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正见」由凡入圣的八正道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0 01:0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正见」由凡入圣的八正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正见」由凡入圣的八正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由凡入圣的八正道

一、八正道的定义

“苦”是人生的实相。如何离苦得乐。求得究竟的解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所在。佛陀成道之初。为了让众生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特别开示了八条进趣圣人之境的修行方法。称为八正道。

“正”。脱离邪非。故名为正;“道”。能通的意思。以能通达涅盘的境地。故名为道。循此八正道。可使众生苦集烦恼永断。证得涅盘的圣贤境界。因此又称为八圣道。八正道如同船筏。可使众生从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称为八道船、八筏。

简单的说。八正道是八条通往成佛大道的实践法门。是脱离烦恼痛苦的方法。是佛子正确的修行之道。奉行八正道可以完成学佛的目的。所以。做一个佛教徒。应该要了解八正道的意义。

二、八正道的内容

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时。初转法轮所说;此后。直至涅盘时。又增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共成三十七道品。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内容。八正道与三十七道品。仅是详略之分。其意义并无差别。三十七道品中。以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因此一般以八正道为道谛的内容意义。八正道即:

正见:正当的见解。

正思:正当的思想。

正语:正当的语言。

正业:正当的行为。

正命:正当的生活。

正勤:正当的努力。

正念:正当的意念。

正定:正当的禅定。

(一)正见

“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观念。一个观念。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学佛修行就是要修正过去不好的习性。改往修来。所以正确的观念、见解更形重要。在佛教的经典中。对“正见”有诸多的诠释。《胜鬘经》说:非颠倒见。是名正见。《华严经》说:正见牢固。离诸妄见。《大智度论》说:正见是智慧。《法界次第门》说:若修无漏十六行。见四谛分明。是名正见。

综合诸经所说。正见就是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是透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教的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的正确见解。就广义而言。凡是佛教所认可的道理。都属于正见。

因此。学佛的人应该有以下的正见:

正见因缘果报:世间万法都是由因缘所生起。因缘和合才有一切现象。现象就是“果”报。果报来自因与缘的结合。有因有缘。必然有果。正如播了种(因)。只要条件(缘)俱足。必然会开花结果。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靠各种因缘的和合而成就。因此。种好因好缘。自然会有好的结果;反之。植下恶因恶缘。必然会有恶的果报。我们能正见因缘果报。才能明因识果。由迷入悟。

正见善恶业力:业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指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我们每天的行为造作。汇聚成一股极大的力量。决定一生的幸与不幸。业来自身行、口说、意想。业有善有恶。善恶业力。决定不失。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般人常因“好人受苦、坏人享乐”。因而对善恶因果产生怀疑。其实善恶因果不能只看眼前。有时好人受苦、坏人享乐。这是由于个

佛学常识有什么书

人前世所造的业因而获得今生的果报。我们能够正见善恶业力。才能谨言慎行。免受恶报。

正见无常苦空:诸法是由因缘和合所生。没有自主性、独存性。随着缘聚缘散而生灭变异。所以说一切法“无常”。因为“无常”。所以好的有可能会变坏。坏的也有可能会变好。在不断的生灭变化中。我们感受到人生充满了苦苦、坏苦、行苦等各种的苦。故说“苦空无常”。正见“苦空无常”。可以使我们处顺境时。不耽溺乐事;处逆境时。不悲观消极。因为一切都会改变。而无常苦空将带给我们希望。激励我们精进。引领我们超凡入圣。

正见佛道永恒:我们常说“人生无常”。虽然人生的实相是“无常苦空”。但是在无常苦空中有一个“常乐我净”的涅盘世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成就正等正觉。这个正等正觉就是涅盘。也就是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而证悟生命永恒无限的境界。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真实自我。我们学佛修行。就是希望求得这样一个美好圆满的涅盘境界。因为人的生命。在时间上只不过是短短数十年岁月。白云苍狗。无非梦境;在空间上也不过是七尺肉身之躯。“大厦千

佛学常识13大千世界

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不过几斛”。面对这样有限的生命。如果我们能证悟涅盘。即是突破时空的藩篱。将生命遍布于一切空间。充满于一切时间。可以超越死亡和无常的恐惧。在无限辽阔的时空中生生不息。因此正见佛道永恒。就不会产生拨无因果的断见。进而修善止恶。终而达于涅盘的境地。

(二)正思

“正思”。又作正志、正思惟、正分别、正觉。或谛念。就是正确的意志、决心、思量、分别。《瑜伽师地论》说:“由正见增上力故。所起的无瞋恚、无害想。是为正思惟。”因此。正思惟也就是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别。

贪、瞋、痴三毒。经常羁绊着我们。使我们无法迈向求道的路;贪、瞋、痴三毒。时刻盘据在我们的心灵。染污我们清净的本性。我们想远离这三种毒害。必须以坚韧的力量。长时忆念正法。具足柔软、慈悲、清净、无恚心。使我们的思惟时时和正法相应。三毒才能去除。趋入佛道。

(三)正语

“正语”。就是善良的口业。也就是十善业中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即远离一切不慎之语、诽谤之语、傲慢之语、辱骂之语、刻薄之语、花言巧语和虚妄不实之语。因此。正语又作正言、谛语。正语必然是合乎道理的话。所以又称顺理语。如佛陀说法皆为真实语、如实语、不异语、不欺诳语。这就是正语。

正语的内容有四

佛学常识归敬三宝

真实语:真实不虚。无欺诳的话。

慈悲语:慈悲柔和。令人生起信心的话。

称赞语:赞叹别人。令人欢喜的话。

利行语:帮助别人。有利于人的话。

(四)正业

正业。又作正行、谛行。指正当的身业。即行为举止正当。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也就是十善业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泆等。但这仅是消极的不做恶业。正业的积极意义应是“护生”、“慈悲”、“布施”等。

此外。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或于住时。于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广说乃至若解劳睡正知而住。是名正业。”因此。平常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正业。譬如适当的睡眠、饮食、运动、休息、工作。不但能增进个人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满。社会安定的主要因素。

(五)正命

“正命”。就是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如法追求衣服、饮食。乃至什物。远离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正常的经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部分的罪恶。都是从经济生活的不正常而来。譬如开设赌场、酒家、屠宰场。经营贩卖杀生用的钓鱼具、猎枪等商店。都不是正命。

正当的生活应该是

合理的经济生活

高尚的道德生活

和谐的社会生活

净化的感情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常识

生活

(六)正勤

“正勤”。又作正精进、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就是朝真理的目标勇猛迈进。经云:“在家懒惰、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正法念处经》卷四十三说:懈怠是一切恶道的根本。是生死的种子。世间的一切苦恼都由此而生。欲断生死缚者。应该精进。舍离懈怠。

精是不杂。进是不退。也就是努力为善。努力断恶。《大智度论》中以四正勤为精进的目标。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除。

(七)正念

“正念”。又作谛意。就是清净的意念。即不生邪念。意念正道。《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所以学佛的人不要把念头放在人我是非、得失成败、金钱名利、感情欲望之上。应该时时心存正念。

正念的内容就是四念处。即:

观身不净:一般人常因贪爱自身的美丽、健康。而产生执着妄想。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内充满了粪尿、涕唾等秽物。可以说是众秽所集。何来可爱之处?佛陀教我们“观身不净”。是要破除我们对身体的执爱。进而借假修真。以证得永恒不死的法身。

观受是苦:世间的种种苦乐感受都是苦。因为人生充满了生老病死各种苦。纵使偶有快乐。却因世间万法变幻无常。迁流不息。快乐也会因时空的变化而消逝。因此

佛学常识学城法师

说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我们的心念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狱。时好时坏。时善时恶。时生时灭。如猿猴般。念念无定。所以说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世间万物终会散灭败坏。没有一样东西是有自性。能自主的。懂得“观法无我”。才能从五欲尘劳中。找回自己的真如法性。

我们把心时时放在无常、苦、无我之上。对世间的锱铢小利就不会贪恋。而能够勇猛向道。

(八)正定

“正定”。是以正确的禅定集中意志和精神。而收摄散乱的身心。培养完美的人格。真正的禅定。不在于形式上的打坐。而是在于内心能源的开展。正当的禅定应该是:

健康的禅定:能令身体获得健康。

安心的禅定:能令心意专注一境。而得轻安。

开悟的禅定:能令思想豁然开通。由迷入悟。

见性的禅定:能令佛性开显。寻回真实自我。

三、八正道的重要

《大毘婆娑论》说:“由正见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语;由正语故。复得正业;由正业故。复得正命;由正命故。发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一个人有了正知正见。对于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判断。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才能向正确的目标努力精进。长养善念慧命。安住清净无漏的禅定中。所以。八正道是一体的。其中任何一项的实践。必然使其余七项伴随同时圆满成就。八正道中。正见居首。正见就是明慧。是修行的导师。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罗盘一样。正见又像一部照相机。拍照时必须调好光圈、距离、速度。画面才能清晰美丽。洗出来的照片也才不会走了样;学佛的人。必须具备正知正见。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不致于产生错误或偏执的思想、行为。《杂阿含经》卷廿八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由此可知正见的重要。而八正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四、八正道的实践

佛法不是一种学说。不能单作理论上的了解;尤其八正道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导。因此更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实修、体证。譬如。为了信仰佛教。不管遭遇任何委屈、不平、困难、迫害。都不会改变自己对佛教的信仰。这就是正见。平日所思所想。都与佛法真理契合。这就是正思。与人交谈说话都是慈颜爱语。令人生起信心、欢喜、希望。这就是正语。乃至平时所行所做。都合于道德礼义。不会为了一己的私欲而去侵犯、伤害别人。进而主动扶弱济倾。乐善好施。努力行善止恶;遇到各种情况。都能沈着、冷静。运用智慧去判断、解决事情等等。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八正道的方法。

八正道包含了信仰和道德的要素。是通往成佛大道的法门。是人类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如果人人都能奉行八正道。必能解脱无明烦恼。获得清净快乐的人生。这就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如果人人都能奉行八正道。可以净化自己。推进而净化社会。使大众行正道。成为善的、安乐的、幸福的人生社会!

佛陀开示实践的八正道。已具有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增进。如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戒学;正念、正定。就是定学;正见、正思惟。就是慧学;而以正精进为策励戒定慧三学的完成。八正道为圣者解脱的正轨。要求解脱。必须循着此八正道实践力行。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9/88146.html

以上是关于「正见」由凡入圣的八正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正见」由凡入圣的八正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59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