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今天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9 01:5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今天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今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今天

今天8月31号是佛欢喜日。功德巨大。大家千万别错过

2012年08月31日 12:50:46

佛欢喜的原因:佛出世间以利生为本怀,凡有所作,皆想带给众生安乐,拔除众生痛苦,所以,若见众生,舍恶向善,转迷成悟,返妄归真,离苦得乐即畅佛出世本怀故佛欢喜。七月十五日称佛欢喜日的意义?自恣法後。能令佛欢喜有三义:1.十方诸佛因见僧众能安居精进修行圆满,故生欢喜。2.解夏自恣法後,僧众能自我反省检讨及大众互相检举,使於九十日中有犯过者,均能发露忏悔回复清净故令佛欢喜。3.佛闻解夏後僧众报告或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畅佛所愿,故令佛欢喜。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源于佛世时的印度,因为每逢夏日雨季来临,地面上有很多昆虫,要出去就会踩死很多昆虫,所以佛陀就制下一种叫'结雨安居'的制度.因此,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拖钵,只在山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印度的天气分为热天、雨天和寒冷气候。当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结雨安居'的季节刚好是中国的夏天,所以在中国就有'结夏安居'。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有许多人因而证果成就佛道,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所以也叫做'解夏'。因此,农历七月十五是很殊胜的日子。此外,农历七月十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盂兰盆节。此法会以大目犍连尊者度母因缘为缘起,为解一切众生之倒悬,度脱无始以来的亡灵有情、父母师生,令其得以福资增长、善根增长、法缘增长,乃至成就菩提。目犍连尊者曾经为了救度母亲而于此日斋僧,沿传至今,每到农历七月十五日,佛弟子恪遵佛制,举办盂兰盆法会,打斋供僧,以此功德回向现世父母消灾延寿,七世父母得以脱离恶道。佛教界更将此日订为'僧宝节',以'供僧大会'来表达对僧众的恭敬供养。等到七月十六日的明相一出,看得到手纹了,夏安居就圆满了,这时一切夏安居的功课、法则都可以结束了。世尊在世时,一般七月十五日晚上大家会通宵地念佛、行法。以期证果。有的人说,我不行啊,这三月九十天用功不够,我还要加一月,也就是一百二十日行法,加七月,即功德月,也就是发心不证圣果不出安居日的。佛教节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又名僧自恣日。《盂兰盆经》:“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盂兰盆节与佛欢喜日所谓佛欢喜日。源自于佛世时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来临。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托钵。只在山中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此称为结夏安居。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到了七月十五日这天。也就是安居结束之日。所有僧众一一把自己的修行体悟向佛陀报告。等待佛陀的印可。这一天就叫做“僧自恣日”。又称“佛欢喜日”。  从古到今。每逢七月。一般寺庙大都会启建盂兰盆报恩孝亲法会。而信徒则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所以佛光山一直提倡七月是僧信孝亲报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功德月”、“报恩月”、“孝道月”、“福田月”、“僧伽月”。经过长期的宣导。现在社会大众已能普遍认同。并且接受七月是为“孝道月”的观念。甚至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会长吴伯雄先生更提倡七月为“慈悲月”。南传佛教国家(如泰国、斯里兰卡、缅甸)的出家人。在下季候雨。也就是雨季的时候。不方便出外去弘扬佛法。同时下雨之後。地面上有很多昆虫。要出去就会踩死很多昆虫。所以佛陀就制下一种叫“结雨安居”的制度。“结雨安居”就是叫做vassa也就是rainyseasonretreat。这三、四个月之间。出家人是没有出外宣扬佛法。只是好好的修行。也因此这三、四个月就有很多比丘就得阿罗圣果。或证得初果、二果、三果的声闻果位。有所成就。在“结雨安居”时如果没有甚么成就。大家就在最後一天月圆日(七月十五)时。还未离开之前。互相忏悔。因为相处一段的时间难免会得罪其他人。所以现在vassa时。南传法师是不能随便出外。这个vassa就是修行的季节了。互相忏悔就是请他人原谅自己在这三、四个月里开罪别人的地方。所以这一天也叫“僧自恣日”。在佛教里。忏悔是叫做confession&repentance。平常我们身、口、意三业不清净。所以忏悔以後就得以清净。这也就是我们皈依和受戒以前要忏悔的原因。印度的天气分为热天(四个

佛学常识中一水四见

月没有下雨)、雨天(连续不停的下四个月的雨)和四个月的寒冷气候。但是当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结雨安居”的季节刚好是中国的夏天。所以在中国就有“结夏安居”。“结夏安居”是从农历四月十五日开始到七月十五日为止。所以农历七月十五是很特别的日子。经文里面叫作“佛欢喜日”。也如上所说的称为“僧自恣日”了。华人社会对农历七月都很避忌。喜庆的日子都不会选在这个月份来庆祝。其实佛教徒应该在七月庆祝喜庆的日子。尤其七月十五“佛欢喜日”这一天。因为没有任何一天比七月十五更加殊胜了。为啥?佛会欢喜呢?佛之所以会欢喜是因为在这三个月“结夏安居”的日子。很多佛陀的第子都因修行而证果。而且大家都在这一天能互相忏悔而得以三业清净。南传佛教里把这一天叫作“送袈裟日”也就是“卡蒂那节”(kathinaday)。由於出家人在雨季时没出外。现在雨停了他们又要出外弘法。所以在家人就以袈裟和一些日常用品。如针、线、药物等等来供养比丘们。这些供养的功德是很殊胜的。佛陀就是教导目连尊者以供僧的功德来救度堕在饿鬼道的妈妈。这也是北传的“盂兰盆供”了。这个盂兰盆(ullamban)的意思就是去救受很大痛苦的人。好像那些被倒悬挂的人一样。所以盂兰盆华译为“救倒悬”。目连尊者就是在这一天供养诸比丘。使他的妈妈得以脱离饿鬼道苦。当时不只目连尊者的妈妈一个饿鬼脱离饿鬼道。其他的饿鬼也得以一起升天。目连尊者的妈妈因为吝啬而堕额鬼道。在世时又不肯布施。现在仗斋僧的功德回报给他。所以他才可以投生到善道。当目连看见他的妈妈升天做天人的时候。他无限的欢喜。就问佛陀:“弟子的母亲仗供佛斋僧的功德得以脱离饿鬼身。但还有许多在三恶道的众生在受苦。这些受苦众生的亲人。是否也可以在七月十五的时做盂兰盆供来供养三宝。并回报过往的父母呢?”佛陀赞叹目连尊者:“以後的佛弟子。如果要行孝道就应该在七月十五日供僧。并以供僧功德回报给过往的亲人。这功德不只可以救度这一世的父母。甚至也可以救度七世的父母。这个“七世”是一种象徵。指的是很多世之意。我们无始以来在六道轮回生死。一切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所以佛教有“众生父母”之说。有些人也把七世父母。代表七代的祖先。农历七月是佛教欢喜月。非鬼节摘自昙华苑《孝亲法会》  农历七月。是俗人称“开鬼门关”或“鬼节”。是一个蛮恐怖的月份。鬼魂会到人间。因此民间流传着很多的禁忌。例如:不宜结婚。出远门等。笔者还记得。小时候。每当农历七月来临时。奶奶都会准备一些东西来拜祭“好兄弟”。又叮咛小

心性至小无内 佛学常识

孩不可乱说话。要早早睡觉等。一直到现在。母亲也一样要远在外地的笔者早些回家。因当天是农历七月十四。  其实从佛教的观点来说。七月并不可怕。更不是什么鬼节。七月在佛教来说是“佛欢喜日”、“吉祥月。欢喜月”等。这又有什么由来呢……  在佛陀时代。弟子都要出去托钵。印度的农历四月雨季开始。一直到七月中旬。天气又热又下雨。因为湿气重。容易产生蚊虫。佛陀为了弟子的身心健康。也避免外出踩杀虫类及青草新芽。就在这段时间调整僧团的生活。从农历四月十五日一直到七月十五日这三个月。比丘们不用外出托钵。集中在一个地方精进共修。由在家的居士送食物来供养。这叫做“结夏安居”。这三个月对僧团而言。正是进修的好时机。大家专心听佛陀所说的教法。听完之后用心去分析。然后落实在生活中。在这段期间内。比丘们身、口、意三业合一、清净。所以“戒行”完整;因为持戒清净。所以心稳定。不会七上八下;心能沉静下来、加上闻法及心得分享。再用心下功夫。就能体悟佛理。增加智慧。成就“戒定慧”三无漏学。三个月后的七月十五日这天是众比丘的结业日。大家提出这段期间修学的成绩;而佛陀在看到大家于道业上有所增长。也十分欢喜。并赞叹大家精进修行的成果。所以。农历七月在佛教而言是吉祥月、是欢喜

一分钟佛学常识视频

佛学常识什么是人我空

。  而民间所流传着的“普度”又是怎么一回事是呢?……  (一)话说:佛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为了救渡母亲脱离地狱的饿鬼道。运用神通。把钵中变出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母亲看到香喷喷的白米饭。赶紧用双手接过来;但是。端到面前一张开嘴巴。火焰就从她的口中吐出来。整碗白米饭立刻变成焦炭。  看到这一幕。目犍连尊者心里很难过。心想我虽然是神通第一。但是。这个时候要解救母亲的饥饿却办不到。我到底该怎么办呢?心念一动。目犍连尊者想:我应该去求佛陀。  佛陀无奈地摇摇头说:“目犍连。你知道业如须弥山。自己造业要自己承受。任何人都无法为他人拔除业力。”  目犍连尊者听了很难过。说:“我的身体来自母亲。有了这个身体。才能遇见佛陀。并在佛的座下求得妙法。得到身心解脱。我怎么忍心自己证得果位。却让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佛陀能否指点我一个方向。以消除母亲的苦难?”  佛陀告诉他:“你看!现在有这么多的僧众。经过三个月的修行。戒、定、慧具足。他们的功德、福力无量。你可以去供养他们。请求他们以最虔诚、悲悯的心。为你的母亲祝福。救拔她。”  于是目犍连尊者将俗家的资财集中。在七月十五日安居圆满、僧众“自恣”(注)这天。不管对年老或年少的出家人。都以最谦卑的心、恭敬的态度。端水让大家洗手之后。再将盛满丰富食物的钵器。一一呈给每位比丘。比丘们应供之后。众口一心、凝神一志。用最虔诚的心来为他的母亲祝愿。  当晚目犍连尊者打坐时。一位很庄严的天人来到他的座前叩头礼拜。感谢目犍连的救拔。目犍连认不出这位天人是谁。她就说:“我是你的母亲。承蒙你的孝心。加上有德僧众们的祝福。让我终于脱离了饿鬼的境界!同时。鬼道众生也得到这分福德解脱了。所以我以最虔诚的心来感恩你。”天人说完之后飘飘然往天宫飞去。后面跟着一群天人。同样往天上飘去。  (二)话说有一次阿难陀尊者在结夏安居打坐的时候。看到一个青面獠牙的人逼近他的身边。阿难很惶恐地问:“你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面容?”  青面獠牙的人回答他:“现在你说我很难看。不出三天后。你也会跟我一样!不要以为你永远都是这么庄严。”  阿难听到这话。全身发冷。汗毛直竖。他很害怕、很烦恼。于是求救于佛陀。  佛陀说:“阿难!人生无常。做人不能骄傲。大家都说你容貌端正。具有三十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象。十分庄严。但是年轻时庄严。却也有年老、丑陋的时候。你看到的境界是无常的境界。无常是每一天、每刻都在你周围、你面前。随时都会降临。而且无常的降临。并无老少的分别。”  “佛陀啊!我虽然有福能出家。又能每天跟随在佛陀身边。但是我还没有真正彻悟。一旦无常到来。我便会失却这个人身。到底怎样才能成就道业呢?佛陀是不是能解救我?”  “只有一个方法:集合

佛学常识2019

众僧的德与福。福德具足。僧众合一来为你祝福。”  阿难遂以最虔诚的心来供养佛、法、僧三宝。  之后。他又在一次定中看到那个青面獠牙者。原来是观世音菩萨化作恶相来点化阿难。现在一般人普度的时候所拜的“普度公”。在佛教中称作“面然大士”。“面然”的意思就是脸长得很难看。其实他是菩萨的化身。故意示现恶形让阿难体悟人生无常──哪怕是很年轻、很庄严的人。终究逃不过无常的境界。  以上这两个故事流传下来。就变成民间的“普度”。很多人在农历七月便忙着到庙里“消灾、超度等等。其实。学佛要有正信。大家应该知道。佛陀时代结夏安居九十天后。僧众们戒、定、慧具足。身、口、意三业清净。集合这样的力量。可以成就功德;这也是佛陀时代供僧的因缘。并非一般人所说:“农历七月鬼门开。赶快拜拜鬼不来。”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3/13174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今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今天;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03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