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读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注释(12)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6 00: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读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注释(12)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读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注释(12)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注释(12)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①亦无非法相②。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③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

佛学常识300条

。知我说法。如筏喻④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译文]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些众生。再也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没有法相。也没有非法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众生如果心取任何相。即是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心取法相。也是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心取非法之相。仍然是执著我、人、众生、寿者。所以不应该取法相。也不应该取非法相。正因为如此。所以如来才常说:‘你们这些比丘们。应该知道我所说的法。就像用来渡河的船筏一样。渡过河后就应该弃筏登岸。连我所讲的法最终都应舍弃。更何况是非法呢?’

  [注释]

  ①法相:法为轨持义。某法区别于其他法的特征。即为该法的法相。

  ②非法相:“非法”之相。可以理解为对“一切法均非实有”的执著。执著一切法实有固然错误。但执著一切法都非常实有。仍是执著。也应该舍弃。

  ③是:古汉语中的代词。相当于“此、这”。此处指前面所说“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④ 筏喻:将佛所说的法比作渡河用的船筏的比喻。众生在轮回中。喻为在河的此岸;获得解脱。喻为到河的彼岸。能够令众生从此岸到彼岸。从而获得解脱的法。喻为 “筏”。“筏”是用来渡河的。渡过河后。便不应再贪恋“筏”。而应该弃筏上岸。佛说的一切法。都是为了对治众生的烦恼习气。从究竟意义上说。都是方便教化与引导。所以都是“筏”。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死死抓住法不放。便不能从法中解脱。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

  [解说]

  既然

佛学常识阿赖耶识

一念净信就有这么大的功德。那什么是净信呢?净信就是不含一点怀疑的相信。没有丝毫杂念的相信。六祖慧能曾说:“信心者。信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烦恼。信般若波罗蜜。能成就一切出世功德。信般若波罗蜜。能出生一切诸佛。信自身中佛性。本来清净。无有染污。与诸佛佛性。平等无二。信六道众生。本来无相。信一切众生尽能成佛。是名净信心也。”(《金刚经口诀》)

  仅仅是一念之间的这种净信。也是成佛之因。与智慧

佛学常识入门讲座视频

相应。功德不可测量。为什么呢?因为在这种净信的当下。就会如此中所说“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时就会远离一切法、非法之相。其心清净。此清净之因当来定获解脱之果。

  傅大士(即傅翕。梁朝人。曾为梁武帝讲《金刚经》。相传为弥勒菩萨化身)对此有颂道:“信根生一念。诸佛尽能知。修因于此日。证果未来时。”

  《法华经》中也曾说道:“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诸佛灭度已。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所以应知佛法的种种方便。均是成佛之因。有因必有果。今有此净信般若之因。于未来定当成熟为佛的智慧之果。

  如果心中尚有任何执著。如取著色声香味触法。即不离妄念。有妄念即有我、人、众生、寿者。无论心取何种法相。即便是佛所讲的四谛、十二因缘。认为这些法实有自性。也会被这些法相所缚。仍然不离我、人、众生、寿者。如果心取非法相。认取一切法都不存在。空是实有的。这仍然未离我、人、众生。寿者。取“有”取 “空”。都是法执。有执即有我。有我便不能解脱。

  佛在这里说法是递进关系:“若心取相”。不对;“若取法相”。不对;“若取非法相”。也不对。那应该如何做呢?佛接着说道:“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和非法都不能取。也就是要离一切相。断一切执。

  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中佛也曾说道:“大

赵朴初佛学基础常识

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实力空。无畏空。不共法空。戒聚空。定聚、慧聚、解脱聚、解脱知见聚空。空空。第一义空。而空相不可得。不取空相。不起空见。不执空相。不依止空。如是不取著故于空不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也说道:“若有修空者。顺空而取空。观空与色殊。不名真观者。观色即是空。色空不可得。此即胜义空。是真解脱者。”佛说空见。是为了对治众生执著一切都是实有的习气。如果再执著空。空也就变成了有。则为诸佛所不能化。

  在《大宝积经》中佛曾对迦叶说:“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其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此处所说增上慢。是指对于教理或修行境地尚未有所得、有所证。却起高傲自大之心。认为自己已得已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众生一切执著。以空见即能对治。但是如果以增上慢心而起空见。认为空是实有。并且自以为已经大彻大悟。那就再也没有对治的办法了。所以佛对迦叶说宁有我见比须弥山还要大。也不能在空见上起增上慢。

  佛说的一切法。都是为了对治众生的各种执著。这就好比船。过河时当然需要船。没有船就无法过河。可是过了河后。便不能再抱着船不放。否则永远也不会上到对岸。在心中有执著妄想时。就应以佛说的各种法

风水与佛学常识

来对治。心中的执著清净了。也就不需要再执著所使用的法。这时要明白一切法都是空的。法是空的。非法当然也是空的。因为有法才有非法。如果连法也没有。又哪里来的非法呢?所以法与非法。此时都应舍弃。住于空性。正如佛在经中所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4/341455.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注释(12)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读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注释(12);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48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