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小乘二宗之略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小乘二宗之略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小乘二宗之略要
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纷纭。直至佛灭后九百年初。世亲造《俱舍论》;又九百年中。诃梨跋摩造《成实论》。因这二部论典的传播。而形成俱舍成实二宗。
一、俱舍宗
俱舍宗是依《俱舍论》而立宗的。《俱舍论》是《阿毗达磨俱舍论》之略。译云对向法论、对为对向涅槃。对观四谛。法。胜义法为涅槃。法相法为四谛。即以无漏智。观四谛法而证捏槃。
《俱舍论》有两译。陈真谛译此论。即开俱舍宗。唐玄类重泽。此论共三十卷。九品。初解万有。次论迷之因果。后明悟之因果。末述
俱舍宗在教义上立七十五法。修四谛及十二因缘。所证果位同声闻行果之渐次。
七十五法
(一)色法有十一:五根、五尘。无表色;
(二)心法有一:心王;
(三)心所法有四十六。
(1)大地法有十
触、作意、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2)大善地法有十
信、惭、愧、无贪、无瞋、勤、不放逸、轻安、舍、不害。
(3)大烦恼地法有六
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
(4)小烦恼地法有十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
(5)不定地法有八
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疑;
(四)不相应行法有十四
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文身、名身、句身;
(
择灭、非择灭、虚空。
二、成实宗
成实宗依《成实论》而立宗。此论发挥二空之理。恰与俱舍论相反。本论观察宇宙万有。分为世界
姚秦鸠摩罗什译此论。遂传中国。南北朝亦有弘传此论者。称成实宗。唐吉藏判为小乘。其思想近大乘三论宗。
(此论共二十卷。明五聚之义。即发聚及苦集灭道)
如上所述的各宗教法。便是吾人趣向佛道的种种途径。无论显密大小及宗教。都不出一实相印或三法印的法教。只是依据不同。在解说上而各异。但无非是在断烦恼证涅槃。转凡成圣。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1/60988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小乘二宗之略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小乘二宗之略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