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禅定」万古长空安祥恒在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8 05: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禅定」万古长空安祥恒在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定」万古长空安祥恒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万古长空安祥恒在

印心就是见性。所见的本心自性。可以从《楞伽经》或《金刚经》等得到证明;也可以将所悟印证经文。了然明白圣教不是文字游戏。是可以觉察的心地变化。

很多人说见性是坐到一念不生;看到空。将自己与自然融合……。请问:那是符合《金

佛学常识大全100例

刚经》、《楞伽经》的那句?或是符合那部经典的圣教?宗不离教。没有经典的印证。岂非十足的外道?

见性依般若经典即是呈露了摩诃般若波罗蜜。般若就在你的心头。你的心头上就是一座灵山。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多么亲切可爱。那里是一念不生呢?二祖向初祖说的不断灭。也不是一念不生啊!张拙居士悟道偈:「一念不生全体现」。大家只注意到「一念不生」的白色地带。其实要明明白白那个「全体现」。这才能「光明寂照遍河沙」啊!《金刚经》明明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实相就是「信心清净」心。

禅宗的禅定和一般讲的禅定不同。教内有人讲四禅八定。那是共外道。婆罗门教最擅长了。何劳禅宗?有人以为是九次第定。密宗有这种习定的方法。显教也有止观双运。但那都不是禅宗。《坛经》明明白白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又说:「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慧等学。一体非二。有些人偏爱戒定慧三无漏学。必须先定后慧。定而能慧。所以不免又落入一般的四禅八定;有人说悟后见道。要再学四禅八定。学神通变化。别树一帜。绝非禅宗的禅定。辜负了般若的恩宠。

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前期的楞伽印心。着重在「自觉观察」及「自觉圣智」。这可以从初祖对二祖慧可祖师的启迪过程中表现出来。初祖要付法予二祖。问他在「外息诸缘。内心无喘」中是否「断灭」?二祖回以不断灭。初祖才印可而付法。

六祖以后着重在金刚印心。祖师对弟子的启迪是单刀直入的。如挥一把金刚王宝剑。在刀光剑影中将弟子壅塞的心垢斩断。当面呈露「本来面

佛学常识的书籍

目」。

有人会以为楞伽印心和金刚印心为二种禅法。这不是把禅分为两种了吗?难道世尊甚深微妙法有两种吗?当然不是。达摩初祖传禅的时候。起始于南北朝。到隋朝、唐朝初期。佛法非常昌盛。例如: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论」、嘉祥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智者大师被誉称东方如来、玄奘大师更高举唯识学。成立了法相宗。在在显示了佛教与儒道交融所产生的百花齐放。论义空前繁盛。达摩祖师化繁为简。又辟「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就好像在繁花似锦的花园里点燃了一束烟火。华光四射。别有风采。

楞伽印心是自觉圣智。完全在心地上用心。主题是不二。消除相对概念而入不二法门。仍然有些从教入宗的影子。金刚印心直接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宝筏。一超直入如来境。然而悟后起修。还得回归楞伽的「自觉观察」与「自觉圣智」。没有一悟即至佛地的。这里要清楚。安祥禅源于祖师禅。所以先师耕云老师对弟子家慧说:「我们的安祥禅。重视内心的安祥。其中心要求就是《六祖坛经》讲的无念、无相、无住。也就是从离执禅定──对外的不着相认同;对内的唯求自觉、离妄想的心态。透过这种不断纠正机械惯性。达到真独立、真自由的生命状态。这种跟种种其它法门是迥异的。」

他又对某弟子说:「佛法的第一课辄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倘不知尊重赞美『我』。则必不能『独』;若与万法为侣。便不得不活在二元世界。则自他宛然。物我相对。『不二法门』云乎哉?苟能『如』其本『来』。欲不独尊得乎?此事唯证乃知难可测。入我门来乃知端的耳。」

既然

佛教佛学常识上下卡片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岂有自他之别。法非法之分。故当下即为禅定了。安祥禅将禅定分为三:离执禅定、去执禅

佛学入门常识问答

定与无执禅定。是一种进程。并非阶段。

离执禅定即永嘉大师所证的「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盘路」。走在大街小巷上。彷佛一人独行。不感染到周遭人事的纷扰。照体独立。正是十字街头好修行。这种心态的初期现象是「唯觉无身」。心无罣碍。没有这种心态。允称「解悟」而已。

有了离执禅定进而踏入去执禅定。去

皈依佛学常识

执禅定的原则即是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要在离执禅定中自然引发各种偏执个性的原因。发露忏悔。发誓永断无明。才能步上无执禅定。

去执禅定之反省忏悔。才是真正步入菩提道。粗的无明容易发现。容易革除。细的无明就很难发现。所以必需在禅定中发现藏识中累积的无始无明或俱生无明。也唯有清除掉藏识的尘埃。本心光明的灯蕊才能绽放。永享无执禅定。绝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灵改造工程。此时。任何他或它的念头出现。都是心中贼。识得不为冤。

弟子显政就其心境报告:「有一次放松在椅子上调息。突然有一股强有力的喜悦之流涌向内在。那种喜悦使我的呼吸作机械式的规律性律动。当下的一切思想、妄念、色相、声音都停顿了。除了极宁静与调和外。只剩两种感受:极清醒又自在的『觉』与支持我活着的力量;此时。我很认定感觉到『我就是觉』。其它的什么也不是。祂一直存在着。从来既不来也未曾来。纯洁的、满足的、恒持的。祂超越了时空、因果、生灭……等相对。」

师父随即叮咛他:「此就禅宗而言。只是离执禅定初阶。须是语默动静。待人接物时。皆能保持此心态。乃名离执禅定。」

师父又强调:「若不透过至专反省往非。至诚发露忏悔。则业境现前。仍难做主。」这也是我们安祥禅的特色。任何的觉受固然可贵。然而要做主中主。则非透过反省忏悔。扫除心境余垢不可;否则藏识种子遇缘成熟。不免借末那识去兴风作浪了。

什么才是呢?

某弟子写了一偈呈师:「文华殿上观春晓。东方虚空旭日照。光明现出退暗潮。性门开处觉知皓」。先师手舞脚蹈。予以认可。后来他呈上一偈:「佛法本无法。无法含万法。无相无一切。无相化诸相;灵觉光明相。觉明光无量。真佛自性觉。如来真实相。若求诸法相。外道作此想。离佛无量劫。成道梦一场」。绽露了「后得智」的光芒。

谨以此篇报诸方关心禅道的朋友。也让有志于安祥禅进修的有缘人把手共行。安祥禅没有什么义理、法义之辩。但心灵必定净化。身心必有不凡的改变。是在血肉中生根的金刚大法。「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只论作略。不论神通。曷兴乎来?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0/195810.html

以上是关于「禅定」万古长空安祥恒在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定」万古长空安祥恒在;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69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