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你知道你为什么要有隔阴之迷吗?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学」你知道你为什么要有隔阴之迷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你知道你为什么要有隔阴之迷吗?
佛学常识 慈悲心愿
假如凡夫亦能如圣者一样。现量了知三有一切生死诸苦。则于了知之剎那。其身心会因无法承受而崩溃毁灭。凡夫异生们不畏三有轮回。是因他们为无明愚痴所遮障。无法自知处境的险恶。假如异生凡夫像阿罗汉圣者们一样。能现见三界生死轮转的诸般痛苦。在现见同时。他们的身心一定会如同瓦器无法承受重压一般。立即毁坏。凡夫的身心非常脆弱。他们不像圣者那样有坚强的无我智慧与大悲心。敢于面对承受如是残酷的事实。在一些公案中。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如世尊在世时。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由现见了堕地狱的可怕后果。一想起来就不敢吃饭。吃完饭一想起就要吐出来;花色比丘由于能忆念自己前世所受的痛苦。因而经常为之恐惧得全身流血。将僧衣都染成了花色。可是绝大多数凡夫无法如是了知。他们虽然处身于火宅之中。却麻木地安然而住。而且还要贪执于此。造业不休。佛在《涅盘经》中说过:「不见后世。无恶不造。」轮回中处处充满着这样的愚痴有情。因而不应以他们的麻木无知。来推想轮回中无有怖畏。譬如说。有些遭恶魔残害者。虽然他没有见到恶魔。身心也会非常痛苦。他自己也会知道:尚没有
佛学修持的常识和方法
见到恶魔。就有如是痛苦。若恶魔现前。那我肯定没救了!于是会生极大怖畏。同样。凡夫在未现见一切生死众苦之时。也会为一些小苦而觉难以忍受。若能现见所有痛苦。必定会无法承受。另有譬喻说。帝释天的儒童为了得到遍入天果位。结果丧失了生命;同样。凡夫为了善趣安乐而劳作不息。也会因此而失去安乐生命。而他们根本不知道未来果报的苦害本质。月称菩萨言:「如诸佛照见。诸业之果报。若凡夫亦知。剎那即昏厥。」凡夫若能现见自己于世间的一衣一食。一举一动。皆是轮
聪明常识 智慧佛学
回众苦之业因。见此残酷事实。心胸狭隘卑劣的异生又怎能堪忍呢?智者们畏惧善趣。也等同于地狱一般。他们于三有世间。难得不生起畏怖。此处智者是指如理通达三界苦谛以上的圣者。在这些圣者敏锐明利的智慧前。三有世间如同火宅。如同苦海一般。地狱恶趣固然充满着痛苦的猛火。而人天善趣中也无处不在为烦恼毒火所烧。衰老死亡瀑流所冲袭。《念住经》中说:地狱有情受狱火。饿鬼感受饥饿苦。傍生感受互食苦。人间感受短命苦。
佛学常识100问
非天感受争斗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轮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亦无有安乐。再说圣者畏因如同恶果一样。善趣中安逸享受实际上是后世恶趣之因。因而他们对增上生的人天善趣。也会如同恶趣地狱一样怖畏。对整个三有世间。圣者们很难做到不生怖畏厌离。「难得不生畏」一句。还可理解为:除了登地以上菩萨圣者们。其余智者难以做到对三有不生怖畏。登地菩萨已证得了有寂平等的大智慧。为救渡众生。他
丛林寺院的佛学常识
们对地狱也会如同鹅王趋莲池一般。不但毫无畏惧。反而会充满喜乐。如寂天菩萨云:「如是修自心。则乐灭他苦。地狱亦乐往。如鹅趣莲池。」但是。无有证得平等智慧的智者如阿罗汉。他们尚有对轮回痛苦的执着。因而难以做到不生畏惧。故执增上生有安乐者。应当依圣者们的教言。思维生死过患断除爱执。此处有疑:若因增上生亦如同地狱一样是怖畏处。而应断除爱执。那是否应断除积集增上生处的善业呢?大疏中对此分析过。此处所破除的是对善趣的非理贪执。为求增上生由爱而积业的非法行业。并非破除为希求解脱而积集人天有暇身的一切善业因。譬如说。以前有一名叫吉巴的暴君。经常用许多残暴刑罚处治犯人。当犯人在囚牢里折磨到一定程度后。便放出来。此时囚犯也不会认为自己已得解脱。因为随后就会有刽子手砍杀他们。从痛苦牢狱里出来。其实仍踏在死亡之路上。同样。有情纵然能从三恶趣牢笼解脱。对增上生的人天善趣也不应贪执。因为增上生仍是无常众苦逼迫之道。与恶趣牢狱一样充满恐怖。能明理者。理应对此生大厌离。进而追求解脱。
以上节选自
中观四百论广释
修持中观之窍诀集汇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4/144734.html
以上是关于「佛学」你知道你为什么要有隔阴之迷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学」你知道你为什么要有隔阴之迷吗?;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