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为什么不能吃“五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菩萨戒」为什么不能吃“五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为什么不能吃“五辛”
辛。梵语parivyaya。西藏语 spod(药味之义)。指五种有辛味之蔬菜。又作五荤。与酒、肉同为佛弟子所禁食之物。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载。此五种之辛。熟食者发淫。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然诸饿鬼等则舐其唇吻。常与鬼住而福德日销;大力魔王现作佛身为其说法。毁犯禁戒。赞淫怒痴。令人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地狱。故求菩提者当断世间之五种辛菜。
关于五辛有诸多异说。然可约略归为如下两说:(一)指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等五种。此为梵网经卷下等所举。然诸家对五辛之解说。亦颇不同。据菩萨戒义疏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二、义寂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下本、智周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等载:大蒜。即是葫菱、家蒜。革葱(茖葱)。即是薤、山葱、革山葱。慈葱。即是葱、胡葱、□
(二)指蒜、葱、兴渠、韭、薤等五种。为菩萨戒义疏卷下、宋高僧传卷二十九慧日传、智周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等所举。
此外。翻译名义大集亦举出:蒜(梵las/una )、葱(梵lata^rka )、小根菜(梵pala^n!d!u )、韭(梵gr!n~jana )、兴渠(梵hin%gu )等五种。又大藏法数卷三十一举出:葱、薤、蒜、韭、胡荽等五种。
据弘赞之梵网经菩萨戒略疏卷四载。大蒜又称葫。汉朝张骞出使大宛国时持回。为今人所常食者。另就兴渠之梵名而论。翻译名义大集举出两说:(1)形具(梵hin%gu )。又作兴旧、兴宜、形虞、兴瞿。依辞典之解释。
禁食五辛之戒律虽为修行者所应严格持守。然若因重病而非食五辛不得痊愈者。佛陀亦特别开许。据诸经要集卷二十所引僧祇律、十诵律、五分律等之记载。因病食蒜之比丘。应在七日中别居于一僻静之小房内。不得卧僧床褥。复不得至大众方便处、讲堂处、佛塔、僧堂等处。亦不得就佛礼拜。仅能在下风处遥礼。于七日满后。需澡浴熏衣。方得入众。
此外。道家将韭、薤、蒜、芸薹、胡荽等五辛列为禁食。练形家则以小蒜、大蒜、薤、芸薹、胡荽等五辛为禁食。[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入楞伽经卷八、菩萨戒经会疏集注卷六、法苑珠林卷九十二、释氏要览卷中、翻译名义集卷三什物篇、慧琳音义卷六十八]
【 五辛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杂语)又曰五荤。五种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楞严经八曰:‘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此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天台戒疏下曰:‘旧云:五辛谓蒜、葱葱、兴渠、<
‘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
关于五辛。有二说︰一说是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五种;源出《梵网经》卷下及《杂阿含经》。一说是蒜、葱、兴渠、、薤五种;源出《菩萨戒义疏》卷下及《宋高僧传》卷二十九〈慧日传〉等。
对于此五辛。古来诸经疏之解说颇多。不胜枚举。如《菩萨戒义疏》卷下说大蒜是葫荾。茖葱是薤。慈葱是葱。兰葱是小蒜。兴渠是葱蒺。《宋高僧传》卷二十九〈慧日
此外。道家称、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辛;练形家称小蒜、大蒜、薤、芸薹、胡荽为五辛。亦皆禁食之。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8/84652.html
以上是关于「菩萨戒」为什么不能吃“五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菩萨戒」为什么不能吃“五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