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悲」的三种含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悲」的三种含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悲」的三种含义
「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是梵语。「释迦」翻译成中文就叫「能仁」。怎么叫能仁呢?
一、爱见悲。爱。就是这种情爱的爱;见。就是看见了的这个见;悲。就是悲愍。这是什么人所具有的?这是一般凡夫所具有的;也就是一种同情的心。又叫爱见同情。
怎么叫爱见悲呢?因为我们人类。和你近的。你就爱他。就怜愍他;和你远的。你就不爱他。不怜愍他。所谓亲。如果有什么困苦、艰难。你可以帮助他;你这个亲戚朋友和你最好的朋友。你都可以帮助他。看见他有痛苦。你会尽你的力量去帮助他。这都叫爱见悲。可是和你远的呢?没有什么相干的人呢。你就见到他受苦。你也不管他。为什么呢?你对他没有一种爱心。有这爱心。你才能有你这
还有。和你同类的。你就有这种爱见悲;不同类的呢。你就没有这种爱见悲了。好象对一切的畜生。牛呀、猪呀、鸡呀、
二、法缘悲。法是佛法的法。缘是十二因缘的缘。这是属于二乘的。二乘人。就不单有这个爱见悲。而且还有法缘悲。二乘人。他观一切的法都是从因缘生。但是「因缘无性。当体即空」。因缘它自己没有自性。所以当体即空。他就观这个法缘悲。所以他教化众生。而不着教化众生这个相。认为一切都是空的。这是二乘人有法缘悲。
三、同体悲。那么菩萨、佛的悲又不同了。菩萨和佛这种悲。就
那么释迦牟尼佛这个能仁。就具足这三种的意思。要是往宽广了说。那是无量无边。这意思是很多很多的。释迦牟尼佛的这个「释迦」
「牟尼」是佛的一个名字。这也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寂默」。寂是寂然不动;默是口不言。不单口不言。心也不思。这种境界就是不可思议的一种境界。所以释迦牟尼佛虽然说法。但说而未说;虽然未说。可是未说而说。那么「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叫寂默。寂然不动。虽然不动。但是感而遂通;虽然感而遂通。可是常常寂默。这是释迦牟尼一个特别的名字。只有这一位佛叫这个名字。其它的佛就都不叫这么一个名字。所以「释迦牟尼」这四个字是别名。「佛」是个通名。每一位佛都叫「佛」。这是一个通称。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22319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悲」的三种含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悲」的三种含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