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眼与肉眼看世界的差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眼与肉眼看世界的差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眼与肉眼看世界的差别
佛教里有讲到五种不同的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顾名思义。就是我们众生的眼睛。我们的眼睛。虽然非常精密复杂。其实细细论来。确是有很多缺陷。我们的眼睛。只能看近。不能看远;只能看亮。不能看暗;只能看外。不能看内;只能看前。不能看后;只能看粗。不能看细;只能看物体。不能看精神;只能看三维。不能看多维;只能看现在。不能看过去未来。
天眼。就是天人的眼睛。天眼超过肉眼。不但在物质层面上。更在精神层面上。比如。天人能看到有限的过去和未来。等等。
慧眼。就是智慧的眼睛。什么是智慧的眼睛呢?佛教里有句话。叫“慧眼了真空”。也就是说能了解真空的意义。就有了慧眼了。得到慧眼的菩萨。在位次上就是十住以上的菩萨(别教)。或者七信以上的菩萨(圆教)。那么什么是真空呢?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回答的。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一字不说。也
法眼。就是观察诸法无有障碍的眼。什么是观察诸法无有障碍呢?这要从得到法眼需要破除的迷惑说起。前面说的慧眼是破除了见思惑所得到的智慧之眼。见思惑。用比较现代的话说就是自己在理性感性上错误的见解和执着。这里说的法眼是破除了尘沙惑所得到的观察诸法之眼。尘沙惑。就是众生种种的烦恼习气“如尘若沙”。千奇百怪。各个不同。破除尘沙惑。就需要了解并且能够解决众生种种的烦恼习气。所以说“法眼但观俗”。破除了尘沙惑得到法眼的菩萨。在位次上来说就是十行以上的菩萨(别教)。或者初住以上的菩萨(圆教)。(这里的佛法道理比较繁复。有兴趣的同修可以看静权法师的“天台宗纲要”)既然法眼是需要去了解并且解除众生的烦恼习气。就要求菩萨首先要以慈悲的心。以感同身受的理念去观察关心众生的烦恼习气。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通俗的讲。就是要真正把他人的伤痛当作自己的伤痛。把他人的烦恼当作自己的烦恼。才能真实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才能尽自己所能的去解决这些烦恼悲伤。所以法眼超过慧眼。因为有法眼的菩萨不但具有慧眼。能够断除自己的烦恼习气。因为慈悲的心。更能拥有法眼。帮助众生断除烦恼习气。
佛眼。就是佛的眼。也就是“至善圆满”的慧眼与法眼。菩萨虽然有慧眼或者法眼。但是都未曾究竟。只有佛。才拥有究竟圆满的慧眼与法眼。也就是说佛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与慈悲。
佛眼看世界。就是希望能用智慧和慈悲去看待世间的一切。现今世界。网络和媒体的发达。让我们不但有机会了解很多资讯事件。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我们发表自己的观念看法。可纵观现今网络媒体上充斥着的。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固执己见。不是哗众取宠。就是漠不关心。不是言不及义。就是胡搅蛮缠。有智慧的言论少之又少。有智慧又慈悲的言论。更加凤毛麟角。佛眼看世界。让世间少一分愚昧。多一分智慧;佛眼看世界。让世间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爱。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9/29226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眼与肉眼看世界的差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眼与肉眼看世界的差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