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典籍简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9 12:4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典籍简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典籍简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典籍简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又称《仁王护国经》、《新译仁王经》、《仁王经》。二卷。唐代不空(705-774)三藏译。师为我国四大翻译家之一。密教付法第六祖。南印度师子国人。唐玄宗开元八年(720)抵洛阳。天宝五年(746)为玄宗灌顶。住净影寺。代宗时。曾于太原五台山建密教道场。展开传教活动。开元以来。所译经典有七十七部一0一卷。对确立梵语与汉字间严密的音韵对照组织的功劳甚钜。又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大历九年示寂。世寿七十。“仁王护国”。是说仁王见众生痛苦。生起怜愍的心。因此施予自在力而保护之。称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是六度中的一度。能使众生从苦恼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也就是

佛学常识知识

借着般若法船。能护送一切众生安稳到达彼岸。恒受妙乐。因此。般若是能仁其国。能护其国的秘密要法。

本经是以佛陀为印度波斯匿王等十六大国国王说示如何守护佛果、修持十地善行。及守护国土的因缘。而讲说受持读

佛学常识世间八苦解释

诵此经可息灾得福。使一切世间有情安稳康乐。与《法华经》、《金光明经》并称为护国三经。

本经分为二卷八品。

一、序品:是三科中的序分。说明仁王般若法会发起的因缘。

二、观如来品:本品主旨在彰显如来的果德。使众生对福慧具足。清净庄严的佛果。生起渴仰希求的心。又本品以内空、外空、内外空。乃至佛果空等。广显般若空理。如经中说:“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一切诸法皆空。”佛陀说诸法皆空。原是为了破除一切有执。但是又恐众生执着空见。否定一切善恶因果。因此又说:“诸有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说明诸法是缘起无自性的。所以能显现如幻假有的诸法差别相。如果能从如幻假有的诸法差别相上。照见诸法毕竟空寂。说空不落断灭。谈有不执实常。“不观色如”。“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如此“无二无别。犹如虚空”。则能体见如来。

三、菩萨行品:前品彰显如来的果德。此品明其修因。有因有果。有广大的菩萨行因。才能感得无上清净万德庄严的佛果。因此本品初以“依五忍法。以为修行”。继而将五忍法开为十四忍。说明三贤十地菩萨所修所断。

此十四忍是趋向佛果的大道。如经中说:“此十四忍。十方世界。过去现在。一切菩萨所修所行。一切诸佛之所显示。未来诸佛菩萨亦复如是。诸佛菩萨不由此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并且以“自所行处。及佛行处”。教化一切众生;又“以幻化身。而见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此。如是观察。化利众生”。说明虽化度一切众生。而能不着能化所化之相。

四、二谛品:本品主旨在说明二谛非一非异。二谛皆空的道理。诸佛出世。依证二谛而说法;菩萨修行。依解二谛而修行;众生流转。依迷二谛而流转。二谛。就是“寂灭胜义空”的胜义谛和“诸法因缘有”的世俗谛。诸佛说一切世间众生法。

佛学常识放生的功德意义

说一切出世菩萨法。都是依二谛而说。随顺世间。安立名相。意在显示最胜第一义。因此。离世俗谛无胜义谛。无胜义谛则不必安立世俗谛。如经中说:“解心见无二。求二不可得。非谓二谛一。一亦不可得。”又说:“幻化见幻化。愚夫名幻谛。幻师见幻法。谛幻悉皆无。若了如是法。即解一二义。遍于一切法。应作如是观。”所以佛及众生、染与净、一与二、烦恼与菩提、有为与无为。平等无二。

五、护国品:前三品明内护。是护出世间法(护佛果、护十地行)。此品明外护。是护有情器世间国土(护国)。《观如来品》中。波斯匿王请示佛陀护国法门。佛陀却先为波斯匿王宣说护佛果、护十地行。这是因为五趣杂居地是众生共业所招感的。因此。要护国。首先必须对三宝的不可思议功德生起信心。有了信心。自然能行善持戒。如此一来。自然可以护人护国。

本品宣说护国的法门是应当要受持读诵讲说本经。如经中说:“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汝等诸王应当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严饰道场。置百佛像。百菩萨像。百师子座。请百法师解说此经。于诸座前然种种灯。烧种种香。散诸杂花。广大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房舍床座。一切供事。每日二时讲读此经。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受读诵。如法修行。灾难即灭。”受持读诵此经。不但可以消除国难。个人厄难也可以消除。所求如意。如经中说:“一切所求。官位富饶。男女慧解。行来随意。人天果报。皆得满足。疾疫厄难。即得除愈。杻械枷锁。捡系其身。皆得解脱。破四重戒。作五逆罪。及毁诸戒。无量过咎。悉得消灭。”释提桓因退顶生王军。普明王感化斑足王。五千国王诵此经。现生获报。都是修此法门免难获益的明证。

六、不思议品:内护修证。外护国土。都离不开般若法门。般若的甚深妙理。非口所能宣说。非心所能测度。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本品借散花之不可思议神变。而彰显其非思议可及的德用。

又世尊为大众示现一多无碍。大小兼容。净秽不异。剎土互摄。圣凡无碍等不可思议神通。是因指见月。借事显理。是说示万法无自性的般若实相妙理。

七、奉持品:《菩萨行品》中。详明诸位菩萨的化处及所化众生。略明菩萨的所修法及所断障。本品则略明化利众生。详明所修法和所断障。经中说。十三观门是三贤十圣的行法。修持此十三观门者。则称为十三大法师。配之于五忍。则于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各有上中下三种忍。共为十二。又加寂灭忍的下忍为十三。又修持此十三观门者为大法王。应当如佛一般而受供养。

《护国品》中略明诸难的生起。本品则广明诸难发生的景象。以及灾难产生的原因。灾难有七种:

日月失度难。

星辰失度难。

诸火焚烧难。

时候失度难。

大风数起难。

天不下雨难。

贼来侵国难。

灾难生起的原因是:

佛学常识课本李炳南著

不孝顺父母。

不敬事师长、沙门、婆罗门。

国王、大臣不行正法。

灾难起时。诸国国王如果能供养般若正法。建立三宝。佛五方菩萨摩诃萨往护其国。令其国界。无诸灾难。

八、嘱累品:本品是属流通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能否久住世间。化利一切众生。端赖佛弟子是否依法修持。护持弘扬。所以世尊每于法会最后。必嘱咐菩萨、比丘、及诸大众要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使佛法能广为流通。世代不绝。普利有情。

不过。本经却特别咐嘱国王护持、建立。并告诫诸王有关后代破灭佛法的国王及种种因缘。令与会大众警惕。如经中说:“一切国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贵。破灭吾教。明作制法。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听出家。修行正道。亦复不听造佛塔像。白衣高座。比丘地立。与兵奴法。等无有异。”又说:“一切国王、四部弟子。当依十方一切诸佛。常所行道。建立流通。而恶比丘为求名利。不依我法。于国王前自说过患。作破法缘。其王不别。信受此语。横立制法。不依佛戒。当知尔时。法灭不久。”又说:“国王、大臣、四部弟子。自作破法破国因缘。身自受之。非佛法咎。天龙舍去。五浊转增。若具说者。穷劫不尽。”这是因为国王位尊势大。威权殊胜。他能运用权势护持佛法。也可以利用权势破灭佛法。护持佛法的功德无量。破灭佛法的罪过也无穷。所以在本品中。特别提出告诫。

本经文字简约。义理丰富。空有并彰。广明护佛果及护国二护。融世间、出世间法为一体。且将般若的德用彰显无遗。是行仁王政治。守护国土的仁王不可或缺的宝典。

因此。自古以来。中外帝王依照《仁王经》而启建仁王会。在我国以南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 559)。令于大内设仁王大斋为仁王会嚆矢。此后每年举行两次法会。讲说《仁王般若经》。后主至德三年( 585)。请智顗大师于太极殿主讲《仁王般若》百座。又唐太宗贞观三年(629)诏令京城僧尼。每月二十七日行道。讲诵《仁王经》。为国祈福。代宗时不空新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复数次设会讲诵。或祈雨。或祈攘敌。后代亦皆盛行不衰。日本以齐明天皇六年( 660)修仁王般若会为始。其后于天皇即位之初。于全国百处修仁王会。称为一代一度仁王会。另有每逢国家大事而举行的临时仁王会、春秋二季的仁王会及幕府仁王会等。高丽于文宗(1047-1082)以降。亦数次设立百座仁王会。

本经传入中国。先后共有四译。即晋竺法护、姚秦鸠摩罗什、梁真谛、唐不空等译。此四种译本。晋、梁二译已经失传。仅存秦译和唐译。秦译和唐译内容相同。仅文字略异。新译本于《奉持品》中。另有密咒。这是旧译本所没有的。新旧二译。品数相同。品名略异。表列如下:

品别  唐译新本  秦译旧本

  序品  序品

  观如来品  观空品

佛学常识

  菩萨行品  菩萨教化品

  二谛品   二谛品

  护国品   护国品

   不思议品  散华品

   奉持品   受持品

  嘱累品   嘱累品

  本经今收录于《高丽藏》第三十七册、《碛砂藏》第三十四册、《龙藏》第五十九册、《卍正藏》第二十八册、《大正藏》第八册。

另有注疏如次:

不空译本的注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  七卷  唐‧良贲着

仁王经疏法衡钞 六卷 唐‧遇荣集

仁王经疏 四卷 宋‧净源着

仁王经科疏 五卷 明‧真贵着

罗什译本的注疏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五卷  隋‧智顗说、灌顶记

仁王般若经疏  六卷  隋‧吉藏着

仁王经疏  六卷 唐‧圆测着

仁王经疏神宝记  四卷 宋‧善月着

仁王经合疏     三卷 清‧道霈着

试述主政者如何护国?

试述读诵本经的利益。

试述三贤十地菩萨如何修行?

佛陀何以将本经特别咐嘱国王、大臣?

本经对后世的影响。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9/9342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典籍简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典籍简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52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