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什么是经行?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9 08:3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什么是经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什么是经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什么是经行?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佛学常识何为因果何为业报

Roman

佛学戒律学常识图片

";}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什么是经行?

什么是经行?

静坐和经行都是佛门修持禅定

佛学知识礼佛常识之摩拜篇

和智慧消除心的贪欲、嗔恨、愚痴缺陷的具体方法。静坐是在静中修定慧。经行是在动中修定慧。两者交替进行。从经律中可以发现。佛在世时对此两者同样重视。甚至在修智慧时经行的修法更有胜于静坐之处。可惜经行的修法为我国的佛教徒所轻视失传了很久了。

行中若专注于意守一处。如:呼吸。身体的某一部位。观想某一形象。反复默念一句话则是修禅定。可以压服烦恼使身心安乐;若经行中观察身、受、心、法。观察人生宇宙的自然现象则是在修智慧。经行中可以调节身体。也可以消除众多烦恼获得身心的清净安乐。大得可以体验整个世界。微细时可以观察组成身心的最微小的微粒和心念的真相。也可以体验每一刹那中物质与精神的众多生灭变化。其中的利益不是亲身实践的人所容易理解并获得的。

下面收集了一些相关的解释:

慈恩解云。西域地湿。叠砖为道。于中往来。如布之经。故曰经行于一定之地旋绕往来也。即坐禅而欲睡眠时。为此防

太虚大师佛学常识

之。又为养身疗病。玄赞二曰:‘西域地湿。叠塼为道。于中往来。消食诵经。如经布绡之来去。故言经行。’

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所载。适于经行之地有五。即闲处、户前、讲堂之前、塔下、阁下。

另据四分律卷五十九所说。时常经行能得五利:(一)能堪远行。(二)能静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于定中得以久住。

寄归传三曰

正确的佛学常识

:‘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一能销食。(中略)若其右绕佛殿。旋游制底。别为生福。本欲虔恭。经行乃是销散之仪。意在养身疗病。旧云行道。或曰经行。二事总包。无分泾渭。遂使调适之事久阙东川。’

十诵律五十七曰:‘经行法者。比丘应直经行。不迟不疾。若不能直。当画地作相。随相直行。是名经行法。’

摩得勒伽六曰:‘比丘经行时。不得摇身行。不得大驶驶。不得大低头。缩摄诸根。心不外缘。当正直行。行不能直者安绳。’

《四分律》卷五十云(大正22·938a):

‘时诸比丘露地经行。患风雨日曝得患。佛言︰听作经行堂。不知云何作?佛言︰听长行作。作堂所须一切给与。时彼上座老病羸顿。经行时倒地。佛言︰听绳索系两头循索行。捉索行手软破手。佛言︰听作卷若竹筒。以绳穿筒手捉循行。经行时疲极。听两头安床。’

《四分律》卷五十九谓︰(1)堪远行。(2)能思惟。(3)少病。(4)消食。(5)得定久住。

经行是直行。与右绕佛塔的修福有差别。《南海寄归传》卷三说右绕佛殿。旋游制底。别为生福。本欲虔恭;经行乃是销散之仪。意在养身疗病。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110015.html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经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什么是经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33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