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普贤王如来」弥勒佛等佛像介绍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1 02:1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普贤王如来」弥勒佛等佛像介绍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普贤王如来」弥勒佛等佛像介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弥勒佛等佛像介绍

弥勒佛中国弥勒佛造的这尊像。是布袋和尚像。布袋和尚出现在中国南宋时的浙江奉化。与岳飞同个时代。这位和尚肚皮很大。笑瞇瞇的。一入寺院首先看到这个形象是教我们。要想学佛。第一个条件就是笑面迎人。如果心量小。处处计较。学佛就很难。一定要肚量大。要能包容。因为佛的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因此学佛首先要展开心量。以欢喜心待人。这才入得了门。东方持国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如何能保持国家?负责尽分。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身分。主持一个家庭的事务。是一家之主。主持一个公司的事务。是总经理、董事长。主持一个国家的事务。是帝王、总统。中国儒家讲「五伦十义」。每个人都有应尽的义务。必须认真做到。持国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乐器也是表法的。琴弦松了就不响。太紧就断掉了;一定要调得适中。才能弹出好听的音乐。这就是说。做事不可以操之过急。要行中道。佛家讲中道。儒家讲中庸。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东方天王教我们要以这样的心态处事待人接物。南方增长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佛学常识贪嗔痴

。代表「日

大安佛学常识问答

新又新」。佛法讲「精进」。不仅要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做好。还要精益求精。天天求进步。不进则退。这个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我们的德行、学问、智慧、才艺、能力也要日日增长。乃至生活水平也要天天提升。天王手上拿着宝剑。代表以智慧剑。断除烦恼。俗话说。「快刀斩乱麻」;烦恼轻、智慧长。我们的德行、学问、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提升。由此可知。佛门不落伍。佛门真的是讲进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它不是跟着时代走。它是领导时代走。但要如何才能把持国、增长这两桩事情做得很圆满?后面两尊天王教给我们方法。西方广目天王西方广目天王的身上缠着一条龙。有时是一条蛇;蛇与龙都含有「变化」的意思。俗谚云:「神龙见首不见尾」。提醒我们。现实社会中。一切人、事、物均是瞬息万变。无一常法。必须看得清楚。才能应付自如。北方多闻天王北方天王手上拿着一把伞。「伞」是遮盖。防止污染的意思。我们每天接触这千变万化的世界。在广学多闻中。要懂得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不受污染。对现实社会需有充分认识理解。才有智慧、有能力。知道自己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能做到尽善尽美。这两位天王。即是中国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吸取古人的经验、学问;「行万里路」是观光考察。吸收现代人的智慧、技能。果能做到舍人之短。取人之长。自己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导师的名号。也是他对这个世界众生教学的宗旨。让当我们称呼佛名号时。自然而然想起佛对众生的谆谆教诲。这个世界的众生。内心烦恼很重。对其他众生缺乏爱护关怀。故佛名称「释迦牟尼」。「释迦」是能仁、慈悲之义。意为对待众生要仁慈;「牟尼」义为寂默、清净;意为对自己须知修习寂默清净心。这是教我们对要常存仁爱之心。以慈悲待人。三千年前。释尊降生在北印度的小国(位于今日尼泊尔)。十九岁时。以王子身分出家。三十岁成道(明心见性)后。毕生从事于多元文化至善圆满的教学工作。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办班约有三百余会。八十岁示现入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导师的名号。 「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阿弥陀佛。即是「无量觉」的意思。同时也代表智慧、功德、相好、神通、寿命等一切皆是无量。阿弥陀佛修行时。以国王身份跟当时的「世间自在王如来」出家。法名为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成就极乐世界。随后在极乐世界主持教学工作。帮助往生西方的十方大众。圆满成佛。达到无量光(空间)、无量寿(时间)。无量时空所包含的万事万物。皆能通达明了。圆成佛道。然后再应化至其它有缘世界。教化众生。极乐世界。好比一所特殊的进修大学。入学的条件。是「身心清净。一心念佛」。到了那里。有最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可以帮助我们个个一生圆满成佛。观世音菩萨「观音--观察世人苦难音声。即垂手救援之意」。于佛陀教育中代表「慈悲」。慈悲就是「爱」。与世间所说的「爱」不同之处。慈悲是理性的爱。充满智慧的爱。真诚平等、没有任何条件帮助一切众生的爱。这份真诚平等的爱心。是从孝亲尊师的赤子之情。扩展至对尽虚空变法界一切众生的孝敬之心。实际上。「仁慈博爱」正是世界一切宗教神圣教学的共同宗旨。「慈悲」如何落实呢?「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所代表的。就是《眼到手到》。看到众生的需要。立刻伸手去帮助。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形像。佛经上说:「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面对现代社会。千手观音的相貌。若能画上各种不同族群的相貌。各种不同宗教的相貌;表法的意义就更加明显。由此可知。「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展现了多元文化和谐世界共存共容、平等互助、诚敬谦和、仁慈博爱的真实涵义。这是佛陀教育的圆满智慧。教学艺术的表现。大势至菩萨大势至。意译作「得大势」、「大精进」。略称势志菩萨、势至菩萨。此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涂。得无上力;又彼行时。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动。故称大势至。净土宗供养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代表本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代表「行」。大势至菩萨智慧第一。代表「解」。依《楞严经》所载。大势至菩萨因地所修的是念佛三昧。「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故今摄此娑婆世界之念佛众生。归入净土。菩萨在楞严会中提出:「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中略)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因此。他开示的法门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成为后世净宗行者的重要准则。又依悲华经卷三载。当阿弥陀佛入灭后。由观世音菩萨补其位;观世音入灭后。则由大势至补处成佛。号善住珍宝山王如来。此外。《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也曾记载。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二十五菩萨随时随地拥护行者。而密教的《七佛八菩萨神咒经》与《药师本愿经》。则将此菩萨列为八大菩萨之一。大日经系的经典。则将此尊列属观音部。密号持轮金刚、持光金刚、转轮金刚、空生金刚等。关于其形像。据《观无量寿经》载。其天冠中有五百宝花。一一宝花又有五百宝台。每一宝台皆现十方诸佛之净妙国土相;顶上之肉髻如钵头摩花。肉髻中安置一宝瓶;其余身相则与观世音菩萨大同小异。普贤菩萨汉译有普贤、遍吉等名。是具足无量行愿、普现于一切佛剎的大乘圣者。在娑婆世界。普贤、文殊二大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依据大乘佛教美术的排列法。文殊菩萨驾狮子侍在释尊的左侧。普贤菩萨则乘白象侍在右侧。华严三圣中。毗卢遮那佛居中。代表本体。文殊菩萨代表「解」。意即智慧、理性。绝对不能感情用事。普贤菩萨代表「行」。意即实践。彻底落实。《华严经》云。普贤为长子。文殊为庶男。说明佛法特重实践。应将所学、所解完全落实于日用平常中。才是真正学佛。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白象。「象」代表稳重。经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龙或是象。我们看大象。无论站着也好、走着也好。都很缓慢。非常稳重。佛以此比喻修行人。时时刻刻都在定中。在中国。佛教以四大菩萨为代表。第一位、九华山的地藏菩萨。表孝亲

赵朴初 佛学常识问答

尊师。第二位、普陀山的观音菩萨。表大慈大悲。第三位、五台山的文殊菩萨。代表理智。第四位、峨嵋山的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四大菩萨代表整个佛法。也代表了佛法修学的次第。普贤菩萨代表实行。说明行人能把孝敬、慈悲、智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即是普贤菩萨。所以人人都是普贤。普贤法门是圆满的法门。佛在大乘经里讲得很清楚。「

佛学常识人生八苦

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修行成佛。证得究竟圆满的果德。都是修普贤行成就的。普贤十愿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除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

佛教常识佛学院

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普贤行的特色。是心量无比的广大。愿愿都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界限、没有彼此、没有人我。所以极小之善都遍虚空法界。自然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华严经》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显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是普贤十愿的大圆满。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3156.html

以上是关于「普贤王如来」弥勒佛等佛像介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普贤王如来」弥勒佛等佛像介绍;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24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