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神奇咒语之:功德宝山礼品神咒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神奇咒语之:功德宝山礼品神咒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神奇咒语之:功德宝山礼品神咒
功德宝山神咒原文: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唵。悉帝护噜噜。悉都噜。只利波。吉利婆。
悉达哩。布噜哩。娑嚩诃
功德宝山神咒注音:
ná mó fó tuó yě。ná mó dá mó yě。ná mó sēng qié yě。
ōng。xī dì hù lǔ lǔ。xī dū lǔ。zhǐ lì bō。jí lì pó。
xī dá lǐ。bù lǔ lǐ。suo wā hà。
发音注解:
噜:古读(lǔ鲁)。今读(lū撸)。
都:此处读(dū督)。
娑嚩诃:“嚩”读(wā)。有的书也写作“司哇哈”。在《佛学大辞典》中:“嚩。又作婆”。婆、嚩、缚、皤。四字互相通用。娑婆诃。也译作“莎缚诃”、“娑嚩诃”、“馺皤诃”。
若人诵此咒一遍。就算此人背负全世界的罪业。也能消除。不入地狱。
海涛法师:《神奇的咒语》之《功德宝山礼品神咒》的不可思议的功德
念此咒之功德。犹如堆积宝贝如同高山一般。若人诵此咒一遍。就算此人背负全世界的罪业。也能消除。不入地狱。
大集经云。若人诵此咒一遍。如礼大佛名经四万五千四百遍。又如转大藏经六十万五千四百遍。底下一段。造罪过十刹土。入阿鼻地狱。命终决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见阿弥陀佛。上品上升。这段内容不是很长。但是包含的内容很多。功德宝山神咒。如果我们诵持的话
大集经上就给我们讲到了。若人诵此咒一遍。诵功德宝山神咒一遍。就如同礼。大佛名经四万五千四百遍。这个大佛名经是一部经典。这里面是有很多佛的名字。如果我们礼拜这部经典。就如同礼拜。经典上所列举的一切佛的名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诵此咒一遍。就如同。顶礼大藏经四万五千四百遍。从事相上看。四万五千四百遍。至少至少。要四万五千四百个头啊。是那意思吧。礼佛也好。拜经也好。四万五千四百遍。从事相上看。那就是四万五千四百个头。并且是礼的大佛名经。或者是礼的大藏经。大家知道礼佛也好拜经也好。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如果有人诵。这个功德宝山神咒一遍。他的功德就等同于。礼拜大藏经四万五千四百遍。这是大集经上说的。佛说的。这不是人打的比喻啊。这是佛说的。
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点。我们一般念佛的人。或者我给一个普通的念佛的人去助念。不要轻易说。我助念的那一个啊上品上升了啊。吓人啊!观无量寿佛经当中的上品上升是出家人。观无量寿佛经当中啊。你们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有一个佛弟子。有一个佛弟子。很精进经常念佛。也很发心。叫了很多人来他家念佛。念佛念佛念佛。那一天***病了。然后他就说。第一次吗不知道。他就说我妈自知时至了。从明天开始我们给她助念。因为他是个领导吗。大家都来诵持。念啊念啊念。嗯***又活过来了。也不知道是算错日子了。还是阿弥陀佛改变日期了。***又活过来了。从那一听。不好不能再说“自知时至”。因为***没有说“自知时至”。他自己这样说的。活过来就活过来吧。又活了八个月。这次是真的要走了。要走了不说自知时至了。就这样吧。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在那念。最后***走了。走了还是有瑞祥的。只要你念就有瑞祥。这个是不能否认的。不过吗。有一点点。因为是大冬天吗。***的右胳膊肘有点硬。有点硬也是八十岁以后了。有点硬也是正常。其他都软。也是有瑞祥。那么穿衣服怎么办?他的一个徒弟就拿着热毛巾。热毛巾捂了捂。捂了捂以后。得穿衣服啊。衣服不能穿坏了。穿坏了不吉利。就开始穿那个棉衣。反正有点硬吧。最后两个人一使劲。就听的“嘎巴”。嘎巴就穿上了。这是真事啊。嘎巴就穿上了。穿上以后啊。就开始中间发丧完事了。完事以后。他又开始宣传了。我妈通过我助念上品上升了。也不知道是他吗告诉他的。还是他到那边看了一下。他就说上品上升了。结果就宣传宣传。很多佛弟子一看。上品上升就这样。然后很多佛弟子就上寺院了。就说说***上品上升了。我一了解情况。一问当时那个情况。我就悄悄的给他捎了个信。你悄悄的跟你老师说一下。不要再说***上品上升了。如果上品上升还得嘎巴一下。那中品和下品得。这东西的拿斧头劈开。是不那意思。
在这里经文上讲了:你念功德宝山神咒的话。命终决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见阿弥陀佛上品上升。这就是功德宝山神咒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一定要相信。包括我们念阿弥陀佛求往生。也一定能往生。一定能往生。但是。什么是上品什么是中品什么是下品。他是有要求有条件的。到中下品到下品的时候。世间恶人做了很多恶事。临终的时候。一念惭愧心一念善心升起了。一念求生西方的心升起了。得遇善知识为他开示了包括助念。也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那是下品。
虽然说有些造业的人也能往生。但是上品和下品差别是极大的。在这里简单的开示一点。如果是上品上升。这个人的灵识。自见。就是自己看到自己。坐到阿弥陀佛的金色莲台上。然后弹指顷。很短的时间。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到那里以后。一听到妙音宝树。“演唱妙法”。这个妙用啊风一吹。那个树啊七宝行树啊。“演唱妙法”。马上不退转菩萨了。他马上证得不退地。不退转菩萨了。这是上品上升。就是保证成就了。下品下生呢?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是十二大劫花还不开。十二大劫以后花才开。十二大劫是多长时间知道不?用人世间时间长短来计算。十二大劫相当我们人间的。一百六十一。后面是什么?亿万年。一百六十一亿万年。这是下品下生。一百六十一亿万年以后。花才开。花开以后见得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当时还没见阿弥陀佛。那么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他讲述除灭罪法。先消业。明白吗?自己的孩子掉到地上了。你把它拿起来。先把他放到洗澡盆里先洗啊。洗完了以后再包起来。懂不懂就这个意思?罪障重的。没有罪过罪障不重的话。他不是是下品下生。但是万幸的还是能够往生。
在这里念功德宝山神咒。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见阿弥陀佛上品上升!在这里没有给咱们讲是什么身份。不管是谁。只要念只要如法。处处如法。最终的结果是圆满的。就这个含义。这是第三功德宝山神咒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
功德宝山神咒原文: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唵。悉帝护噜噜。悉都噜。只利波。吉利婆。
悉达哩。布噜哩。娑嚩诃
功德宝山神咒注音:
ná mó fó tuó yě。ná mó dá mó yě。ná mó sēng qié yě。
ōng。xī dì hù lǔ lǔ。xī dū lǔ。zhǐ lì bō。jí lì pó。
xī dá lǐ。bù lǔ lǐ。suo wā hà。
发音注解:
噜:古读(lǔ鲁)。今读(lū撸)。
都:此处读(dū督)。
娑嚩诃:“嚩”读(wā)。有的书也写作“司哇哈”。在《佛学大辞典》中:“嚩。又作婆”。婆、嚩、缚、皤。四字互相通用。娑婆诃。也译作“莎缚诃”、“娑嚩诃”、“馺皤诃”。
功德宝山神咒功德 慈云寺---会本法师:
念此咒之功德。犹如堆积宝贝如同高山一般。我们学佛就是希望能圆满一切功德。何谓功德?一般做了很多善事。修了很多法门。如礼佛、诵经、持咒等。这都是功德吗?当然也算是。但真正功德是什么?根据六祖慧能大师云:真正由内心所产生的功德是在法身。而非外在的修福报。
看到人家做功德修福报时。我们会祝福功德无量。事实上。这算是植福。但只有大福报也成不了佛。因为福慧要双修。现在的人很有福报。却少于继续修福。目前之福乃过去所培植。这辈子享尽了。将来还是受苦。
目前的出家人和在家人都很少在修福。认为自己福报很大。可福报应不断地培养。佛陀说福是不嫌多的。在成佛后仍继续修福。成佛后曾由四大天王来供养。每位用一个钵盛着天厨妙供来供养世尊。其实可以不必外出托钵的。但为了让众生种福田。所以佛陀亲自带队去托钵。这也是一种修行法门。可修福又可让众生种福田。福慧双修两具足。
六祖慧能大师说。功德是由心性所产生。见自己本性曰功、自性能存平等心曰德。即能明心见性就是功。对待众生平等就是德。因此必须认真修行。努力达到明心见性。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如此才有功德。六祖大师再进一步解释。念念之中无执着是功。时时看自己的本性真实妙用是德。意即我们自己时时刻刻不去执着就是功。能显示出真实的妙用是德。对别人起恭敬心是功。外相所做的一切合乎道理是德。
内心恒常对别人存着恭敬谦虚。不违背真理行事。便是功德。六祖曰:要恭敬他人、要反省自己。对别人生恭敬心而且很谦虚。是对治众生贡高我慢心。六祖认为此即是功。外面所做一切合乎道理是为德。这点要特别小心。在佛门做功德修福报很容易。要造过失也很快。因所做所为要合乎道理。并非自己高兴就可以。佛教徒的行为举止如何不影响他人?喜爱诵经却吵到别人。让人起烦恼。这还能是真功德吗?有道是: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干扰到他人是有损阴德。造了过失啊。而非真修行。
慧能大师所解的功德。是相当生活化的。与人共事要随众。不可标新立异。佛法是圆融的。是为了利益众生的。如无法积极的利益一切众生。至少也不应该伤害恼怒众生。
佛陀当时的制度。除了个人的「戒」之外。还有团体的「律」。在团体生活中。比方说在讲堂内听经。就无个人自由。何谓个人自由?就好比我在台上讲经。而你却将脚放在桌上。这是不可以的。因为有碍观瞻。也影响到其他人听经的权利;或者恣意随处走动。到处与人攀谈聊天。这种种行为都损害到其他人。让人起反感。不合乎道理就是无德。这么一来「功」就保不住了。消损福报。一失去觉察。便成了反效果。所以应当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寺院的早晚课。除了特殊情况外。比如说生病等。否则不得任意不上殿。不能藉口说不参加早晚课。自个儿礼佛。这样总可以了吧?不行。自己想要用功。须利用课诵完闲暇时才去拜。须遵守僧团共同的作息。不得影响常住公事。只能私底下找时间用功。团体中安排的大殿功课是公家的。自己的部份是私人的。不应当用公家时间在房间自己拜。这在佛陀时代是违反了团体的律制。
寺院为何吃饭要打板?为什么有个共同的生活作息?除非特殊情况。不然都得按照规矩来用餐。为什么要起板集众做早课?这都是团体生活的一种号令。有个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矩。抛下个人的我执我慢。顺应大众。一方面能避免个人懈怠懒惰。也让整个僧团和合有秩序。这亦是修行的一部分。
佛教徒处于世俗生活中。在公司上班也不该标榜自
真正的功德是自己随时随地。不忘却本然清净的自性。即是六祖说的时刻不起分别心。讲到功德的确不简单。所以本咒称作「功德宝山」。要将功德堆积的如同宝山一般。换句话说。要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来庄严清净法身。那么就该持诵此咒。有了清净功德来严饰法身。报身也就光明照耀。恍若一座亮闪闪的金山。今生的果报身如何。好不好看。庄不庄严。与法身有直接关系。法身庄严。报身也就一定庄严。
今世的所有果报大多都是前生而来。端看你前世造了多少善恶业。这是有直接的相关连。欲要果报体如同金山一般的照耀光明。就应该当下努力培养福德智慧。法身是要用功德来庄严。是故此咒即在于庄严法身。而报身也将随之庄严。如同宝山一般。亦相应于六祖慧能大师的解释:功德由心性而来。
欲庄严法身。需无量功德。培养善因缘。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特殊性。自己的与众不同。做些害人害己的事。须知功德乃由心性中得。藉着升华自己的心灵。功德自然自心内证。这是六祖所说的道理。
《圆因往生集》里提到。念诵此咒一遍。等于礼拜四万五千四百遍的《大佛名经》。这部经典中都是殊胜的佛号。天天持诵此咒。也等于读了大藏经六十万五千四百遍。所以此咒功德犹如宝山那样高大。不可思议。
另外还提到。如果所造之罪业。超过十个世界。如恒河尘沙般那么多。到临终之际。本该堕落至阿鼻地狱的。因着行人虔诚的持诵此咒。临命终时绝对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必定会来接引你的。可见此咒的功德多么广大。因此称作《功德宝山神咒》。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3/22629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神奇咒语之:功德宝山礼品神咒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神奇咒语之:功德宝山礼品神咒;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