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8 06: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

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

「释迦牟尼」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
「释迦牟尼」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

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翻译成汉语是觉悟之意。所谓的觉悟?就是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从而达到对宇宙人生真相的大彻大悟。因此。简单地说。佛就是一个觉悟的人。对宇宙人生真相大彻大悟。具有大智大慧者就是佛。小乘佛法中。佛一般专指释迦牟尼。在大乘佛法中。佛是指所有修成正果的大觉悟者。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

佛作为觉行圆满的大彻大悟者。在其修行和成佛过程中。必然有其规律和特征。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诸佛如来在成佛的过程中都有八个特征。佛经上又成佛八相道:(1)舍兜率:即从兜率天(成佛

佛学常识问答小说

候补处。兜率乃欲界四层天。弥勒菩萨现在所居处)降生到人间。释迦牟尼佛如此。将来弥勒菩萨成佛也如此。(2)降王宫:因为佛是福慧两足尊。所以到人间一定是最有福报的人——做人王(国主)。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阿弥陀佛也是大国王主。名字叫世饶王。(3)弃位出家:继承王位。当了国主。他一定会放弃自己的王位。为众生求得无上大道而出家。释迦牟尼佛看到人间的痛苦和不平等。于二十九岁时的一个月圆光辉的夜里。下决心抛弃王位、财富和父母妻子。只带着侍从。骑着犍陟白马。偷偷的离开了王宫。越过了阿那玛河。到深山旷野去追求痛苦的解脱和人生的真理。我们读《无量寿经》知道。阿弥陀佛也是放弃王位。弃位出家。号法藏比丘。(4)苦行学道:释尊在深山老林里苦行学道六年。吃尽人间之苦;阿弥陀佛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5)金刚降魔:菩提树下释尊在金刚座上降伏魔军。真正做到了象金刚一样如如不动。(6)菩提成佛:释尊公元五八八年五月月圆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道。时年三十五岁(又说三十一岁)。成道的地方即现在印度的菩提迦耶。当他成佛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众生与我皆有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阿弥陀佛是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而白言:我已成就庄严佛土。(7)度众讲法:释尊成道后讲了四十九年法。他以慈悲无畏的态度。深入民间。去传播中道真理。凡是同他接触过的。听过他说法的。无不深受感化而衷心地信仰。佛陀的信徒。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贫民、乞丐、奴隶。应有尽有。遍布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这是他提倡慈悲平等。济度终众生的伟大表现。佛在讲法的时候。总是结合不同众生的根基。围绕着如来之理、大道之理。为众生开示解脱生死烦恼之苦。四十九年说法度生从不间断。即使佛到八十岁那年。佛当时身体染上了疾病。已经自知自己在三个月内涅槃。但他还不放弃向前走。每经过一村落。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向村民说法。在波婆村为金工(金属铁匠)名纯陀开示。并接受最后供养。同样。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诸佛如来皆是如此。(8)示入涅槃:涅槃是梵语。意思为不生不死。佛

赵朴初佛学基础常识

的境界就是不生不死的境界——一真法界。他的应化身(应众生所感而化显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教化众生)——肉体虽然死了。但他的心是清净平等正觉的。心住在一真法界。也就是不生不死的境界。而我们凡夫的心不清净。妄念不断。烦恼丛生。生死轮回。我们末法众要想心清净,永脱轮回之苦。只有靠佛力加持,真诚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才能成佛。

佛作为觉行圆满的大彻大悟者。在其行住坐卧的时时刻刻。无不显示出圆满究竟。因此。诸佛如来都有十种共同的名号。这十种名号: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师、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是表示圆满。佛是觉行圆满。不仅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且还不断地身体力行的教化众生。当然应该受到众生尊重和供养。这就是应供((应该受到供养);他所讲的宇宙人生真相不是他自己发明创造的。而是传承上古如来的大道之理。是“法尔如是”的宇宙真理。这就是正遍知(不是邪知邪见的邪说。而是对所有的事相都明白);佛不仅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而且还

佛学常识mobi

身体力行的教化众生。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修行者。这就是明行足(知行两者都具足);佛不仅对宇宙人生真相大彻大悟(出世间法)。而且对于宇宙人生的种种现象也非常明白(世间法)。对于世间诸法也一样了解通达。这就是世间解;佛教化众生的是出离生死的无上妙法。这就是无上师(没有比佛再高明的老师了);他不愧是能在五浊恶世调伏众生、教与众生抵御烦恼的大丈夫。教化难调难伏众生,是调御丈夫;他不愧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导师。天人归仰。是天人师;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尊重他。恭敬他。这就是世尊。

「释迦牟尼」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
「释迦牟尼」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

佛不仅在日常的教化中。行行处处显示出圆满。即使在其涅槃时。也是如此。释迦牟尼佛在阿难陀铺好僧伽梨(大衣)上。右肋卧下时。已经疲倦不堪。当时一名外道名叫须跋陀罗来求见时。佛陀又抖擞精神。向他说法。他成为佛陀最后度化的弟子。随侍佛陀的阿难陀等见佛病势沉重。十分难过。佛对阿难等说:“别难过。信任自己。紧握真理明灯。在真理中求解脱。”阿难三次请佛住世。佛回答:“万法自性乃归于寂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着自然法性而归于寂灭。”阿难陀和阿那律、罗睺罗等不禁流泪!于是。众弟子公推阿难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1.佛陀在世时。我们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后。我们依谁为师?2.佛陀在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后。我们依谁安住?3.佛陀在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4.佛陀在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安住。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回答说:我答复你们四个问题。你们好好记住:

1.我涅槃后。应依戒律为师;2.我涅槃后。应依四念处安住(四念处。又称四念、四观。佛不在世时。众生依什么行道?佛教育我们依

佛学常识13

照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又名四念住)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法念处——观法无我。3.我涅槃后。恶性比丘。应默摈(不与之往来谈话)置之。4.我涅槃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

阿难和众弟子在佛陀身边默默流泪。佛像慈母般的安慰他们说:“你们不要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依

佛学常识大全500条

照去实修实行。就是我的法身永远在人间了!”又说:“一切众生均有佛性。皆当做佛;断善根的阐提也可成佛。”在这年五月月圆之日。从容安静的涅槃了。这就是佛陀为我们示现的善逝。之后。拘尸那拉国国王和佛陀弟子们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佛陀举行了火葬。佛的舍利由八国国王请去建塔供养。这种舍利塔。一直到现在。还留在人间。而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远为人们仰慕与崇拜。

「释迦牟尼」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
「释迦牟尼」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9/187807.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觉悟者;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73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