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什么是“涅槃”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6 02: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什么是“涅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什么是“涅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什么是“涅槃”

  圆顿大法。对“涅槃”的含义是从四种角度来分别解释。

  1

  第一种叫作“自性清净涅槃”。

  简单说为“性净涅槃”。

  从这个理上来讲。十法界森罗万相、千变万化。没有哪一法不是涅槃。包括诸佛菩萨、天人鬼畜、牛马猪羊。乃至泥巴瓦块、风云雨雾。

  就拿当下这一个人来说。我们经常讲。宋朝人、唐朝人、秦朝人是不是都是我们啊?三皇五帝时代是不是也都是我们啊?大通智胜佛时代、威音王佛时代是不是还是我们啊?从无始以来。我们有没有哪一个死过一次啊?没有啊!比如这个茶杯盖。它从无始以来有没有死过啊?有没有生过啊?(没有)。在没有现相之前。它是不是就是我们一个念哪?我们一个念顽固地打妄想而有了地大。是不是啊?茶杯盖它当下是不是就是我们一个念呐?要明白这个道理啊。所以我们耳闻、目睹、身受。没有哪一法当下不是大涅槃。不管它承认不承认。它都是大涅槃。

  不管是狗、猫、鸡、鸭。从究竟意义来讲。都是法尔如是。都是大涅槃;且这个大涅槃。万法都是一个念。万法都没有生灭。要这样来理解。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我们一个念。当下是一个念。过去是一个念。未来还是一个念。在没有现相的时候是一个念。在现了相以后当下仍然是一个念。再比如说。我们执著这个手掌的时候。是不是就忘记了两条腿啊?那么忘记了两条腿。两条腿当下是不是还是你呀?所以要破我们的分别心。回到无分别心。当你说:“哦。我不能老想手掌是我。那手掌、皮肤、后背都是我”。当下这一念是不是全身观照了?当下是不是回到本来面目上呀?这个比喻很容易搞明白啊。

佛学基础常识大全

  我们的妄想心。打个比喻来讲。叫调虎离山。离开了什么山啊?涅槃山。

  所以佛开示宇宙人生的真理。再让我们回到涅槃山。我们既然能够出来。是不是就能够回去呀?有来路必有去路。所以明白如来藏的道理。就是一步登天。中间不打闲岔。就跟我们知道了来的路。就知道了回去的路。是不是啊?是不是很简单啊?立正。向后转。齐步走。是不是就成佛了?就这么简单。这是讲第一种涅槃。叫性净涅槃。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你都是大涅槃。明白这个道理呀。功德不可思议呀!你当下解除对于死亡的那种恐惧感。

  2

  第二种涅槃叫“有余依涅槃”。

  余了什么?余了这个肉团。依了什么?还是这个肉团。干什么?来度众生。但他已经证到涅槃了。

  佛当年三十一岁证果。讲经四十九年。佛这四十九年。就叫“有余依涅槃”;在三十一岁他已经成为圆满之佛。但是肉团身还在示现。那么依样画葫芦。我们现在是不是叫“有余依分真即佛”呀?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即已证到分真即佛。但仍然要依靠肉团身来弘法利生。或者进一步成就自己。

  分真即佛。简说四十二分。细说六十个圣位。再细细细细说。每一个位都有无量的等级。在《楞严经》里提到的波斯匿王。他是四地菩萨到婆娑世界来。已经是一万次;这一万次都是四地菩萨——也就是说四地菩萨最起码可以分一万个等级。乃至一百万、一万万、一亿亿万个等级。是不是?明白这个道理。对我们勇猛精进。至关重要!你多听一堂课。可能就会增加一百个等级;你多念一句佛号。可能就会增加一个等级。大家明白吗?不能懈怠。连走路都要念佛。

  所以不要以凡夫的心认为:《心经》我听了好几遍了。不用再听了。不管是谁。他每讲一次课。境界相应提升一次;即使他每次讲的都一样。听课的人未必就是一样。是不是?你们看的光盘。看来看去是不是都是一样啊?但有些人他看一次光盘。境界也提升一次。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会用心。看光盘看比不看好。一般而言。你看十次光盘。都比不上亲自到现场来听师父讲一课。这是肯定的。大家在一起。这个磁场的力量不一样。这叫有余依涅槃。也就是他已经证得涅槃。无非是示现这个肉身。利用它来教化众生。

  3

  第三个涅槃叫“无余依涅槃”。

  佛当年八十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以三昧真火焚烧自己。从此这个肉团身在世界上消失。叫作“无余依”;而此时的涅槃。叫“无余依涅槃”。这种涅槃呢。归于空性大光明藏。而离开了妙有大光明藏。注意啊。这都是分别说。他离开了没有啊?(没有)。所以我们现在一般的人理解的圆寂涅槃。都是指无余依。佛死了就是涅槃;他不懂得“性净涅槃”。不懂得“有余依涅槃”。更不懂得后面还有第四个涅槃。

  4

  第四个涅槃叫作“无住涅槃”。

  怎么无住呢?既不住涅槃。也不住生死。还不住中流;中流既不是生死。也不是涅槃。那么有人讲。既然无住。到哪去了?注意啊。这个无住是对世间的分别法而言:世间的分

佛学常识100篇

别法执此非彼——有了生死。他认为就不存在涅槃;有了涅槃。好像就不存在生死;有了中流就没有生死或者涅槃。所以是针对世间那个分别法说无住。无住就是…这个话可难讲了啊!无住就是破除了一切分别。这是不是证到无分别呀?所以这个无住当下是不是就是无所不住啊?你不要以为归到大光明藏的那个是佛、现肉团身的那个是佛。或者也不现肉团身、也不现这个大光明藏的那个时候中间那个东西是佛——你这样认为。都是在打分别妄想。

  所以到了无住涅槃。就是无所住而无所不住啊!生啊。死啊。涅槃啊。风云雨雾啊。黑白长短啊。有相无相啊。没有哪一法不是诸佛如来法身真常。好好想。你现在当下是不是释迦牟尼啊?是不是阿弥陀啊?这个茶杯。这个茶杯盖。这个话筒。这个风啊。云啊。雨啊。雾呀。当下是不是释迦牟尼呀?当下是不是你自己啊?都是啊。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我执和妄想分别心自我隔离。自我束缚。

  当年有一位年轻人跪在那里向佛求法。说:“佛啊。您帮我解脱吧。”佛摸摸他的头说:“是谁束缚你了?”哎。就是听了这句话来讲说:“佛啊。我解脱了。”有根机的人就这么简单。谁束缚你了?是你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了。佛出世庄严申明:佛不度人。唯人自度。佛只是把这个道理告诉众生。要度是你自己度自己。佛连他的父母都度不了。是不是啊?他怎么能度

佛学常识答问全文

众生啊?他只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把过来的路告诉你。就是这么回事。信不信由你。所以我们明白了“无住涅槃”。你想一想。这个世界万法哪一法不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啊?只要你自己放下我执。放下烦恼习气。调整自己的心态。当下回归大光明藏。

  我们有时候对于一些烦心事。是不是越想越烦恼啊?一旦看破放下。你

最好的佛学常识书籍

当下是不是感到自在了?就看你怎样想。你要会用心。其实烦恼本来不是烦恼。你把它当成烦恼。叫庸人自扰。连世间法都懂得这个道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西方心理学家曾对养老院的两个老人做了观察。一个人呢。不管到哪里。那是走得非常神气。是不是啊?西装直挺。皮鞋锃亮。走起来“通通通”。像演员出台一样;要坐的话呢。掏出一块雪白的手绢把那个抹一抹。看有没有灰尘。这个人大概活了五十二岁。另外那个人呢。可能成年累月都不洗澡。身上臭气哄天。衣服是破破烂烂的;累了。那个泥巴里屁股一转就坐下来。然后就吹牛:“老子天不怕地不怕。那个张局长给我揍过三次”——就吹牛。是不是?他胸无城府。知道吧?所以这个人写报告的时候。已经活了八十三岁。

  大家悟到了吗?越是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怎么庄严的人。命短。为什么?他活得太累。处处都要显示一种不平凡的气氛。有那个必要吗?这都是装出来的。当然后面那个人我们也不可取。这种人跟无赖一样。但无赖往往也能得到长寿。是不是?我们要把这两种处世之道圆融起来。心里坦荡自在。不要刻意地

佛学常识讲座(六)慧风

装模作样。一个人果真心地很柔软、很平和。他走到哪里都是佛光普照。为什么?你自然而然流露出那种不凡的气质。

  成就我们自己的心不是靠装模作样。你必须有自知之明。不是靠争强好胜。把自己的道树起来。不是的。道。就是你一种自然的品质。你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心跟别人的心是一样的。你知道你有道。别人也知道你有道。明白吗?否则你打肿脸充胖子。到最后只会徒增烦恼。直心是道场。一定要明白。不管是谁装模做样都装不起来。因为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心。所以当我们明白了这四种涅槃的时候。是不是学会了怎样用心呢?涅槃涅槃。万法无非是一个念。这是真正的涅槃。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3/32938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什么是“涅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什么是“涅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57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