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弥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弥勒佛」弥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弥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
恭迎弥勒菩萨圣诞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注:弥勒佛、布袋和尚(即大肚弥勒)、布袋罗汉并非同一人。
弥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如何?
弥勒佛。别名叫无能胜。这
弥勒佛道场在哪?
弥勒佛道场的具体所在地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在弥勒佛道场里没有名山。不过总的来说。中国现在有三处弥勒佛道场。
第一处:是浙江义乌云黄山上的双林寺。相传这里在南北朝时期是由弥勒佛化身的傅大士创建的道场。
第二处:在辽宁千山。理由是这里的龙泉寺开光当天正午。弥勒佛乘着云来受朝。人们认为这是吉兆。便把这里作为弥勒佛道场。
最后一处:是在浙江奉化的雪窦山。这也是被最多人接受的弥勒佛道场。理由有两个。其一。雪窦山是天下名山。这个早在宋朝时期就是公认的了。其二。弥勒佛祖的化身布袋和尚是奉化人。现在各地的弥勒佛像其实就是布袋和尚。把雪窦山作为弥勒佛道场可以说是落叶归根。
弥勒释名
弥勒菩萨简介
弥勒佛。也称弥勒尊佛。即未来佛。藏语谓“强巴”。据季羡林先生考证 “弥勒”是从吐火罗文音译过来的简称。追其根源。始自梵文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梅旦丽耶。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为一生补处菩萨。生于兜率天内院。之后因缘成熟时。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绍释迦如来之佛位。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以三会说法化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所以虽然名义上称之为“弥勒佛”。实际上其仍为菩萨)。
未来之佛
弥勒本缘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伽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说弥勒下生经》: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
弥勒出世
弥勒为贤劫千佛之第五佛。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出世于第十之减劫。继绍 释尊。于龙华树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盘后五十六亿万岁当穰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转妙法轮。”
《菩萨处胎经》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
弥勒佛是贤劫第五尊佛。弥勒菩萨正于兜率天内院为诸天演说佛法。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层天。那里的一天是我们地球上的400年。其一年为十二个月。一月有三十天。兜率天人的寿命
弥勒菩萨摩诃萨乃是将来的一尊福佛。尊佛入世的南瞻部洲经过了许多变化。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多是平原。海水平静。土地肥沃。多有自然乐园。一年四季。风雨调顺。百花开放。万类和宜。产物丰收。果实甘美。并产天然粳米。没有糠皮。滋味香美。如果成熟。不炊可食。人食长寿。毫无疾苦。又无任何灾难。人心皆为大善。没有贪、嗔、痴、慢、疑……更无杀、盗、淫、妄、酒……等一切不良的思想言行。人人皆知修习身、口、意三业清净的妙行。人心平等。不起分别。无有争执。相见欢悦。多以善言互相勉励。人行万善。无诸恶业。饮食无忧。其衣裳。不需人工纺织。地长天衣树。树上会生各式各样的细软衣裳。任人采取穿著;房屋宫殿。亦多以法化而成。地上没有少许污浊不净。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48/482470.html
以上是关于「弥勒佛」弥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弥勒佛」弥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