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的九大象征与佛教徒的名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的九大象征与佛教徒的名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的九大象征与佛教徒的名称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太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立。佛教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传人中国。佛教分北传、.南传两种。北传佛教为大乘佛教。主要流行于印度、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尽管世界各国的佛教。因地域不同各具地方民族特色。但却拥有共同的佛的九大象征。
1、塔 梵语为SIupa。原为安置佛菩萨、祖师、高僧遗骨。作为供奉礼拜之用的一种坟墓建筑。现在成了象征佛教的一种建筑物。究其根源。塔的建筑可以溯至佛陀。传说佛陀涅檠后。他的须、发、舍利子等均由国王大臣收取。开建塔供奉。据佛经记载。建造塔有三层意思。一表人胜;二为起信;三为报恩。并为后世佛教徒沿用。建造各种各样的塔。以珍藏大德高僧生身舍利或经卷等。久而久之。塔式建筑就成了佛教建筑的典型象征了。 2、法轮 法轮的梵语为Dharm
佛教徒有许多的名称。名称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佛教徒的正式称呼。如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赛、优婆夷等。一类是对佛教徒的别称。如僧、沙门、和尚、阇梨、头陀。《佛教徒的名称》一、比丘。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对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规定的较完整的戒律。 二、比丘尼。意思是乞士女。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女性佛教信徒。相传佛教中最早的比丘尼是释迦牟尼的姨母。比丘尼要受“具足戒”。 三、沙弥。意思是息慈、求寂等。称呼年龄不满20岁但已满14岁的少男出家者。他们虽然还不能受具足戒但也要受许多佛教戒律的约束。—般受持“十戒”。四、沙弥尼。意思是勤策女。称呼年龄已到14岁但还不到18岁的少女出家者。她们虽然不受“具足戒”的约束。但也有很强的行为规范要遵守。比如。不得于避处自弄身体、不得照镜子化妆等。五、式叉摩尼。意思是学法女。称呼年满18岁但还不满20岁的沙弥尼。她们专修“四根本戒”和“六法”。之所以要沙弥尼再经两年的式叉摩那时期才受具足戒。是因为要检验女弟子会不会怀孕。 六、优婆塞。意思是清信士、近事男。称呼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众。这些信众虽然没有出家。但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按佛教的教义加以约束。遵守“三皈五戒”。 七、优婆夷。意思是清信女、近事女。称呼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众。她们与优婆塞同样。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按佛教的一定要求加以限制。遵守“三皈五戒”。《佛教徒名称的别称》
一、僧。梵文音译“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就是众多的出家人和合相处在一起。所以僧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称呼。一名出家人不能称为僧。由四个以上信奉佛法、遵守戒律的人所组成的组织才能称为“僧”。
二、沙门。梵文音译。也译为“桑门”。沙门本是对古印度婆罗门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修行者的一个总的称呼。但传人我国后。就成为佛教徒特有的一个称呼。三、和尚。也称“和上”。在我国。“和尚”的称呼最为常见。其实。和尚本来是对有相当地位、学问并堪为僧师的男性佛教徒的尊称。在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称。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使用这个称呼的。四、阇梨。阇梨的含义与和尚相近。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教授、规范正行等。即熟悉佛教徒的行为准则。能纠正弟子行为的一类教徒。阇梨与和尚的区别在于和尚的资历比阇梨深。五、头陀。对一类佛教徒的称呼。原意是抖擞、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7/7056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的九大象征与佛教徒的名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的九大象征与佛教徒的名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