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说离睡经》中离睡10法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0 05: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说离睡经》中离睡10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说离睡经》中离睡10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说离睡经》中离睡10法

《佛说离睡经》前半部分乃述目乾连尊者独自在寂静处经行。不堪睡魔引诱。昏昏欲睡时。佛陀即以三昧力得知。便现其前。阐明十种离睡之法:

第一、莫行想。莫分别想。莫多分别:

昏沉时。不要随此睡意想着要睡。如果跟随睡意进行思维:这么瞌睡。就睡一觉吧!那就真的会被睡魔骗走了。这一次顺服。下次也会如流水般顺流而去。

分别想。就是有分别心的妄想。虚妄分别的念头。耗费神思心力。就脱离了定境。而落入昏沉陷阱。多分别。是指更甚一步。就是胡思乱想。

比如我以前有的时候。临睡前一会儿想想这。一会儿想想那。可谓联想丰富。想着想着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如果逆此障缘。没有分别想。心中就会清净。心定则神思心力充足。

若睡意不离去。就用第二个方法。

第二、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广当诵习:

应反覆读诵温习所听闻过、诵习过的经典。佛法无边。文字般若可谓字字珠玑。沐浴在佛恩中。就会法喜充满。精神振奋。

如果仍然想睡。再用第三个办法。

第三、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当广为他说:

应为他人讲说所听闻过以及读诵过的经典。这里有一个时机的问题。如果二三同修都想离睡而精进佛法。则互通有无。解疑释惑。有的甚至在讨论中豁然大悟。

若睡意不离去。再用第四办法。

第四、如所诵法。如所闻法。意当念、当行:

所诵习、听闻过的经典法

一分钟教你学佛学常识

义。应如理思惟并身体力行。既然在此指出当念、当行之法。应该是对治烦恼收摄心神。关闭诸放逸之门的甘露正法。比如白骨禅观。

如果仍然想睡。再用第五个办法。

第五、当以冷水洗眼及洗身支节:

应该用冷水洗眼睛及身体四肢。这种冷水刺激的方法。会让你蒸蒸耗散的精气。回复小腹之丹田。令你振奋抖擞而精力充沛。所以非常有效。

若睡意不离去。再用第六个办法。

第六、当以两手相挑两耳:

用两只手同时

佛学常识 一劫是多少年

搓拉、掏挑两个耳朵。耳朵是身体所谓的神经敏感区域。也是道家所谓上丹的一处守护根门。搓拉、掏挑之后。一是刺激之功。重要的是上丹之气因之平衡而不散失。所以能守精气而定神。

若睡意不离去。再用

佛学常识问答文库

第七个办法。

第七、当起出讲堂。四方视及观星宿:

应当走出讲堂。环视四方。及仰望天空之星宿。以去除睡魔。

假如仍想睡。再用第八个办法。

第八、当在空处仿佯行。当护诸根。意念诸施。后当具想:

走到空旷处经行、跑香。收摄护持六根。念及我受十方之布施供养。只为修道度众。

佛学 基本常识 英文

不应散乱、放逸。心有惭愧之后。必然勇猛精进。

若睡意不离去。再用第九个办法。

第九、举尼师坛敷著床上。结跏趺坐:

把坐具铺著在床上。盘腿而端身正坐

佛学常识十种礼佛方法

。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而不易疲倦。

若睡意不离去。就用最后一个办法。

第十、当还入讲堂。四叠敷郁多罗僧著床上。举僧伽梨著头前。右胁著床上。足足相累。当作明想。当无乱意。常作起想。思惟住:

应当回到讲堂。把七条衣叠好放在床上。九条衣放在头前。右胁而卧。两足上下相累。躺下后须作光明想。心不散乱。且常作起床之想。如此可令思惟安住稳定.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63845.html

以上是关于《佛说离睡经》中离睡10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说离睡经》中离睡10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77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