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千经万论 共指净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千经万论 共指净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千经万论 共指净土
/转载佛经述说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之经典众多。但专论净宗。而为净宗根本主要依据的经典。有三:无量寿经。本经为净宗群经之首
佛学常识中一水四见
要与纲要。被称为中本华严。亦名大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本经是一切大乘经典中唯一无人请示发问。也无人能发问。是世尊主动自说的一部经。在我国流通颇广。故各宗寺院与信徒多列为早晚课持诵。也称为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也称为十六观经。另楞严经中《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与华严经中《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二经虽非专论。今亦列入净宗主要依据之经典。其他净宗所依据之经典甚多。现择其要者简述于下。将有助对「信、愿、行」三资粮之充实与坚定不移。必利往生极乐净土志趣之完成。一、观佛三昧经之一:「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二者(略)。三者。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二、观佛三昧经之二:「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
基本佛学常识100问
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证无上菩提。得一切种智。」念佛三昧即宝王三昧。一切三昧之王。三、大宝积经:「释迦劝父王净饭。并六万释种。皆求生净土。」四、般舟三昧经:「佛世尊言:菩萨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即问持何法得生此国?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五、大集念佛三昧经:「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六、法华经:「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一称即一念净信至诚心称。佛道即菩提亦即大觉。七、法华三昧观经:「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唯一大乘。无有二、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八、佛名经:「一闻佛名。灭无量生死之罪。」佛名即阿弥陀佛。本文中所称佛名。皆是阿弥陀佛之圣号。九、大悲经:「一称佛名。是以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涅槃界即不生不灭的境界。也就是极乐世界。十、称扬诸佛功德经之一:「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其人当得无量之福。永当远离三途之厄。命终之后。皆得往生彼佛刹土。」刹土即极乐世界或净土或国土。十一、称扬诸佛功德经之二:「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魔终不能坏斯等正觉之心。」十二、阿弥陀鼓音声王陀尼经之一:「安乐(极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有能信如此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十三、阿弥陀鼓音声王陀尼经之二:「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见得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十四、十往生经之一:「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十五、十往生经之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爱乐是经。观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如是等人。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是经乃指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十六、悲华经:「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临终之时。是指若闻阿弥陀佛名号。发愿欲生极乐世界之众生。来生我界。即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十七、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
佛学常识讲座(六)慧风
。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人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乃指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之众生。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此为净宗念佛法门之精髓。十八、守护国界主经:「若人命终之时。预知时至。正念分明。洗浴着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见佛相好。众善俱现。定知此人决定往生净土。」若人是指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之人。十九、法鼓经:「若人临终。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但知彼方有佛。是指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二十、千手经:「若于此陀罗尼生疑不信者。当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万劫中。轮转恶趣。无有出期。常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陀罗尼是指净土法门。世尊在三部专论经典中。详实地开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又在众多经典中。屡说不倦地开示此一普被三根。万类齐收。最简易、方便、直捷、稳妥、圆顿。而可横超三界。带业往生。不可思议之奇特法门。吾辈行人皆当深体世尊彻底悲心之意。应拳拳服膺。恪遵实行。《无量寿经》: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七宝华中。住不退转。《无量寿佛经》: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大本弥陀经》: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文殊般若经》:系心一佛。专持名字。念念相续。即是念中得见过去现在诸佛。《楞严经》: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宝积经》:他方众生。闻阿弥陀佛如来名。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彼国者。随愿往生。得不退转。直至成佛。《随愿往生经》:普广菩萨白佛言。何故经中赞叹阿弥陀佛刹。七宝诸树。宫殿楼阁。诸愿生者。皆悉随彼所欲。应念而至。佛告普广。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专一。令诸众生专心有在。是故赞叹彼佛国土。悉随彼愿。无不获果。《目连所问经》
佛学常识课本简老师讲
:我说无量寿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六邪道。我说是人。名无眼人。名无耳人。《十往生经》: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观佛三昧经》:文殊菩萨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华严经行愿品》:普贤菩萨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楞伽经》:佛告大慧。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起信论》:马鸣菩萨云。最胜方便。专意念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智度论》:有诸众生。谤般若。堕恶道。虽修余行。不能得出。后遇知识。教行念佛。方得解脱。永明寿禅师。得无碍辩才。住石宗门。而作四料简。偏赞西方。上品上生。敬及冥府。永明寿禅师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差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古德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佛。其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一声佛。其福胜彼。庐山远法师。悟摩诃般若深旨。号东方护法菩萨。六时念佛。三睹圣像。往生净土。天台智者大师。妙悟法华
佛学基本常识大全
。一家教观。万代宗祖。而生即面西。辩十种疑。疏十六观。极谈净土。百丈大师。马师传道嫡子。天下丛林共宗。而祈祷病僧。化送亡僧。悉归净土。清凉国师。绍华严祖位。称文殊后身。而指示弥陀即卢舍那。亦疏观经。弘扬净土。死心新禅师。继席黄龙。宗风大振。而切意净业。著劝念佛文。令人发哀起信。真歇了禅师。嗣丹霞澄公。洞下一宗。至师大显。而卓庵普陀。专意西方。有净土集行世。慈受深禅师。大悟倩女因缘。一偈融通五教。而谓修行捷径。无如净土。建西方道场。苦心劝众。圆照本禅师。道续天衣。宗弘雪窦。法雷震地。师表两朝。而净业兼修。标名上品。中峰本禅师。得法高峰老人。学者仰如山斗。而云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有怀净土诗百首。劝人念佛。圆照法师是西藏密宗贡噶活佛的亲传弟子。晚年“开专车”念佛。1993年圆寂前留下预言:“我将心留于众生。”火化时心脏久焚不化。形成一黑褐色的巨大坚固子。留示众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3140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千经万论 共指净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千经万论 共指净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