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对这几种人不能传法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9 04:5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对这几种人不能传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对这几种人不能传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对这几种人不能传法

对哪几种人不能传法呢?

1、不敬:对不恭敬的人。不能说法。世间人学习文化知识。尚且要

无量寿经佛学常识题库

懂得尊师重道。出世间佛法更需要恭敬才能获得。

2、无病而覆头:除非是有病而特殊开许。没有病的话。以披单等盖着头的人面前。不能传讲佛法。

3、持伞:天气炎热或者下雨时。撑着伞听课也不行。当然。如果上师特殊开许倒可以。否则。不管太阳再强、雨再大。也最好不要持伞。以前上师如意宝讲经。大家在草地上听课时。有时上师开许持伞。有时不开许。故意让弟子苦行。记得以前在五台山东台顶。上师如意宝讲《文殊大圆满》。有一天中午。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当时上师不开许打伞。说:“现在是夏天。小麻雀在外面都不会冻死。你们最好不要打伞。也不要用披单蒙头。这样听法。象征着对佛法的恭敬!”于是大家全身淋透。一直在那里听。现在人可不是这样。上师讲法的时候。若下大雨却不让打伞。肯定抱怨连天。觉得上师太不慈悲。孰不知这是对佛法的恭敬。

4、持杖:拄着拐杖。

5、持兵器:手拿兵器。都是不恭敬的行为。

6、缠头:缠着头的人面前。也不能讲法。

《入行论》云:“无病而覆头。缠头或撑伞。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这个偈颂跟《毗奈耶经》的教言基本上相同。

所以。听法一定要规规矩矩、如理如法。否则过失非常大。甚至会成为堕入旁生之因。以前也讲过。这样来世会转生为鹦鹉[1]。汉传佛教的《梁皇宝忏》中也说:“闻说法语。心不飡采。后生长耳驴中。”意思是说。听到了正确的道理。心里不以为然。嗤之以鼻。不想依法修正自己。

佛学根本常识及时之雨

这种人将来要去做习性倔强的长耳驴。又云:“闻说法语。于中两舌。乱人听受。后堕耽耳狗中。”听受佛法时心不专注。甚至在下边说三道四、交头接耳。一会儿发信息。一会儿吃瓜子。一会儿偷偷地聊天:“哎。最近身体怎么样?来来来。我们开个‘小会’。那边讲什么不要紧!”——我们学院是正规佛教道场。一般没有不如法的现象。而外面人在听法的过程中。通常会有很过分的行为。如此扰乱他人听法。将来会堕为耽耳狗[2]。

《赛美经》中

佛学入门基本常识

还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个人假装听了三年的法。表面上一直规规矩矩。可是心不诚。始终怀有杀生、偷盗等恶念。最后堕入地狱。感受寒热等苦。其实闻法对每个人

你应该知道的佛学常识

来讲。是希望自他得到利益。并不是想依此堕三恶道。故而务必要如理如法。

以前讲《三戒论》时也讲过。对具不如法行为的二十六种人。譬如穿鞋的、戴帽子的

佛教佛学常识上下卡片

、持伞的、持武器的。比丘不得说法。否则犯恶作罪[3]。可是。现在有些人真的不懂。个别法师讲课时。自己戴个小小的帽子。下面每个人也戴一个帽子。假如法师是位比丘。那么有多少个人。就产生多少个恶作罪。这非常不值得。还有些地方的人穿着鞋听课。也是需要遮止的。这并不是藏传佛教标新立异。而是《毗奈耶经》的观点。

可惜很多寺院的法师。没有正规地闻思过。对这些道理不一定懂。所以。现在有这么好的因缘。希望法师也好、居士也好。一定要好好学习。有时候看一些信众的行为。就能推知他有没有听闻过佛法。如果行为很有规矩、修行很有次第。此人肯定以前闻过佛法。而有些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从来没有听过法。所以。闻法时调整威仪非常重要。不要依靠佛法来造恶业。

[1] 《极乐愿文大疏》云:“尤其是在听法时。如果没有聚精会神、洗耳恭听。那么必将犹如在覆口的容器上注水一样。任何法义也无法铭记于心。如果在此时说绮语。则成为自他闻法的障碍。经中说此为舍法罪业。将转生为鹦鹉。”

[2] 耽耳狗:听到一点动静。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狂吠乱叫。搅扰四邻不安。

[3] 《三戒论》云:“二十六种说法聚:听者立卧己低坐。前行自行道边缘。覆头手抄披单者。拊肩抱项戴顶髻。戴帽冠鬘缠头者。乘象马与轿车者。着履拄杖持盖者。持兵器剑弓箭者。披甲者前不说法。”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2/121139.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对这几种人不能传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对这几种人不能传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16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