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舍利究竟是什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舍利究竟是什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舍利究竟是什么?
(一)舍利究竟是什么?
“舍利”在一般人看来颇具神秘或神圣性的意义。从古至今。通常人的遗体焚化后。只会剩下骨灰一堆。但佛门的高僧大德却能留下形色、数量各异的舍利。因此。舍利常被视为僧尼们修行成就的表征。高僧大德迁化后留下舍利。往往更能增强信众对佛教及对修行人的恭敬信仰。
舍利究竟是什么?教界、学界至仍无定论。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凡情所能测度的。曾有人进行所谓科学研究。说舍利是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出家人常年茹素。多吃豆制品。多饮山泉水等。因钙质沉淀。积聚而产生的。又有些外道。认为舍利就是他们在色身妄心上做文章。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由精﹑气﹑神所炼成的“丹”。这些说法都是“无稽之谈”;殊不知道。其实佛教的“舍利”有种种不可思议之处。而且舍利也不只是身体内的产物。
“舍利”是梵语Saria的音译。也有译作“设利罗”、“室利罗”的。意思是“身骨”。也曰“灵骨”或“坚子”。但这只是就大部份舍利是来自人的身体而言。因为舍利大多从人的遗体焚化而得。最早的。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示寂后。焚身化作八斛四斗舍利。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佛陀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子。还有其他的身体、牙齿、毛发等等。也称为舍利。后来又加以扩演。凡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齿遗骸。也称为舍利。因此。舍利又称为“身骨”。
不过。但也有不是身骨的舍利。如宋朝时。吕元益居士刻《龙舒净土文》。刻至《祝愿篇》时。版中迸出舍利。共有三次。古代还有善女人绣经。针下有碍。发现有舍利。以及念佛或念经时。从口中得到舍利等等不可思议的事迹。还有高僧在洗澡时。弟子为其揩背。出现舍利。雪岩钦禅师剃头时。头发变成一串舍利。更不可思议的是。宋朝长庆闲禅师圆寂焚化时。正刮大风。大风将烟一直吹出四十里外。凡烟所到之处。屋上、树上﹑草上都有舍利。收集起来共有四石之多。这岂是现代科学或外道所能臆测或解释的?
这种非身骨的舍利。不但古人能获得。就是现代人也有很多不同的例子。如燃灯供佛。心诚至极。会感应道交。在灯花中得到舍利。这就是佛教中称为“灯花报喜”的现象。例如。印光大师的皈依弟子杨佩之(慧潜)居士就曾在灯花上得到舍利。1947年。苏州灵岩山寺印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印公亲书静公讲义》。恰逢大势至菩萨圣诞日。灯降舍利。在灯盘中发现一颗较大的舍利。精莹洁白。若水晶珠一般。这种“灯降舍利”的现象。平时也有发生。从四月至七月份。共在灯盘中得到四大、五小共九颗舍利(见该书了然法师《刊书因缘感应记》)。据印光大师所说。这是因为“精诚之极。佛慈加被。为之示现者。”(《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覆杨佩文居士书》)由此可见。舍利的功德。不是凡情所能妄测的。
通常。舍利主要是指高僧们荼毗后烧出的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坚固如金刚。闪闪发光。形态各异。有舍利珠、舍利花、舍利块、牙齿舍利等。色彩也不一。常称为“五色舍利”。例如近年圆寂的中国佛教协会理事﹑
所以。我们一般所说的舍利。单指生身舍利而言。舍利到底是什么。固然不是凡情所能测度。但舍利的作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众生既信服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命身。”
(二)供养﹑瞻礼舍利出现种种不可思议之现象
由此可知。佛陀和高僧大德们留下之舍利。能令众生产生企慕与渴仰、信服佛法之心。佛本来无生灭。之所以灭度而不久住于世。乃是一种方便示现;留下舍利。让众生建塔供养。目的无非为令众生恭敬之心。如经上所说:“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乃至“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由此而勇猛精进地修行。如果我们至诚恭敬供养佛的舍利。自然会感应道交。感佛现身。古今均有许多事例可以证明。如《法华经》中。佛自言:“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并劝“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隋朝时。天台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忽入定中。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慧思大师印证:“非汝莫识。非我莫证。”此事可为证明。
由前人的例证。可知供养﹑瞻礼舍利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举了一个例子:隋文帝未作皇帝前。有一位印度僧人送给他几粒舍利。等他登基做皇帝后。发现舍利
不过。舍利的产生。实是修行人的道力所成。这是确定无疑的。印光大师云:“舍利。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此殆心与道合、心与佛合之表相耳。”所以。勤修戒定慧的修行人在圆寂荼毗后。往往能在骨灰中筛出许多舍利。至于道力精深的高僧。他们的舍利。还会表现出种种神异现象。如印光大师生西百日后荼毗之时。烟白如雪。并现五色光。火后“检
而更奇异的是。无锡袁德常居士。因来迟了。所有舍利都被分别取去。只剩骨灰。失望之余便至诚恳求。结果于灰中得舍利三颗。欢喜不已;他将这三颗舍利。与少量骨灰一起包好。无比恭敬、小心翼翼。带回无锡;当打开让大家一同观看的时候。竟然发现有五色舍利无数。无限惊喜与感恩。(《印光大师言行录.大师史传》)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1986年2月13日示寂。荼毗后所遗下的舍利。也有种种神异的现象。老和尚火化后。共捡得较大的舍利子100余颗。较小的舍利。被在家弟子捡拾一空。一位迟来的信徒。在火化炉前跪求一夜。天明时竟然在膝头上找到一颗不小的舍利子。有一位信徒。在家供奉了广钦老和尚的一撮骨灰。结果一次又一次发现了舍利子。有一位老太太。年老眼花。无法在骨灰中寻觅微小的舍利子。立即跪求老师父慈悲。结果磕了三次头。就连得三颗。还有一个姓张的老翁。是广钦老和尚的在家弟子。当他从台北赶到台南妙通寺火化场后。火化炉中舍利子早被先来的信徒捡完。他悲从中来。哭到火化炉前。抓起两把炉灰。用手帕包起。乘车回台北。一路上默念“阿弥陀佛”不止。抵家后。他将炉灰置于漆盘中。出现三十余颗晶莹透彻舍利子。确实是不可思议。
(三)舍利、塔与佛教的关系
由于舍利产生的种种灵异感应与现象。因此在佛教中。舍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物。尤其是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更是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对象。所谓“见舍利犹如见佛真身”。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和恭敬。信徒们都争相领取舍利供奉;为了保存舍利。就必须有庄严的建筑物以安奉。于是“塔”便产生了。前面说到。释尊圆寂、灭度后。当时笃信佛教的八位国王。将所分得的释尊舍利子与遗骨、所持品、头发等遗物。建塔“窣堵波”(stupa)以供奉。从此以后。“窣堵波”(stupa)(舍利塔、佛塔的前身)即成为佛教圣物的代名词。
释尊圆寂、灭度之后的三百年前后。佛教当中的“法藏部”正值兴盛时期。并倡导供奉舍利塔、佛塔的殊胜功德。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九》记载。笃信佛教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更在全国建造八万四千座窣堵波(stupa)。以纪念释尊的圣迹;并将舍利分送全印度各地。由此不难看出。当时“窣堵波”(stupa)的重要程度。以及崇高地位。而白马寺佛塔。则是中国最早的佛塔。
其中。中国式“佛塔”、“舍利塔”。其组织架构。大致上可以分为塔剎、塔身、基座。以及地宫等四大部份。地宫的用途。是作为埋藏佛经、佛骨。以及高僧大德的舍利子等神圣物品。
自古相传。状似佛钵。圆冢的基座。乃是释迦牟尼佛升座垂下的袈裟。历史悠久。窣堵波(stupa)经常被视为佛教最高境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22254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舍利究竟是什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舍利究竟是什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