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菩提心」发菩提心,能毁极重罪。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8 03:1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菩提心」发菩提心,能毁极重罪。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菩提心」发菩提心,能毁极重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发菩提心,能毁极重罪。

《入菩萨行论》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大般涅槃经》尔时世尊赞阿阇世王。善哉善哉。若有人能发菩提心。当知是人则为庄严诸佛大众。大王。汝昔已于毗婆尸佛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从是已来至我出世。于其中间未曾堕于地狱受苦。大王当知。菩提之心乃有如是无量果报。大王。从今已往常当勤修菩提之心。何以故。从是因缘当得消灭无量恶故。尔时阿阇世王。及摩伽陀举国人民从座而起绕佛三匝辞退还宫。

...佛言。大

佛学常识100问

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坏众生恶心。世尊。若我审能破坏众生诸恶心者。使我常在阿鼻地狱。无量劫中为诸众生受大苦恼不以为苦。尔时摩伽陀国无量人民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如是等无量人民发大心故。阿阇世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王及夫人后宫婇女悉皆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阿阇世王语耆婆言。耆婆。我今未死已得天身舍于短命而得长命。舍无常身而得常身。令诸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天身长命常身。即是一切诸佛弟子。说是语已即以种种宝幢幡盖香花璎珞微妙伎乐而供养佛。

----(阿阇世王曾造无间业。先是忏悔然后发菩提心。重罪得微薄。)

佛经论著依据: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利益!

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优婆塞戒经》

复次。若无大心。虽复终身持戒。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譬如软夫为将。虽复持兵终身。智勇不足。卒无功名;若如英雄奋发。祸乱立定。一日之勋。功盖天下。(注:大心者。即菩提心也!)-----------《大智度论》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华严经》

若欲摄取一切福德。当发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若天若人所有福德。皆悉摄在发菩提心中。---------《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若天若人所有福德。皆悉摄在发菩提心中!

尔时世尊告千世界主那罗延。菩萨。那罗延。无有菩萨发于无上正真道心而不随是集一切福德三昧者。何以故。一切福德无有不入初发心中。那罗延。犹如江河一切诸流无有不入大海中者。如是那罗延。所有福德若施戒修。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若天若人所有福德。皆悉摄在发菩提心中。是故那

佛学常识知识大全

罗延。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集一切诸福德者。当发无上正真道心。那罗延。犹如宝山。所谓须弥。目真邻陀摩诃目真邻陀。轮围山大轮围山。及诸余山药木丛林。村邑聚落大小诸城。阎浮提弗婆提瞿耶尼郁单越。诸四天下。及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日月星宿若日月蚀。一切皆摄三千大千世界之内。乃至百亿四天下皆悉在中。

如是那罗延。所有一切诸凡夫福。若学人福无学人福。若菩萨福若如来福。一切皆摄在于菩萨初发心中。是故那罗延。若欲摄取一切福德。当发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罗延。若四天下一切众生。悉具转轮大王福德。若有初发大乘道心。福德智慧殊胜于彼。弥勒菩萨偈: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大方便佛报恩经》世尊于宿世中。曾堕地狱。因发菩提心。速

佛学的一些常识

升天界(菩提心灭罪殊胜)我于尔时堕在火车地狱中。共两人并挽火车。牛头阿傍在车上坐。缄脣切齿。张目吹火。口眼耳鼻烟炎俱起。身体殊大。臂脚盘结。其色赤黑。手执铁

佛学常识考试答题

杖随而鞭之。我时苦痛努力挽车。力励前进。时我徒伴劣弱少力。劣弱在后。是时牛头阿傍以铁叉刺腹。铁杖鞭背。血出沐浴随体而流。其人苦痛高声大唤苦痛难忍。或称父母。或称妻子。虽作如是唱唤无益于己。我时见是受大苦恼心生哀愍。因慈心生故发菩提心。为此众罪人故。劝请牛头阿傍。此罪人者甚可怜愍。小复加哀垂慈怜愍。牛头阿傍闻已心生瞋恚。寻以铁叉前刺我颈。寻时命终。即得脱于火车地狱百劫中罪。我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即脱火车地狱之罪。

(故此可知,发菩提心是灭罪最迅速之法)

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无上菩提之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盖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提之根本。

《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寂天菩萨所造《入菩萨行论》中解释菩提心需要两个条件。一者缘众生。即利益的对象为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众生。二者缘佛果。即不仅要令一切众生获得暂时的快乐。最终要令众生成就佛果而获得究竟的安乐。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发愿利益众生令众生成佛为愿菩提心。发心者即称之为菩萨。发心后用实际行动。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恒常利益众生即为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

痰多的原因佛学常识

髓。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216486.html

以上是关于「菩提心」发菩提心,能毁极重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菩提心」发菩提心,能毁极重罪。;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58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