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3 04:5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比丘其人其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乔觉时年二十四岁。出家剃发为僧。唐代的中国佛教。如日丽中天。吸引了一些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等国的僧人来华求法。地藏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见山峰状如莲花、峰峦耸秀。山川幽奇。便登高览胜。叹为希有。遂于此山深无人处。择一盆地。栖居岩洞。渴饮涧水。饥食白土(此土白而腻细。俗称观音土)。常被毒虫伤螫。亦

佛学常识 善事

端坐无念。置之泰然。地藏素愿

佛学常识四境

写四大部经。遂下山。至南陵。俞荡等人写献。得以归山。

  至德年初。地方绅士诸葛节率村人登山。见深无人迹处。有一和尚。坐禅于洞穴内。洞旁有一破锅。存在残粒和着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大为惊异。询知此乃新罗王子。远来求法。诸葛节等人。深愧未尽地主之谊。遂发心倡议为地藏比丘建造禅宇。时九华山地为闵让和所有。建寺须请其施舍山地。闵公坚信佛教。素怀慈念。乐善好施。每斋僧百名。必虚一位。请洞僧地藏比丘。以足其数。闻知诸葛节等人要在此建造寺院。自然十分欢喜。乐意捐助山地。闵公对地藏说:“九子山头的土地。尽为我有。任意所需。”地藏答曰:“一袈裟地足矣。”闵公许之。地藏遂将袈裟一展。遍覆九子山峰。闵公见状甚喜。尽将所荫之地施与地藏建大道场。并遣其子出家。法名

佛学小常识顶礼

道明。后来闵公亦舍俗离尘。礼其子道明为师。现今所见地藏菩萨像。左道明。右闵公。寺院建成后。各方学者云集此山。特别新罗国的僧人。来此日多。因国内外僧众咸集于此。生活即发生困难。地藏于山中掘石得土。其色青白。细如面粉。供众食用。寺中僧人为求法而来。虽然一些人饿得皮骨相连。被人称为“枯稿众。”但是他们在地藏的领导下。团结、精进。一心向道。以苦为乐。后新罗国王得知地藏在九华山开办道场。即派人运粮供养。

  地藏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9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时年九十九岁。旋即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鸣石陨。扣钟嘶哑。跏趺而灭。其尸坐于函中。三年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起则动骨节。若撼金锁。乃立小浮图于南台。此即地藏

学习佛学常识读哪些书

生前宴坐之地。这就是九华山建寺之因缘。由斯九华山与普陀山、五台山、峨嵋山齐名。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全国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地藏比丘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每年七月三十日。九华山香火鼎盛。深为民众所信仰。

 

佛学常识网站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1/610887.html

以上是关于「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比丘其人其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比丘其人其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525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