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不想老偏偏会老,不想死偏偏会死的人生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6 03:5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不想老偏偏会老,不想死偏偏会死的人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不想老偏偏会老,不想死偏偏会死的人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想老偏偏会老,不想死偏偏会死的人生

  【经典介绍】《佛说无常经》。全一卷。唐代义净译于大足元年 (701)。又称《无常三启经》、《三启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旨在阐说老病死之难免。本经原来或者为某经的一部分。不知何时被分出。而用于人死亡后送葬时为亡者读诵。如《南海寄归内法传》说:然依佛教。苾刍(比丘)亡者。当烧之时。令一能者。诵无常经。然后各念无常。还归住处。

  

「文化」不想老偏偏会老,不想死偏偏会死的人生
「文化」不想老偏偏会老,不想死偏偏会死的人生

  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

  【经典原文】

  此老病死皆共嫌。形仪丑恶极可厌。

  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

  假使寿命满百年。终归不免无常逼。

  老病死苦常随逐。恒与众生作无利

佛学常识 小说

  —

赵朴初佛学常识问答

—《佛说无常经》

  【佛经解释】“此老病死皆共嫌”。一般人都知道老病死是大家都不想要。都嫌弃的。可是偏偏都会轮得到。轮到了。逃也逃不了、推也推不去。这就是众生的愚昧。所以要有这种警觉。没有老、没有病的时候要赶快多用功。等到要死的时候。再用功就来不及了。

  “形仪丑恶极可厌”。形就是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形象。有男女老幼相、胖瘦高矮相。都有各自的形状。但是每个人到了老、病、死时。不管平时是什么形。这时都是丑、都是恶。都是极可厌的。所以人到死的时候。还有什么形象、仪态可言?是绝对的丑陋、讨厌。

  “少年容貌暂时住”。年轻的小孩看

文化佛学常识何为三皈依

起来很天真、很乖巧、很活泼。但都只是暂时的。什么原因呢?因为无常。所以。人随时都在老化当中。有可能忽然发高烧、忽然中风。忽然嘴歪了、眼斜了。或忽然鼻子歪了、面孔皱了。所以容貌都是暂时的。

  “不久咸悉见枯羸”。枯是干枯。羸是瘦弱;就是说人的生命是很无常的。有可能上午看到他。下午不一定存在。就像花一样。很快就会雕谢。纵使是几十年的时间。也是很快就会过去。老相就会现前。

  “假使寿命满百年。终归不免无常逼”。了解世上一切都是无常。就算是人活到一百岁。还是会死。还是会被无常所逼迫。不要说是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即使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拥有八万大劫寿命。还是敌不过无常的逼迫。

佛学常识 中华书局

在中国。彭祖活到八百岁。一般人看来是很长寿。但是等到无常到了。彭祖还是觉得寿命很短。希望上天再延长他的年岁。可见人心始终是无法满足的。照理说。有八百岁应该心满意足了。可是到了老、病、死。就会心生恐怖。心生烦恼。因此要祈求上天延长他的寿命。希望能不死、不老、不病。像秦始皇、汉武帝都是在求长生不老方。结果死得更早。所以任何人都逃不过这一关。

  “老病死苦常随逐”。要知道老病死。经常随侍在我们身边。如影随形。逃也逃不了。真正是在劫难逃。在中国会老、会病、会死

二十个佛学常识

。在美国一样有病、有老、有死。不但是在美国。在全世界天涯海角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有病、有老、有死。都逃不出无常的境界。

  “恒与众生作无利”。老病死苦是经常与众生作对的。想不病偏偏要病、想不老偏偏要老、想不死偏偏要死。所以是对大众无利的。众生为了老病死。也不知花了多少精神、时间、金钱在做些没有利益的事。都是在浪费生命。所以快点回心向善。痛念无常。快点修行吧!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32398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不想老偏偏会老,不想死偏偏会死的人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不想老偏偏会老,不想死偏偏会死的人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62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