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佛说业报差别经:因果之健康与疾病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健康」佛说业报差别经:因果之健康与疾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说业报差别经:因果之健康与疾病
身体健康是很多人十分向往的。有不少人都是花钱买药、买保健品、找什么健身良方。这些不是都没有用。而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我们看到有的人一辈子没进过医院。没吃过药。也没看他锻炼什么身体、找什么健身方法。有的人费尽心思。却是一身病痛。那么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疾病缠身。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看看世尊的开示: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多病报。一者好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令打。三者赞叹打法。四者见打欢喜。有十种做业能够让人得到身体多病的果报。首先就是喜好拍打、伤害一切众生
佛学常识中的法界
。鼓励、赞叹、劝说他人伤害、毁伤众生。对此类行为随喜。是疾病缠身的因。在这里说明一点。经典里虽然讲的是拍打。是因为从前毁伤众生的方法并不多。还没有火药、没有毒气弹、没有电磁脉冲炸弹。甚至连捕猎的方式也很简单。所以这里说的拍打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用手脚棍棒去打击。而是指毁伤其他众生的方法。另外拍打是毁伤的手段。是以毁伤众生为目的的。平素我们拍拍人家肩膀、别人给我们按摩可不算在内。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这是不少人忽视。或者说
佛学常识课本在线阅读
不知道的一个因素。疾病缠身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对父母的态度。故意去想办法捣乱、烦恼父母。让其忧愁、担心。也是我们疾病、不健康的原因之一。我们对于父母。先不谈孝顺程度如何。首先不要为其多添烦恼、不要故意赌气、存了让其不痛快的心。本身就是疾病的源泉。六者恼乱贤圣。这个和前面的一样。对于圣贤有德者。有意去障碍、烦恼、扰乱。都是疾病的根源。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见到冤家仇敌有了病苦。心中欢喜。见到其病愈。心中不痛快。这也是自己疾病的根源。这个现象我们经常会在心里不自觉地出现。这个人和我不和、那个人我看不顺眼。看到其有了病痛困苦。心里开心。我们即使是学了佛。这种思想也很容易冒出来。比如 “你看。遭报应了吧?”“等着下地狱吧!”这样的情况有时侯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心理上很细微的有这个意思。这一点要做到。需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态、念头。看看自己的心态如何。《楞严经》讲的‘摄心为戒’就是这个意思。九者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对于自己的冤家仇敌。有了病苦。故意给予非对治的药物。或者劝说做没有好处的医疗、甚至蒙骗其做有害于健康的事情。都属于此类。这个是行为上的。十者宿食不消。而复更食。这一点。希望大家都注意起来。身体健康。和饮食的关系十分重要。世尊在疾病的根源当中。唯一一点提到我们的生活习惯。就是吃饭。可见其和我们身体的健康有莫大关系。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这一点无论中西医。都会承认。对于吃饭。有各种健康建议、各种医学讨论。有不同的医学、食疗专家给出了多种多样的方案。不多在这里提醒大家。最为有效、最为核心的宗旨。是世尊说的这句:宿食不消。而复更食。通俗简单说。就是上顿还没消化完。接着吃下顿。现代人。这种情况太多了。除了
一分钟学会佛学常识13
一日三餐。还要下午茶、宵夜。人的肠胃。消化食物。最少要三四个小时。如果吃的是油腻东西这个时间还要加长。再加上很多人压力大。吃饭时候不由自主就吃得很饱。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严重到。前一天吃的还没消化呢。今天接着吃。这种情况多了。自然就导致肠胃功能减弱。身体的根基开始动摇。病就随着来了。你可以看看人小的时候胃口怎么样。小孩子。那就是跟无底洞一样。什么都可以往里塞。过一会儿还又饿。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胃口逐渐差了。大家可以注意一下。什么时候一个人的胃口开始走下坡路。那么身体也会逐步走下坡路。如果这个人很长寿。而且身体健康。那么首先其胃口要好。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医有不少持这个观点。在医学临床上是这样的表现。那么吃饭该怎样呢?把这句话反过来。等宿食消了再吃。说的明白点。就是饿了再吃。自己还饱着。上顿还没消化完。下顿千万别吃。而且吃饭不要过饱。这样就会保护自己的胃气。说到这个。多吃是什么表现呢?自然是贪的表现。人的‘肚量’是有限的。高负荷运转。就会缩短使用年限。世尊制过午不食的戒律。这也是因素之一。以是十业。得多病报因为这十种因素。会让我们得多病报。那么想要少病、健康呢?那么我们就把上面那十条反过来。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病报。一者不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不打三者赞不打法。四者见不打者。心生欢喜。不去伤害众生。不劝他人伤害。不见做随喜、不赞叹此类事情。五者供养父母及诸病人。六者见贤圣病瞻视供养。对父母、贤圣。不可恼乱。他人病时要护养救治。这是健康的因七者见怨病愈。心生欢喜。八者见病苦者。施与良药。亦劝他施。九者于病苦众生。起慈愍心。对于冤家仇敌。病愈健康。心中不要不快。恨不得他快死的想法不要有。见病苦者救治布施。也多多劝人布施。对于病苦众生其慈心。不能起幸灾乐祸之心。十者于诸饮食。能自节量。以是十业。得少病报。饮食有
大安佛学常识问答
节。这个虽然是老生常谈。却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生活中也没去做的事情。等
佛学常识贪嗔痴
毛病出来就晚了。莫认为自己年纪轻。没关系。有了关系就麻烦了。由这十件事。可以得到健康少病的果报。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0908.html
以上是关于「健康」佛说业报差别经:因果之健康与疾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健康」佛说业报差别经:因果之健康与疾病;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