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实用佛教十九:探病须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实用佛教十九:探病须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实用佛教十九:探病须知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只园精舍看望
佛学常识有什么书
一病比丘。令
常识:佛学入门
其痊愈。人在生病时。感情最为脆弱。容易心生忧怖。惊惶失措。是最需要亲友关怀照顾的时候。因此。佛弟子如果能适时探护。请善知识为他说法。滋润病者的身心。使他们在病苦之中得到安慰。如同众生的良医和护士。必能获得病患与家属的欢迎。 看护病者应该要有正当的语言。正派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否则非但不能使病者早日痊愈。而且更令病者心生恐惧。乃至加重病情。如何探病才如法?根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载。有五法能使病人迅速康复: 一、为病人分辨良医;二、照顾病人要先起后卧。不可懈怠;三、善于言谈。不贪睡眠;四、以佛法供养。不贪饮食;五、能胜任与病人说法。 以现代医学观点而言。除了病者的身心需要治疗、抚慰。病者家属也应该受到关怀。给予适当的医学常识教育与心理辅导。增加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以下为探病时应注意的事项: 1.探病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以免影响病人作息。 2.每次探病人数不宜太多。与病人谈话的时间不宜太久。 3.可赠送鲜花或书籍。让病人心灵获得慰藉。 4.病人若是佛教徒。则可以带佛教文物、佛教书刊、佛像、念珠、录音带、大悲咒水等探望病人。 5.应遵从医
佛学常识何为三皈依
护人员指示。不赠送病人不能食用的物品。如糖尿病患者。忌送甜食。 6.不宜介绍偏方。 7.除非经医师许可。不应介
佛学常识4种果报
绍或带民俗治疗师前来为病人治疗。 8.不随便制造任何药物供病人服用。 9.除了心怀慈悲。真诚的关怀。并应启发病人对佛教生起信心。 10.病人焦躁不安时。可随机说法。使其心灵得到安慰。 11.耐烦倾听病人的心声。纾解其心中悲苦。 12.可阅读报章杂志、文章或趣事。排遣病患的寂寞。保持心情愉快。 13.进入病房时。表情应自然。切忌忧伤哭泣。以免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情。 14.不宜谈论刺激病人心情的人、事、物等。以免病人情绪反应过度。 15.不与病人争执或辩论。不应教训病人。 16.应说充满希望的语言。给予病人鼓励。 17.谈话声音适量。以免妨碍其它病人。 18.不要坐在病床上。以免令病人产生不舒服的感受。 19.病人担心的问题。如家庭、事业、生活经济等。应予关怀。 20.不宜带小孩探望病人。除非病人渴望见到这个小孩。 21.感冒或患有任何传染性疾病时。最好不要去探病。以免把病菌传染给病人。加重病情。 22.病人垂危时。要为其说法
基础佛学常识100问第五
。帮助他念佛。使病人能安然往生。 23.见有他人来探病。应适时告辞。 24.经医师许可范围内。可用轮椅或推床。将病人带到户外活动。 25.离开病房时。要使病人保持愉快而乐观的情绪。祝福病人早日康复。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3/13376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实用佛教十九:探病须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实用佛教十九:探病须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