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耶识」认识阿赖耶识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阿赖耶识」认识阿赖耶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认识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佛教(唯识论)八识中之第八识。又名“阿梨耶识”。是根本识。以下各识都由它生出。唯识论认为。阿赖耶识中藏有无数的种子。可以引发人的善
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64078.html
以上是关于「阿赖耶识」认识阿赖耶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阿赖耶识」认识阿赖耶识;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