因。业力没有形质也没有成熟的形象。譬如人的身影没有形质和障碍。不可把捉。随着人的运动而移动。也不见影子从身体中出来。业力和身体也是这样。有身体有业力却看不到业力。业力跟随着身体。不能离开身体而有业力。譬如辛辣苦涩等各种味道的药。能够治愈各种疾病。令身体恢复健康光泽。别人看到了知道是服用了良药得以康复。药的味道可以尝得出来。但是康复是个什么样子。则没有形象可见。虽然看不到。却能令人重新容光焕发。业力虽然没有形质。却能作用于身体。也是这样。受到善业作用的人。饮食衣服等各种资财都很丰富。身形相貌俱佳。生活安宁快乐舒适。这就是善业之相。若出生在下贱偏僻贫穷的地方。资产和日用缺乏。只能羡慕他人的快乐。饮食粗恶甚至连食物都没有。身形相貌丑陋。这就是恶业之相。譬如明镜能够照出人的美丑。镜中的影像没有形质。不可把捉;同样。神识带着善业和恶业。转生天上。或转生地狱、畜生当中。大药。应当这样观察业力和神识的共同作用和迁移。”) 大药言:“世尊。云何微识能持诸根能取大身?” 佛言:“大药。譬如猎者入于山林。持弓毒箭而射香象。箭毒沾血毒运象身。支体既废根境同丧。毒流要害。身色青赤犹如淤血。毒杀象已便即迁化。于意云何?毒与象身多少大小。可得比不?”(大药请问:“世尊。为何微细的神识能够执持六根。能够执持庞大的身体呢?”世尊说:“大药。譬如猎人进入山林。拿着毒箭射杀大象。箭上的毒进入血
佛学礼仪基本常识
液中流遍大象的身体。箭毒流到要害时。象身变为青赤色象淤血一般。然后大象即被毒死了。你认为如何呢。毒药与大象的身体相比。谁大谁小?”) 大药白佛言:“世尊。毒与象身多少大小。其量悬殊不可为对。犹如须弥比之芥子。” “大药。如是识弃此身以取诸根。弃此诸界随业迁化。亦复如是。”(大药回答:“世尊。毒药与大象的身体相比实在太悬殊了。如同芥子比须弥山。”世尊说:“大药。同样神识舍弃此身摄取新的身体。随着业力迁移。也是如此。”) 大药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微细之识任持大身而不疲倦?” 佛言:“大药。须弥山王高八万四千由旬。难陀、乌波难陀二大龙王各绕三匝。二龙大息摇振须弥。内海中水咸变成毒。此二龙王长大力壮。和修吉龙、德叉迦龙二大龙王亦与之等。于意云何?四龙王识。与蚊蚋识宁有异不?”(大药继续请问世尊:“为何微细的神识不断地执持着庞大的身体而不会感到疲倦?”世尊说:“须弥山王高八万四千由旬。难陀龙王和乌波难陀龙王各自绕须弥山三周。两龙王喘个大气就能摇振须弥山。喷出的毒气能令海水都变成毒水。这两个龙王身长力大。和修吉龙、德叉迦龙两大龙王也是如此。你认为如何呢。四大龙王的神识。与蚊虫的神识有什么不同吗?”) 大药言:“世尊。四龙、蚊蚋其识无异。” “大药。如一小渧跋错那婆。入四龙口。四龙便死。于意云何?小渧药毒。龙口中毒。何毒为大?”(大药回答:“世尊。四大龙王的神识与蚊虫的神识没有不同。”世尊说:“譬如一小滴跋错那婆(意为牛犊子斋)毒药。进入四龙之口。四龙便死。你认为如何呢。这一小滴毒药。和龙王口中喷出的毒相比。哪个毒更大?”) 大药白佛言:“龙口毒大。小渧药毒甚为微少。” “大药。大身众生力敌九象。微妙之识无色无形。非分别量。随业任持亦复如是。如尼瞿陀子极微细。种之生树。婆娑广大枝条百千。于意云何?其子与树大小类不?”(大药回答:“龙王口中的毒更大。那一小滴毒药相比实在微不足道。”世尊说:“身体庞大的众生力量能与数头大象抗衡。微妙的神识没有色相和形质。不会去分别大身小身。只是随着业力不假造作地执持身体。譬如尼瞿陀树(榕树)的种子极其微细。种下后生长成大树。枝条众多覆盖广大。你认为如何呢。它的种子与树的大小相同吗?”) 大药言:“世尊。其子与树大小相悬。如藕丝孔比虚空界。” “如是。大药。树于子中求不可得。若不因子树则不生。微细尼瞿陀子能生大树。微细之识能生大身。识中求身身不可得。若除于识身则无有。”(大药回答:“它的种子与树的大小相差悬殊。如同莲藕孔和虚空相比。”世尊说:“是的。大药。想在种子中找到树是了不可得。但是如果不是因为有种子则无法生出树木。微细的尼瞿陀种子能生长成大树。微细的神识能生长出庞大的身体。想在神识中找到身体了不可得。但是如果没有神识则没有身体。”) 大药复白佛言:“云何金刚坚固不可坏识。止于危脆速朽身内?” 佛言:“大药。譬如贫人得如意宝。以宝力故高宇雕镂。妙丽宫室园林郁茂。花果敷荣象马妓侍。资用乐具自然而至。其人于后失如意宝。众资乐具咸悉销灭。如意神宝坚固真牢纵千金刚不能毁坏。所生资用虚假无常速散速灭;识亦如是坚固不坏。所生之身速朽速灭。” (大药继续请问世尊:“为何如同金刚般坚固不可毁坏的神识。停留在危脆的迅速朽坏的身体中?”世尊说:“譬如贫穷的人得到如意宝珠。凭借宝珠的力量。高楼庭阁、宫殿园林、花果象马、歌妓侍从、生活用品等自然到来。此人后来丢失了如意宝珠。所有的一切全都消失。如意宝珠坚固真实。即使用金刚也不能将其毁坏。而它所生出的种种资生用品则是虚假无常。迅速消散坏灭的;神识也是这样。坚固不坏。而其所生的身体则迅速朽坏变灭。”)大药言:“世尊。柔妙之识。云何穿入粗鞕色中?” 佛言:“大药。水体至柔。激流悬泉能穿山石。于意云何?水石之质。鞕软如何?”(大药请问:“世尊。柔妙的神识。如何穿入粗硬的色身之中呢?”世尊说:“大药。水是很柔软的。激流瀑布却能穿过山石。你认为如何呢。水流与山石的质地相比。软硬如何?”) 大药言:“世尊。石质坚鞕犹若金刚。水质柔软为诸乐触。” “大药。识亦如是至妙至柔。能穿刚鞕大身之色。迁入受报。”(大药回答:“世尊。石头的质地坚硬犹如金刚。而水流的质地柔软能产生顺滑舒适的触觉。”世尊说:“大药。神识也是这样。至妙至柔。能够穿入刚硬、庞大的身体。迁移入内受相应的业报。”) 大药复白佛言:“世尊。众生舍身。云何生诸天中?乃至云何生于地狱等中?” 佛言:“大药。众生临终之时福业资者。弃本之视得天妙视。以天妙视见六欲天。爰及六趣见身摇动。见天宫殿及欢喜园杂花园等。又见诸天处莲花殿。丽妓侍绕笑谑嬉戏。众花饰耳。服憍奢耶。臂印环钏种种庄严。花常开敷众具备设。见天天女。心便染恋欢喜适意。姿颜舒悦面若莲花。视不错乱。鼻不亏曲。口气不臭。目色明鲜如青莲叶。身诸节际无有苦痛。眼耳鼻口又无血出。不失大小便利。不毛惊孔现。掌不死黄。甲不青黑。手足不乱亦不卷缩。好相显现。见虚空中有高大殿。彩柱百千雕丽列布。垂诸铃网。和风吹拂清音悦美。种种香花庄严宝殿。诸天童子众宝严身游戏殿内。见已欢喜。微笑齿现如君图花。目不张开亦不合闭。语音和润。身不极冷亦不极热。亲属围绕亦不忧苦。日初出时当舍其寿。所见明白无诸黑闇。异香芬馥四方而至。见佛尊仪欢喜敬重。见已亲爱欢喜离辞犹如暂行。便即旋返安慰亲知。不令忧恼有流法尔:‘生必当死。勿以分别而生苦恼。’大药。善业之人临命终时。好乐布施。种种伽他、种种颂叹、种种明白、种种称说正法之教。如睡不睡安隐舍寿。将舍寿时。天父天母同止一座。天母手中自然花出。天母见花顾谓天父:‘甚为福吉希奇胜果!天今当知。子庆之欢时将不久。’天母遂以两手摇弄其花。弄花之时命便终尽。无相之识弃舍诸根。持诸境业弃舍诸界。持诸界事迁受异报。犹如乘马弃一乘一。如日爱引光。如木生火。又如月影现澄清水。识资善业迁受天报。如脉风移速托花内。天父天母同座视之。甘
视频版佛学常识
露欲风吹花七日。宝珰严身曜动炫焕。天童朗洁现天母手。”(大药继续请问世尊:“众生舍弃身体。如何转生天上?乃至如何转生到地狱等各道之中?”世尊说:“众生临终之时。有福德为资本的。舍弃肉眼之见。得到微妙的天眼。以微妙的天眼看到六欲诸天。天宫以及欢喜园杂花园等。又看到天众身处莲花殿中。美丽的宫女服侍围绕着欢笑嬉戏。鲜花衣服饰物等种种庄严。又看到天上的天女。心中便生起贪恋和欢喜之意。临终之人容貌舒缓愉悦。面若莲花。五官不会扭曲变形。口气不臭。眼色鲜明如青莲叶。身体关节没有疼痛。眼耳鼻口也不出血。不会大小便失禁。不惊不恐。手掌不发黄。指甲不青黑。手脚不会乱动乱抓。身体也不卷缩。临终之人看到美好的景象显现。虚空中有高大的宫殿。彩柱百千雕丽列布。垂诸铃网。和风吹拂清音悦美。种种香花庄严宝殿。诸天童子以众宝庄严其身。在殿内游戏。临终之人看到这些景象心生欢喜。露齿微笑如鲜白的君陀花。眼睛不张开也不合闭。说话声音和润。身体不会很冷也不会很热。亲属围绕也不感到忧悲苦恼。太阳初升之时即舍弃寿命。所见明白没有黑暗。异香芬芳从四方而至。看见佛的尊仪欢喜敬重。见到自已亲人。欢喜辞别犹如暂时离开。还反过来安慰亲属朋友。令他们不生忧愁苦恼。说道:‘有生就有死。不要因此而心生苦恼。’大药。善业之人临命终时。喜欢布施。口说各种偈子和赞颂。称说正法之教。无论在睡梦中或醒着都是安详地舍寿。即将舍寿的时候。天父天母同在一个座位上。天母手中自然有花儿生出。天母看见花出便告诉天父:‘这真是福瑞吉祥啊。您要知道。庆祝天童诞生的时刻就要来到了。’天母即用两手摇弄花朵。此时临终之人便舍寿。无相的神识舍弃身体。带着业力舍弃原本的境界。进入新的境界迁移受报。犹如骑马。从一匹马上下来换骑另一匹。譬如太阳放射光芒。也如钻木生火。又如月亮的影子显现在澄清的水面上。神识凭借善业迁移天上受报。如同一阵风般迅速托生花内。天父天母同在座上看着花儿。甘露欲风吹花七日。天童以宝玉庄严其身。朗然洁净地出现在天母手中。”) 大药白佛言:“世尊。无形之识。云何假因缘力而生有形?云何有形止因缘内?” 佛言:“大药。如木和合相触生火。此火木中求不可得。若除于木亦不得火。因缘和合而生于火。因缘不具火即不生。木等之中寻火色相竟不可见。然咸见火从木中出。如是。大药。识假父母因缘和合生有形身。有形身中求识不得。离有形身亦无有识。大药。如火未出火相不现。亦无暖触诸相皆无。如是。大药。若未有身。识受想行皆悉不现。大药。如见日轮光明照曜。而诸凡夫不见日体。是黑、是白、黄白、黄赤皆不能知。但以照热、光明出没、环运诸作用事而知有日;识亦如是。以诸作用而知有识。”(大药请问世尊:“无形的神识。如何假借因缘之力而生出有形的身体?为何有形的身体停留在因缘中?”)世尊说:“譬如两木互相摩擦生火。要在木中寻火了不可得。但如果没有木头也生不出火。因缘和合就生出火来。因缘不具足火就生不起来。在木头中寻找火的形象是看不到的。但是都看到火从木头中生出来。同样。神识假借父母因缘和合而生出有形的身体。有形的身体在神识中寻找了不可得。离开有形的身体也没有神识。譬如火没有生出来时火的形象不会显现。也感受不到火的热力。同样。如果没有身体的时候。识、受、想、行都不会显现。譬如看到太阳光明照耀。而一般凡夫看不到太阳本身。是黑色、白色。或是黄白色、黄红色都不知道。但是因为有光照热力。光明出没。日出日落等现象和作用。从而知道有太阳;神识也是这样。因为有种种作用而知道有神识的存在。”) 大药白佛言:“云何为识作用?” 佛言:“大药。受觉想行思忧苦恼。此为识之作用。复有善不善业。熏习为种。作用显识。”(大药请问世尊:“什么是神识的作用?”世尊说:“感受、知觉、思想、造作。忧愁苦恼等。这些都是神识的作用。还有善业和不善业。熏习成为种子。以作用而显现神识。”) 大药白佛言:“云何识离于身便速受身?识舍故身。新身未受。当尔之时。识作何相?” 佛言:“大药。如有丈夫长臂勇健著坚甲胄。马疾如风乘以入阵。干戈既交心乱坠马。武艺捷习还即跳上;识弃于身速即受身。亦复如是。又如怯人。见敌怖惧乘马退走;识资善业。见天父母同座而坐。速托生彼亦复如是。大药。如汝所问。识弃故身。新身未受。当尔之时。识作何相?大药。譬如人影现于水中无质可取。手足面目及诸形状与人不异。体质事业影中皆无。无冷无热及与诸触。亦无疲乏肉段诸大。无言声、身声、苦乐之声;识弃故身。新身未受。相亦如是。大药。是资善业生诸天者。”(大药请问世尊:“为何神识离开身体后很快又进入新的身体?神识舍弃旧身后。进入新的身体之前。这段时期内神识是什么形象?”世尊说:“譬如有个大丈夫身高臂长。勇猛矫健。身披坚硬的铠甲。骑着战马疾驰如风进入军阵。与敌人交战之时心乱坠马。但是武艺精湛很快又跳回马上;神识舍弃身体后又迅速受身。也是这样。又如胆小的人。看见敌人很害怕便骑马退走;神识凭借善业。看见天父天母同座而坐。迅速托生天上也是如此。大药。如你所问。神识舍弃旧身。未受新身的时候。神识是什么形象?譬如人的影子显现在水中。没有形质可以执取。手脚面目身形和人没有两样。但是影子没有实质的身体。不能作种种事业。没有冷热、疲乏等感觉。没有身体的四大。不会发出言语和苦乐等声音;神识舍弃旧身。未受新身之时。形象也是这样。大药。这就是凭借善业的力量转生天上的情形。”) 大药白佛言:“云何识生地狱?” 佛言:“大药。行恶业者入于地狱。汝当谛听!大药。此中众生积不善根。命终之时作如是念:‘我今于此身死。弃舍父母亲知所爱。甚大忧苦!’见诸地狱及见己身应合入者。见足在上。头倒向下。又见一处地纯是血。见此血已心有味著。缘味著心便生地狱。腐败恶水臭秽因力识托其中。譬如粪秽臭处。臭酪臭酒诸臭因力。虫生其中;入地狱者托臭物生。亦复如是。”(大药请问世尊:“神识如何转生地狱之中?”世尊说:“大药。造作恶业者生于地狱中。你要仔细听!这些众生积累了不善业。命终之时这样想:‘我现在于此身死。离开父母亲属和所爱的人。真是令人忧愁痛苦啊!’见到地狱的景象以及自己的身体。即将进入的地狱的人。看见脚在上。头朝下。又看到一个地方地上全是血。看到这些血后心中产生味著。因为有味著心便转生地狱之中。在腐败浊恶的水中和臭秽的地方。神识托生其中。譬如粪秽臭恶的地方。以及臭坏的乳酪和臭酒之中。有虫子在里面出生;转生地狱者托生于臭秽之物。也是这样。”) 贤护胜上童真合掌白佛言:“地狱众生作何色相?身复云何?” 佛言:“大药。其爱血地生地狱者。遍身血光。身如血色;生汤隍者。身如黑云;生乳汤河者。身点斑杂作种种色体极软脆。犹如贵乐婴孩之身。其身长大过八肘量。须发身毛并长垂曳。手足面目亏曲不全。阎浮提人遥见便死。”(贤护合掌请问世尊:“地狱众生的形象是什么样?身体又是什么样?”世尊说:“贪爱血污之地转生地狱的众生。遍身血光。身如血色;转生汤隍(意为难度河)的众生。身如黑云;转生乳汤河的众生。身上有各种颜色的斑点。身体极其软脆。犹如婴孩之身。身体很长很大。超过八个臂节。须发和身毛很长且垂下来拖曳着。手足面目残缺扭曲。阎浮提人要是从远处看到这些众生都会被吓死。”) 大药白佛言:“地狱众生以何为食?” 佛言:“大药。地狱众生食无少乐。惶惧驰走。遥见镕铜赤汁。意谓是血众奔趣之。又有声呼:‘诸有饥者可速来食!’便走向彼。至已而住以手承口。狱卒以热铜汁写手掬中。逼之令饮。铜汁入腹。骨节爆裂。举身火起。大药。地狱众生所食之物。唯增苦痛无少安乐。地狱众生苦痛如是。识不舍之亦不毁坏。身如骨聚识止不离。非业报尽苦身不舍。饥渴苦逼。便见园林花果敷荣广博翠茂。见已喜笑互相谓言:‘此园翠茂清风凉美!’众急入园须臾暂乐。树叶花果咸成刀剑斩截罪者。或中破身分为两段。或大叫呼四面驰走。狱卒群起执金刚棒。或执铁棒、铁斧、铁杖。啮唇嗔怒身出火焰。斫棒罪者遮不令出。斯皆己业见如是事。狱卒随罪者后。语罪者云:‘汝何处去?汝可住此。勿复东西。欲何逃窜?今此园者。汝业庄严。可得离不?’如是。大药。地狱众生受种种苦。七日而死还生地狱;以业力故。如游蜂采花还归本处。罪业众生应入地狱。初死之时见死使来。系项驱逼身心大苦入大黑闇。如被劫贼执捉将去。作如是言:‘诃诃祸哉!苦哉!我今弃阎浮提种种爱好亲属知友。入于地狱。我今不见天路。但见苦事!如蚕作丝自缠取死。我自作罪为业缠缚。罥索系项牵曳驱逼将入地狱。’贤护。罪业众生生地狱者苦相如是。”(大药请问世尊:“地狱众生以什么为食物?”世尊说:“地狱众生饮食没有丝毫的快乐。惶恐惊惧地奔走。远远看到烧红的铜汁。还误以为是血。大家便一起跑过去。又有声音呼唤说:‘饥饿的人可以赶快过来吃啊!’大家便跑过去。到了以后张开嘴巴。狱卒即将滚烫的铜汁灌入口中。铜汁进入腹中。顿时骨节爆裂。全身起火。大药啊。地狱众生吃的东西。只有增加痛苦而没有丝毫的快乐。地狱众生如此的痛苦。但神识却不能舍弃地狱之身。也不会毁坏。身体如骸骨积聚。神识停留其中不离开。除非业报尽了。否则无法舍弃这个受苦的身体。地狱众生受到饥渴的逼迫。便看见园林中树木青翠。花果满枝。然后互相说道:‘这个园林翠绿茂盛。有凉美的清风!’大家赶紧进入园林准备享受一下短暂的快乐。谁知进去之后树叶花果全都变成刀剑。将罪人斩断割截。有的身体被从中间破为两段。有的大声呼叫四处奔走。狱卒群起手执金刚棒。或执铁棒、铁斧、铁杖。咬牙切齿愤怒异常。身出火焰。砍劈棒打罪人不让走出园林。这些都是地狱众生自己的业力。所以经历这样的苦事。狱卒跟在罪人后面。对罪人说:‘你要去哪里?你就留在这里。不要东奔西走。想要逃到哪里呢?这个园林。是你自己的业力所感召的。离得开吗?’就是这样。大药。地狱众生受种种苦。七天后死去还是生在地狱中;因为业力的缘故。譬如蜜蜂采完花蜜之后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罪业众生应该转入地狱的。刚死的时候看见死亡使者前来。绑住脖子驱赶着。身心痛苦地进入到大黑暗中。如同被抢劫的盗贼捉去。罪人这样说道:‘哎呀真是大祸啊!苦啊!我现在要舍弃阎浮提种种所爱的亲属好友。入于地狱。我今不见天上之路。只见到苦事!如同蚕虫吐丝作茧自缚。我自己造作的罪业被业力缠缚。现在被绳索套着脖子驱赶着进入地狱。’罪业众生转生地狱的苦相就是这样。”) 尔时。贤护与大药王子。闻说是已。身惊毛竖。俱起合掌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俱归依佛。请垂救护。愿今以此闻法功德。未脱有流处生死轮。不落三塗。入于地狱。”(这时。贤护与大药王子听到这里。不禁汗毛直竖。都起立合掌说道:“我等现在都皈依佛陀。请世尊慈悲救护。愿以此闻法的功德。令我等在没有脱离三界流转、生死轮回之前。不落入三恶
佛学常识太虚 知乎
道。不落入地狱之中。”)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660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神识如何转生天上乃至地狱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神识如何转生天上乃至地狱中?;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