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做官的因果,富有的因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做官的因果,富有的因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做官的因果,富有的因果
有个人从小不抵触顶撞父母,父母打骂,一句话的抵触都从来没有,打也不动不跑.因为这个孝顺,他做了大官。 但是他因为父母有足够的退休工资,就不供养父母,结果他虽然做了大官,这辈子都没有多少财富,远不如一个普通的开店人富有。 佛陀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点,也能够获福无量。即使是少许作了一些不孝顺的事情。也会获罪无量。 一个人不抵触父母,他的骨骼就长出山岳河川的相来,做官就成必然了。 一个人财物供养父母,他的面色就生出和合回旋的财气,财气就丰隆。
你要向其他方法里求工作顺利,办不到这么好的。
毕恭毕敬对父母。这是增长官禄最快的。没有比这更快的。你尊长。那自然你也要成为长。受人尊;供养父母。则是增长资财最快的。说句大家不爱听的话。不管一个人怎样说自己的心地孝顺。一个人不供养父母。他这个穷字非常大的写在脸上。所以。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一念孝顺。一念孝顺之后还有一句是:些许微物供养父母。你不能光有一念孝顺。念完就没有供养的下文啊。 平时多少都要拿出财物供养父母。不要抱那么紧。不要找借口说老婆孩子房子需要钱。你这个样子。以后你老了。你孩子一样不会供养你。连借口都和你一样。这叫:父形子肖。
佛说父母恩德
很多人对于佛教徒出家离欲十分不理解。而且认为佛教对于父母不敬。现在的社会对于孝的概念也逐渐在淡薄。那么佛教徒对于父母应该是什么态度呢?释迦牟尼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就讲到父母恩。如下: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
我们知道对于供养有德之人的福报是很大的。这里佛列举了供养净行婆罗门。神仙。善友等等。但是这些福报功德加起来都要比孝顺之心差的远了。
【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
世尊讲为什么受母恩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母亲从怀胎十月开始。到生产。养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
如果因为儿女不孝顺。造成了父母含怨念的心理。开始对我们有了恨的心理。这就是我们堕地狱的因了。或者是转生恶鬼畜生。而这个果报是很快的。比世间的狂风还要快。无论是佛。金刚。天仙。都不能挽回。如果能依从父母。使其快乐。那么诸天卫护。福乐无穷。这样的人就是天人的种类。或者是菩萨转世。来利益父母。
【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佗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
母亲的恩情在怀胎之时便开始了。到我们长大。要吸吮多少母乳。要母亲百般照顾。不论你是俊俏是丑陋都是一样疼爱。这个恩情是很难报答完的。曾经有这样的女人。抱自己的孩子远行他国。在渡河的时候。河水暴涨。无法前进。由于因为不忍舍弃孩子。而母子溺水身亡。因为这份慈心。母亲死后往生!色究竟天做大梵天王。
【以是因缘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
母亲有十种功德。第一名大地。为孩子在母胎中做为依靠。喻为大地。第二名能生。经历种种苦难生下孩子。第三名能正。生下孩子后抚慰扶助。帮助孩子五根明慧。第四名养育。随着四时季节。养育哺乳。令其健壮。第五名智者。以种种方便令孩子知晓智慧。第六名庄严。以种种服饰打扮自己的孩子。第七名安隐。怀抱孩子。令其安眠。第八名教授。引导孩子做种种事情。行走、洗漱、进食。事无巨细均要引导。第九名教诫。教导其远离恶行。了解善恶。第十名与业。以家业遗留。
这是母亲十种恩德。
【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有父母在。如同日中正午。是最为富有的人。父母不在如同日没。黑夜降临。是为最贫穷的人。所以每一个人都该尽力孝养父母。这样的福德是和供佛一样的。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4/23817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做官的因果,富有的因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做官的因果,富有的因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