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8 19: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故有淫

佛教十不善业 佛教知识

欲,除卸淫欲,即见净性。清净之性

佛教知识思维导图绘制

,是我们不迷的本来面目,因此,淫性是可以除,普门品云:“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极乐世界无男女,无欲,阿閦佛国有男女相而无欲,娑婆世界有男女,有欲,而可以离,离欲便超欲界,而生色界,色界四禅天梵行清净,在娑婆世界修行,离欲、离色、离无色,便出三界,色无色界尚可以离,何况欲。

四十二章经云:“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欲无自性,因意而生,意亦无性,从思想生,思想因意,意因思想,互相凭借,犹如交芦,离想无思,离思无想,相待假有,想灭思忘,思灭想空,故云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则淫欲之念如梦不可得矣,何来有患哉。

离欲见清净性,以清净性修行,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初发心人要仔细,切莫轻敌,作容易想,淫是无量劫来生死根本,在八识田中根深蒂固,所以佛言:“为道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又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又言:“透得此门,出尘罗汉,”“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佛示比丘离欲之法:“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

佛教知识app

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此经云应生常住孝顺心,则庶几可矣。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

佛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故不应淫,淫则生死不了,俱入苦海,不为则爱尽涅槃,

佛教的最高知识是什么

共入无为,菩萨不应自行淫欲,更不应教他行欲,菩萨天眼观察,一切女人皆是过去父母,焉可行欲,故云不得故淫。

起心动念是名故淫,不起心动念,例如在梦中,或熟睡不知,或被药迷失本心,或为怨家所逼,惟苦无乐,不犯。

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此戒三缘成重:一、是道,二、淫心,三、事遂。

淫因者无而忽有,淫念迭起。

淫缘,孤男寡女同住,淫辞歌曲等。

淫法,称叹摩触等。

淫业,事遂业成。

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

从亲至疏,从人至畜,乃至天女、鬼女、神女,皆不能犯,更不可非道行淫,口道、大便道之类,属非道行淫。

又优婆塞戒经云:非处(非适宜之处所),非时(非合适的时间,如六斋日、三斋月,又如妇女怀孕时、产后、乳儿时),也不能行淫。

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

菩萨孝顺师僧三宝,秉三宝之遗教,救度一切众生,出生死苦海。

净法与人。

从自性流出,不离自性,远离淫欲,拔生死根,法法清净,自度出生死,方能度人出苦海,故云净法与人。

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应以戒律,净化人心,今违背戒律,广行淫事,日久炽盛,不择畜生,乃至淫母女姊妹六亲,令多人受苦,全无一点慈悲心者,失菩提种,作三途业,是菩萨波罗夷罪。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54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800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