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失礼。其实。只要心存恭敬。即使不小心犯错。法师多半很慈悲。不但不会怪罪。反而会适切地修正。让我们也可从中多学一课。
例如:想向不认识的法师请教佛法。首先在请教法师法号时。很多人就不知如何开始。这时。可以说:“请问您的‘上下’如何称呼?”“上下”两个字的意思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因此佛教徒为表达对法师的敬意。就以“上下”为称呼法师的方法。
而在向法师请教问题前。或是平常遇到法师时。可以行问讯礼或双手合掌说:“阿弥陀佛!”至于在与法师说话的时候。可以保持双手合掌。除可免去手足无措的紧张感。也可帮助人精神专注;若谈话时间较久。觉得手酸。可以改为操手。
顶礼法师非偶像崇拜
有些初次随朋友到寺院拜访法师的人。看到学佛的朋友向法师顶礼时。可能会感到疑惑。不知道向法师顶礼是否为偶像崇拜?其实佛教是依法不依人的。佛教徒所顶礼的并非法师个人。而是僧宝;所以向法师顶礼。并非对法师个人的崇拜。而是出自内心对三宝的恭敬与感恩。
顶礼法师的时候。要先口称:“顶礼法师三拜。”如果法师说:“一拜就好”、“问讯就好”。则依从法师的话。并回一声“阿弥陀佛”。
此外。在顶礼法师前。也要留意环境与时机合适否。比如当法师正在用餐、读经、睡卧时。或是在人多闹杂处、厕所等不净处、路上。便不宜向法师顶礼。此时只要双手合掌或问讯即可。
如果想要供养法师。则可双膝跪地。然后将物件双手奉上说:“供养法师。”。此时不应说是“与法师结缘”。因为供养是下对上的礼节。结缘则是上对下的客气话。
写信应有的礼貌
在向法师请法的方式中。除了亲自拜访法师。写信求教也是常见的方式。但是一般人在写信给法师时。常会因不熟悉称谓方式或书信礼节。而不知从何下笔。
例如在写信封时。常会面临一个问题:“需不需要写师父的姓氏呢?”因为中国自晋朝道安法师提倡与佛陀同姓后。便都以“释”为姓。不像在家众有不同姓氏。所以写信时不必写法师的姓。只要写上法师的法号即可。但是要在法师的法号靠左处。缩写“上下”二字。例如“上○下○法师”。
若是需封口的信封。要在法师称谓后写上“启”字。表示请对方开启信封;若是明信片。则写“收”字。为增加敬意。可增写为“尊启”、“道启”或“慈启”。
当面对空白的信纸。一般人首先遇到的问题仍与信封一样。不知开头如何称呼法师。若是自己的皈依师父。可径称“师父”、“上人”或“吾师”。不需再写师父法号;若非自己的皈依师父。则可视年纪而定。如长者可称“老和尚”、“老法师”或是“长老”。同样不必再写师父法号;至于与自己同年或年纪轻于己者。则可以写对方的法号。并冠以“上下”。或者因为信封上已有对方的称谓。可以直称“师父”、“法师”、“住持”等。
至于法师法号后
最后。在信末部分。若是写给自己的皈依师父。可自称为“徒”或“弟子”;写给其他法师则可先写“三宝弟子”。再写自己的名字。姓名下须再写上“顶礼”或是“跪白”。因为顶礼是恭敬三宝的重要行仪。一般居士常不论写信对象。通称“合十”或“合掌”。这样的写法较适用于晚辈
指引我们生命实相的导师
很多人在写信或拨电话给法师时。可能会因为担心用词不当。而忐忑不安。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紧张。可以尽量放宽心;当自己在和法师说话时。甚
法师是指导我们学佛、了解生命实相的导师。应心存感恩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2/12243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