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济群法师」佛学研究济群法师用佛法告诉您:幸福在哪里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8-11 03: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济群法师」佛学研究济群法师用佛法告诉您:幸福在哪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济群法师」佛学研究济群法师用佛法告诉您:幸福在哪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学研究济群法师用佛法告诉您:幸福在哪里

2015-04-02 14:39

佛学研究济群法师用佛法告诉您:幸福在哪里


3月28日下午2点。济群法师应某公司之邀。为300名听众作了题为“心灵创造幸福”的主题讲座。与人们通常认为的“财富创造幸福”不同。济群法师强调了

佛学基础 佛教常识6

“心灵创造幸福”。因为财富和精神是构成人类生活的两大部分。如果财富不能带来幸福。那么问题一定出在精神和心灵上。

讲座中。法师从“如何面对逆境、幸福需要福报、幸福与认识的关系、幸福与欲望的关系和幸福与内心的关系”五个层面。深入探讨和剖析了现代都市人群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得到幸福。

一、如何面对逆境

济群法师谈到。生活由顺境和逆境构成。而逆境会打破人们原有的期盼、执著和设定。人只要不活在自己的一厢情愿里。就能避免被“第一支毒箭”(逆境本身)伤害。而认清真相。接纳现实。就能避免“第二支毒箭”的伤害。避免陷入由逆境引发的负面情绪。

佛法认为世界由“因缘因果”构成。所有现象的发生都有其前因后果。佛法讲随缘。了解因缘因果后。不论发生什么都可以接受。并在接受的基础上从自身开始改变因缘。这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所以。逆境也是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一方面。佛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无常的。无论宇宙的成住坏空。还是人的生老病死。亦或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都在不断变化。“倘若人们有接纳的能力和智慧。任何事情都不会给我们造成太大的伤害。”

另一方面。顺境未必是好事。逆境也未必是坏事。在现实中。有的人在顺境中沉沦。生命因此肤浅;有的人在逆境中成长。变得坚强勇敢。正所谓“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依”。具备智慧。便可以看透祸福。看透顺境和逆境的两面性。所以。有智慧地看待逆境。就可以避免被逆境伤害。这是人生幸福的重要保障。

二、幸福需要福报

济群法师谈到。幸福不只是取决于物质。更取决于身心。并从古人讲的“五福临门”来探讨幸福所需要的五大福报: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

其中。长寿和富贵是幸福的外在条件。康宁(身体健康和内心安宁)才是根本因素。法师说:“从养身到养心非常重要。身心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大的投资。”在如何获得内心安宁的问题上。济群法师指出。破坏人生幸福的“头号敌人”是烦恼。而学佛就是解除生命的迷惑烦恼。使躁动的念头平息下来。从而身心自在。法师说:“人们称佛陀‘得大自在’。原因就是佛陀的生命中没有迷惑和烦恼。”

五福中的“好德”代表健康心理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福报能否持续增长。在实践道德的过程中。正向心理会持续强化。成就健全的人格。“有了道德准则。做事会更容易。因为它有助于人们得到社会的认可。”

善终指死得安详自在。也是一种福报。济群法师说。中国社会正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二是临终关怀。人们不是回避死亡。就是在死亡面前措手不及。要想自在地离开。需要有信仰指导。法师说:“古代高僧大德可以坐脱立亡。做自己生死的主人。而佛陀的十大名号之一‘善逝’。也是因为可以走得自在。”

要想获得这些福报。必须播种福田。济群法师谈到。佛教的三种“福田”和感恩、恭敬、慈悲三种心理有关。带着感恩心面对每个人。可以培育恩田;带着恭敬心尊敬三宝和有德者。可以培育敬田;带着慈悲心帮助人们解除痛苦。可以培育悲田。

“一个人若太关注和在乎自己就不容易幸福

佛学常识大全8关斋戒

。我们要学会去关注更多的人。用慈悲、开放的心。和同情同理心与人相处。”法师说:“遇到任何事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对他人的快乐生起随喜的心。对他人的痛苦生

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起同情的心。”这样。会给人生带来源源不断的福报。

三、幸福与认识有关

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关键在于认识。若想获得幸福。必须有智慧的认识。这样面对问题才能不起烦恼。济群法师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分析。指出智慧认识可以帮助我

佛学的基本常识

们解除烦恼。所谓“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法师风趣地说:“幸福的头号杀手是烦恼。而烦恼的头号杀手是智慧。”

法师还分析了烦恼产生的重要因素:我执。因为我执。人们将家庭、事业、感情看得太重。从而产生过分的依赖和永恒的幻想。法师说:“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把自己丢掉。人生最大的误解则是错误地认识自己。”佛法修行就是要我们真正了解“我是谁”。开启内在的智慧明灯。“当明白一切都是因缘的假相时。人们就能在积极追求的同时坐看云起。不然会活得很累。”

四、幸福与欲望有关

在幸福与欲望的关系上。济群法师也做了深度剖析。法师谈到。幸福和欲

佛学常识之皈依

望满足与否有关。但欲望带来的幸福是一种假相。并不可靠。因为那只是一种满足感。不是本质的幸福。法师举例说:“人们都觉得睡觉是幸福。可如果让你24小时都躺着。你就不幸福了。”

“内心单纯、欲望较少的人就容易幸福。”法师说。“现代人不幸福的原因就是内心不清净而且欲望太大。如果是四大洋、五大洲那样大的欲河。再多的金钱也是不能填满的。”法师还谈到。在充满竞争、攀比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活得很累。“因为心在不断抓取。所以人们总要忙着。根本休息不下来。”法师说。“考量一个人是否幸福。就要看他有没有休息的能力。佛法就是让我们学会管理内心。让心安静下来。”

欲望之所以给人带来的痛苦。在于依赖增多。使生存和幸福的成本大大增加。一旦依赖发生变化。就会引发焦虑、恐惧和不安。所以。正确对待欲望是获得幸福的关键。所谓“知足常乐”。

五、幸福与内心有关

心是痛苦和快乐的根本。想要幸福。就要建设健康心灵。法师说。人既有“佛性”也有“魔性”。需要认识到。哪些是正向积极的心理。哪些是负面消极的心理。修行就是要我们解除贪嗔痴等负面心理。开发内在的大智慧和大慈悲。最终。成就佛陀那样的人格和功德。

“幸福不仅是一种现象。也代表生命的存在。这种存在来源于生命本质。它本身就是制造幸福的永动机。不仅源源不断地给自己制造幸福。也能给无量无边的众生带来幸福。这就是大乘佛法修行所要达成的目标。”济群法师最后总结道。

原文出处: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6888/

以上是关于「济群法师」佛学研究济群法师用佛法告诉您:幸福在哪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济群法师」佛学研究济群法师用佛法告诉您:幸福在哪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98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