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佛说菩萨能自利利他的八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佛说菩萨能自利利他的八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说菩萨能自利利他的八法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为八?一者寿命长远。二者具上妙色。三者身具大力。
佛学常识书
四者具好种姓。五者多饶财宝。六者具男子身。七者言语辩了。八者无大众畏。” 善生言:“世尊。何因缘故。菩萨得寿命长。乃至大众不生怖畏?” 佛言:“善男子
佛学常识太虚 知乎
。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无量世中。常施衣、灯。以是因缘。获得上色。无量世中。常坏骄慢。以是因缘。生上种姓。无量世中。常施饮食。以是因缘。身力具足。无量世中。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无量世中。呵责女身。以是因缘。得男子身。无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缘。言语辩了。无量世中。供养三宝。以是因缘。无大众畏。” “如是八事。有三因缘:一者物净。二者心净。三者福田净。” “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他得。是名物净。” “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理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 “云何福田净?受施之人远离八邪。名为福田净。善男子。以如是等三因缘故。八法具足。” “善男子。菩萨所以求于长命。欲为众生赞不杀故;菩萨所以求上色者。为令众生见欢喜故;菩萨所以求上种姓。为令众生生恭敬故;菩萨所以求具足力。为欲成持戒、诵经、坐禅故;菩萨所以求多财宝。为欲调伏诸众生故;菩萨所以求男子身。为欲成器盛善法故;菩萨所以求语辩
佛学常识问答txt 下载
了。为诸众生受法语故;菩萨所以求不畏大众。为欲分别真实法故。” “善男子。是故菩萨具足八法。能自他利。能如是行。是名实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八法者。具足受持十善之法。乐以化人;具足受持优婆塞戒。乐以化人。虽得妙色。终不以是而生骄慢。虽持净戒、多闻、精进、大力、好姓、多饶财宝。终不以此而生骄慢。不以幻惑欺诳众生。不生放逸修六和敬。菩萨具足如是等法。虽复在家。不异出家。如是菩萨终不为他作恶因缘。何以故?惭愧坚故。” “善男子。在家之人。设于一世受持如是优婆塞戒。虽复后生无三宝处。终不造作诸恶因缘。所以者何?二因缘故:一者智慧。二不放逸。” “善男子。于后恶处。不作恶事。有四因缘:一者了知烦恼过故。二者不随诸烦恼故。三者能忍诸恶苦故。四者不生恐怖心故。菩萨具足如是四法。不为诸苦、一切烦恼所倾动。” “善男子。不动菩萨有五因缘:一者乐修善法。二者分别善恶。三者亲近正法。四者怜愍众生。五者常识宿命。” “善男子。菩萨具足如是八法。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修行道时。欢喜自庆。不生骄慢。能调恶人。见离坏众。能令和合。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不为世事而作咒誓。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
佛学常识txt
者。恒生善心。怨亲等苦。先救怨者。见有骂者。反生怜愍。见他偷时。默然不动。见来打者。生于悲心。视诸众生。犹如父母。宁丧身命。终不虚言。何以故?知果报故。于诸烦恼。应生怨想。于善法中。生亲旧想。若于外法。生于贪心。寻能观察贪之过咎。一切烦恼。亦复如是。虽复久与恶人同处。终不于中生亲善想;虽与善人不同居止。终不与彼而生远想。虽复供养父母、师长。终不为是而作恶事。乏财之时。见有求者。不生恶想。虽不亲近凶恶之人。而其内心常生怜愍;恶来加己。以善报之。自受乐时。不轻他人;见他受苦。不生欢喜。身业清净。持四威仪。即以是法。用化众生。口业清净。诵读如来十二部经。即以是法。用化众生。意业清净。修四无量。亦以是法。开化众生。假身受苦。令他受乐。甘乐为之。世间之事。虽无利益。为众生故。而亦学之。所学之事。世中最胜。虽得通达。心无骄慢。以己所知。勤用化人。欲令此事。经世不
南怀瑾的佛学常识书记
绝。于亲友中。不令作恶。乐以上八法。教化众生。说因、说果。无有错谬。爱别离时。心不生恼。观无常故。受乐受时。心不耽荒。观苦无常。善男子。菩萨具足如上八法。则能施作如是等事。”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是八法。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1523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佛说菩萨能自利利他的八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佛说菩萨能自利利他的八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