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最没有忌讳,随时随地念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9 01:0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最没有忌讳,随时随地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最没有忌讳,随时随地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最没有忌讳,随时随地念

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最没有忌讳。随时随地念

●不论何人

第一。不论何人——男女、老幼、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 也就是不管男众、女众、老人、小孩、出家、在家、善人、恶人。或者是平生。或者是临终;乃至他已经断气了。进入中阴身。如果有善知识为他开示这个法门。引导他念佛。他也能够在中阴身往生极乐世界;甚至三恶道。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上次曾引用《净土圣贤录》里面很多畜生道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事迹。所以。论众生来讲。就是包括这些。就是「不论何人」。

●不论何时

第二。不论何时——二六时中。就是说。任何时间。二六时中。不管白天、晚上、上午、下午。都可以念佛。

●不论何处

第三。不论何处——佛堂、房间、浴厕。不论净秽之地。光照十方。难择死地。也就是说。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固然大雄宝殿、念佛堂可以念佛。即使房间、浴厕。也可以念佛。是不论清净的地方、污秽的地方。都可以念的。没有忌讳的。

如果不是念佛的话。那就不一定。譬如说我们要诵经。必须恭恭敬敬地在清净的地方;要持咒的话。也有一些咒是不适当的时间就不能持、不是清净的地方也不能持。只有这句六字万德洪名最没有忌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称念。 「光照十方。难择死地」:也就是说。哪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没有一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无所不在啊!所以,佛堂有阿弥陀佛。房间、洗手间照样有阿弥陀佛。我们在那里念佛。也照样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一点都不会嫌弃。一点都不会受地点的障碍。何况我们众生难择死地。很难自我选择说「我死的时候。要在佛堂。众多莲友围绕之中来

西游记中的佛学常识

念佛往生」。大家都很难把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断气。但是。不管他在什么地方断气。阿弥陀佛当下都会显现在他面前。来迎接他。因此。不管任何地方都可以念佛的。

●不论何事

第四。不论何事——士农工商、行住坐卧、一切诸缘。事缘本无碍。若碍当远之。

职业是士农工商、举止是行住坐卧、当下的事情是任何诸缘。「一切诸缘」。任何事情都可以念佛。只要不是动脑筋的事。都可以念佛。为什么?

「事缘本无碍。若碍当远之」:也就是说。如果厌离娑婆、欣生极乐之心非常恳切的话。即使无人鞭策。也会随时、随地、随缘念佛。

这就是「事怕有心人」。他只要有这个心。不必人家勉励、鞭策。都会自发地去念佛。就

视频版佛学常识

像上次所讲的。会忙里偷闲。会闹中取静。为什么?念是在我们的嘴巴。念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是不会受障碍的。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只要有这个心。生死心要恳切。

有的同修说:「我白天的时候好像念佛很懈怠。没有心在念佛。有空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要念佛。」

这就是没有恳切的心。如果处于「下品下生」那种境界的时候。他一定会「至心令声不绝」去具足十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可是他现在不这样。就是他生死心不恳切。

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的人。生死心要恳切。恳切到把我们现在就拉到临终。把我们的身份就拉到「下品下生」的身份。然后「念念不舍」。这是不论任何事情。

●不论何心

第五是。不论心境——善心恶心、定心散心、清净心、污秽心。净心方法。

也就是说。不管当下的心是起善心或是恶心。是定心或是散心。是清净心或是污秽心。都可以念佛。

有的同修很为自己苦恼。说:「我一直都是很虔诚地在念佛。可是愈是虔诚专一地念佛。愈感觉自己妄想杂念非常多。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上穷碧落下黄泉。该想的想。不该想的也想。像这样的念佛。到底管用吗?」每一句都管用!

为什么?往生不是靠我们念佛的功夫。不是靠我们的心境。完完全全是靠这句名号。我们只要以我们这一颗心。以我们这种根机、身份去念佛。当下就乘上佛的愿力、搭上佛的愿船。这样领受弥陀的功德。都能够往生的。

所以。我们要晓得:净土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不是靠我们的功夫来成就往生的法门。

佛学常识10000问

而弥陀的救度是现成的。在哪里?在这句名号。在祂的愿力。只要我们以我们的身份、根机。以我们当下的心境。专一地、诚恳地去念这句名号。就可以了。

不要因为有妄想杂念而担忧苦恼。甚至怀疑「我这样能往生吗?」如果这样的话。那就不是我们这个法门了。就不了

佛学常识头条百科

解我们这个法门了。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要安我们的心的。而且让我们大安心、大满足。我们既然遇到这个法门。如果还有所苦恼、有所不安。那就表示:虽然念佛。但是不了解这个法门。这样的话。那就务必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多看我们编的书。因为很多问题在这些书中都有解答。

●不论何数

第六。不论何数——从多向少。从少向多。彻至临终。出口就念。想到就念。念念不舍。

佛学与修持的常识

每个人的根机、时间都各不一样。因此阿弥陀佛没有规定你要念多少。所以。不论数目多少。

可是。我们要把念佛培养成习惯。所谓「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凡夫最熟悉的是什么?就是五欲、烦恼;最陌生的是什么?就是念佛。我们把最熟悉的五欲尽量淡化。常常念佛。形成习惯。这就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学佛也只不过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3/13494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最没有忌讳,随时随地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最没有忌讳,随时随地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99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