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的由来及事迹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9 11:4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的由来及事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的由来及事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文殊菩萨的由来及事迹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又译妙

佛学常识含义

吉样。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一)天降甘露。(二)地涌七珍。(三)仓变金粟。(四)庭生莲花。(五)光明满室。(六)鸡生凤子。(七)马产祥麟。(八)牛生白犊。(九)猪诞龙豚。(十)六牙象现。西元前六世纪。(与释迦同时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复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如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为七佛之师。常见的文殊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或坐莲花台。表示清净。或乘狮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敦煌莫高窟014窟主室北壁千钵文殊变全貌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中。始自华严。终于涅槃。凡是大乘法会。皆有文殊参加。在辅助释迦牟尼佛。宣传大乘佛教思想。文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宝箧经》里记载。佛在舍卫国时。有一年。一连下了七天大雨。许多农田和住宅都被洪水所吞没。祇园有八百比丘。万余菩萨。面临著饥饿的惨状。阿难请求文殊设法予以救济。文殊使众多佛弟子都得到饱足。安心于道。说明文殊在物质方面给予释迦僧团以很大的帮助。在释迦僧团成份中。婆罗门种姓占有绝对优势。他们多数人是厌离心切。习惯于苦行。如迦叶等。对大乘法。行于世间而不为世间法所染。与外道和睦相处而不为其知见所动。虽断烦恼而不舍菩萨行。虽不住有为亦不住无为。文殊协助释迦做了

佛学入门常识问答

大量工作。使许多声闻众回小向大。接受大乘教法。如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得入。于是文殊仗剑逼佛。佛说:“文殊住住!吾必被杀。我被害矣。谁害吾子。”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了法如梦。皆得法忍说偈赞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手自握利剑。逼持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文殊用杀佛的办法。来

佛学基础佛教常识新浪博客

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义。证得法忍。堪称释迦得力的助手。又一次文殊对众生宣讲大乘空义说:“不用见佛

佛学常识答问赵朴初doc

。不用求法。”时有二百比丘。以为错乱说。舍佛而去。文殊于中途。化作大火。比丘欲以神足飞空(跳过去)。上见铁网。生大恐怖。回视祇园途径。遍布青莲。比丘即至佛所。白上所见。佛告比丘:“内火未尽。欲度外火。无有是处。汝诸比丘。堕在见网。欲度铁网。亦无是处。……此之爱见。无所从来。亦无所至。从妄想生。无我。无我所。”二百比丘。听到佛的教导。余漏永尽。成阿罗汉。可见文殊不仅是一位深解大乘空义的智者。对神通幻术的运用。也十分熟练。二百比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回头。心中的火气冷静下来。接受佛的教导。使他证得罗汉的果位。还有一次世尊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违反了僧制。迦叶以长老的身份。想拿起槌子把文殊赶出去。当迦叶刚拿起槌子时。见千百亿文殊顿时出现。迦叶这时用尽一切力气。拿不起槌子。佛此时对迦叶说:“迦叶。这么多文殊。你要摈除那一个。”迦叶顿感自惭。觉得不是文殊的对手。还有舍利弗。在释迦弟子中。也算是个佼佼者。一次文殊与他游诸佛土。有一佛土。到处都是大火弥漫。人行其中。顷刻化为灰烬。舍利弗见之惶恐万状。文殊以神力令无数莲花遍布其中。踏上而行。如履坦途。舍利弗此时在文殊面前感到矮了半截。

以上这些例子。生动地讲明了文殊和释迦在教育声闻。萌发大心上配合得十分默契。得心应手。所以《法华经安乐行品》。文殊启请末世持经之方。佛特为说曰安乐行。便于后世护持。读诵是《法华经》。文殊遵照释迦的嘱托。于佛灭度后。和阿难、弥勒在铁围山结集大乘经典。使大乘佛教赖以住世和发扬光大。近人不察论述印度佛教史。认为大乘空有二宗肇始龙树、无著。斯乃枝末之见。实际上印度大乘佛教有空有二宗的源头。佛在世时。文殊、弥勒是空有二宗佛教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学体系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

在《文殊般涅槃经》里说:佛灭后四

佛学常识1000问

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为五百仙人宣扬法化。最后诸有缘者悉皆得度。与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乡舍卫国多罗聚落于尼枸树下。结跏趺坐。入首楞严三昧。从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铄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内有真金像。正长六尺。坐莲华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槃。时有八大王。将琉璃像。置金刚山顶。起塔供养。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96718.html

以上是关于「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的由来及事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的由来及事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47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