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6 05:2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

  普贤菩萨 是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是具足无量行愿、普现于一切佛刹的大乘圣者。与文殊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

  普贤菩萨 的法像一般为戴五佛冠金色身。右手持剑左手结施愿印。半跏趺坐于六牙白象之上 普贤菩萨像 普贤菩萨。梵名Samantabhadra 。或 Vis/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普贤为十大愿的愿王。十大愿王又称为普贤愿海。代表一切菩萨的行愿。所以菩萨发

无我反常识的佛学核心概念

心修行。又称为入普贤愿海。

  普贤菩萨十大愿望

  第一、礼敬诸佛

  第二、称赞如来

  第三、广修供养

  第四、忏悔业障

  第五、随喜

佛学常识什么是三宝

功德

  第六、请转法轮

  第七、请佛住世

  第八、常随佛学

  第九、恒顺众生

  第十、普皆回向

  【一者、礼敬诸佛 ; 有了恭敬心自然而然就有慈悲心、平等心】

  礼敬诸佛。即是所有的一切世间诸佛都要礼敬。弘扬佛法的善知识、色身菩萨、法身菩萨及一切贤圣僧。我们也要礼敬。以恭敬礼表示恭敬。不仅对佛菩萨恭敬。对任何人也都要恭敬。有了恭敬心就对治我慢。

  佛法教我们:对上要恭敬。对下要有慈悲心。对平辈要有诚心。忠诚、慈悲、平等心。都要由恭敬心开始。有了恭敬心。自然而然就有慈悲、平心。礼敬佛法僧三宝。是恭敬心的开始。养成了恭敬心。对人对事。自然也会有恭敬心。如此。我们的人格就会圆满。

  【二者、称赞如来】

  我们的嘴巴。很容易产生恶口、两舌、绮语、妄言四种过失。这些过失。使 得我们的口业不得清净。要想得口业清净。就必须称赞如来。如来。指法身如如不动。想要得到如来所有一切功德。必须以如来之心为根本。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达到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的境界。就与如来相应。这种如来指的是自受用。自己得到真实的受用。

  如来。包括因地如来、果地如来、法身如来、报身如来、化身如来。因地功德就是六波罗蜜。果地功德是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有了如来三身。才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因此无论是因地、果地或是法身、报身、化身。不管是什么功德。我们都要 赞叹。这样。才是真正的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 保持我们的意根清净 就是供养菩提心】

  以鲜花、灯烛、水果、医药、饮食、卧具、衣服、珍宝事事供养。或者建设其它宝宫殿、一切伽蓝乃至建道场、为佛像装金等种种庄严。这些都属事上供养。从事上来供养。事上供养的对象。不一定仅止果报上的佛。因地的菩萨、贤者、圣者、善知识。乃至天下一切众生。我们亦统统要供养。

  虽说物质与钱财等的供养。都有无量的福报、功德。但如果困供养时缺乏一 颗清净心、恭敬心。那就不能产生最大的果报。

  不知道事与理的供养。所得的福德。皆属于有限、生灭的。从理上来说。即使我们做了很大的福报。做了以后。不贡高、不我慢。还是有慈悲心、谦卑心、恭敬心。始终保持谦卑心、恭敬心。到最后。没有供养的钱财。没有能供养的自己。没有所供养的境界。即是契入了法身。

  平时还要时刻检讨反省。自己此刻有没有贪、嗔、痴、慢、疑的心?经常的 检讨反省。保持我们的意根清净。就是供养菩提心。如此。又能供养菩提心。又能契入如来的境界。这个供养。真正是无上供养。即是所谓的法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 知过能改 才是真忏悔】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失。有了过失就有业障。业。有定业、不定业两种。障。也有深与浅。有了业。就要去受。受。有一种是现在必须去受。有一种是可以受可以不受。另一种是这种业感未来的果报。也就是未来再受。

  不管现在受或未来才受。这种业。都是菩提、涅盘最大的障碍。我们都愿消三障诸烦恼。要如何才能消除业障呢?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忏悔!

  忏悔。要无时无地。不只是在法会。每一个空间与时间。乃至尽未来际。造了恶业就要改过。如此。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的忏悔。知过能改

佛学小常识2019

。才是真忏悔。

  【五者、随喜功德】

  当我们看到人家发心、做善事、受三皈五戒、受八关斋戒。或者是修善法、供养、礼拜、出钱出力等这些功德。我们都要随喜。随喜。就是跟进。假若。我没有钱财。也可以用嘴巴来赞叹啊!

  随喜功德有随喜功德的果报。譬如说。有些富贵人家。他的富贵是因过去修善集福得来的。所以。今生能享尽荣华富贵。所谓善得善报。他家里的佣人或工人呢?沾主人的光明。住的是高楼大厦。衣服、饮食也很好。走到哪里都有车子代步。虽然。这些不见得都是他自己的。是沾了主人的光。他自己过去虽没有做善事。却因嘴巴说了赞叹的话。所以。感得这些果报。

  【六者、请转法轮】

  请转法轮的目地 是要让正法流布在世间使每一个人都能听到佛法 因听到佛法而得到解脱】

  佛在世。我们要礼请佛说法。佛入涅盘了。我们要礼请大善知识说法。乃至于礼请声闻缘觉、得四禅八定的人、开悟的人、精通经教的人来说法。请转法*轮的目地是要让正法流布在世间。使其每一个人都能听到佛法。因听到佛法能得到解脱。

  在边拜边礼请时。要存:「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礼请一切诸佛转法*轮无有穷尽」的心念。且能「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轮有转、载、破的意思。我们的无明、烦恼与执者要用一念惭愧忏悔的心才能破除。能观的这一念智慧心要时时刻刻保持着身口意三业清净。随时提醒自己修六波罗蜜。保持正念。没有贪镇痴的心。保持这念心的清净。自己为自己转法轮。

  法轮。顾名思义一个是法、一个是轮。轮有摧毁义。用法来摧毁我们的我执。来辗破我们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把烦恼转过来。转识成智。

  这里所说的转法轮。是指转实相法轮。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最高的法轮。可以破无始无明、三惑永断、二死永亡。我们要转的是这种法轮。这种法轮。不是用五戒十善。把你运到天上人间。或者用四谛、十二因缘。把你运到声闻、缘觉。而是用实相的航空母舰。把你运到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我们要转的是这种法轮。

  所以。我们要请天下的大善知识、佛菩萨。来弘扬佛法。转正法轮来普度众生。所谓转正法轮。就是佛法里讲的弘扬渐修、顿悟法门都是。要请这些大善知识们。来解说普贤十大行愿。转这种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除了请外面的佛住世我们的自性如来也要住世】

  请佛住世的佛。包括声闻、缘觉、菩萨。乃至于天下弘扬佛法的诸大善知识。要请这些觉者。住在世间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以前。释迦牟尼佛成道时。天魔下降。请世尊入涅盘。释尊以四众弟子未具足。正法尚未流布。没有答应天魔。世尊弘扬佛法四十九年后。天魔再度下降。对佛说:以前。你说正法尚未流布。四众弟子没有具足。要住世弘法。现在四众已具足。正法也流布了。世尊应该入涅盘了。这次。释迦牟尼佛答应天魔入涅盘了。

  阿难尊者知道佛要入涅盘。跪者请佛住世。三个月前。我曾暗示你。我已证 得四神足。可以住寿一劫喔!可是。你并没有回应;第二次。我又用同样的话告诉你。你还是没有反应。第三次。我再以同样的话暗示你。要你请佛住世普度众生。但是你还是没有回应。如今。如来已应天魔之请入涅盘。答应了。就不能再更改。

  如来从

烟雨江湖佛学常识体系

不说谎。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所说的一切都是精华。如果。佛会骗人的话。阿难请佛住世。佛也应该会答应。但是。佛没有这样做。还把答应天魔入涅盘的事。如实的告诉阿难。可见如来是真语、实语。不异语的觉者。

  所以。我们要请如来住世。一方面礼拜。一方面要称念。一方面心里要有愿行。十方世界所有已经成正觉的如来、已证声闻缘觉果、菩萨果的觉者。乃至于肉身菩萨、法身菩萨、三贤十地的菩萨。我们都要至诚恭敬。礼请他们住世弘法度众生。不仅如此。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善知识、大善知识。我们也同样礼请他们住世。不要入涅盘来普度众生。这就是请佛住世。

  除了上面所说的请外面的佛住世。我们自己也要坚住中道实相。不思议解脱境界。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我们的自性如来也要住世。什么是自性如来住世呢?

  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一念心。不打妄想、不想过去、现在、未来。了了分明。寂照一如。就是了。

  【八者、常随佛学 要学佛的口、身、心】

  修行学佛的人。要向佛学习。学习佛的什么呢?要学佛的口、身

佛学常识是规范佛家弟子的

、心。

  学佛的口。经常要口业清净。不恶口、两舌、绮语、妄语。要多讲好话。不讲坏话。学佛的身。要修一切善断一切恶。持戒清净。行住坐卧不离四威仪: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学佛的心。就要契悟佛的心。佛的心。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时时刻刻。任心自在。坚住正念。这样。就是悟了佛的心。

  佛的心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根本。要达到菩提心。先要有慈悲心、恭敬心、柔软心、谦卑心、感恩心、报恩心、精进心。最后归于无为心。这样才是以佛心为己心。

  【九者、恒顺众生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在佛法里讲普度众生要修四摄法。四个方便。那四个方便呢?

  第一是爱语摄。众生喜欢听好话。我们就讲好话给他听。喜欢听柔软话。我 们就讲柔软话。爱听慈悲话。我们就讲慈悲的话。

  第二是布施摄。布施有财、法、无畏三种。由这三种布施。与众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再以佛法去度他。

  第三是利行摄。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第四是同事摄。想普度众生就要恒顺众生。众生喜欢爬山。我也跟着他去爬山。藉爬山的因缘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再宏扬佛法。使他契入佛智。跟着众生。是要把众生转成佛的智慧。

  这些方便。我们都要知道。否则就无法度众了。经常恒顺外面的众生。在佛 法讲。就是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十者、普皆回向 要修普贤十大愿行 就要回向无上菩提】

  做了功德。心量要广大。把所有的一切功德送给大众。例如。今天在这个地 方共同诵经、薰修、超荐。要把这些发心、礼诵、慈心、精进、行善、忏悔、庄严道场的功德。回向给父母、师长、法界冤亲。回向净土、无上菩提、真如。

  过去。我们只知道做人做事就好了。现在。知道心量要广大。不但要做人做事。而且。还要超凡入圣。过去。我们只求自己解脱。想求个罗汉果、缘觉果就行了。现在要发心普度众生。要达到不思议的解脱境界。要修普贤十大愿行。所以就要回向无上菩提、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回向净土、回向真如、回向自心了不可得。

  这样子回向、回向、再回向。就能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之普贤十大愿行。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318094.html

以上是关于「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68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