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学」佛学养生 如何去除人生“三毒”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9-08 02: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学」佛学养生 如何去除人生“三毒”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学」佛学养生 如何去除人生“三毒”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学养生 如何去除人生“三毒”

2016-06-16 13:

佛学常识关于金刚经

44

佛学养生 如何去除人生“三毒”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佛学认为红尘众生的生命都是“苦”。而“苦”之缘由里的核心为“三毒”。即贪嗔痴。贪:想要的东西非得到不可。得不到就会生嗔;嗔:不合自己心意就会怨恨。心生恼怒;痴:不理智。执著以至于迷惑了心性。

“三毒”虽然是人生众苦的根源。同样也是砥砺心性修养的资源。其路径就是修习戒定慧。

所谓戒。概括来说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知止。是入手功夫。是向善向好的第一个节点——从改变习以为常的未见得健康的习气开始。持戒是需要吃苦的。但是真能做到持戒是能够让人功德无量的。

佛家有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粉。不歌舞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不杀生。即对生灵不伤害。也不间接伤害(如买卖。等等);不偷盗。即不以不正当手段来获取;不邪淫。不觊觎除配偶以外的异性;不妄语。不说谎或污蔑毁谤他

佛学常识四种邪命

人;不饮酒;不涂饰

佛学常识问答txt 下载

香粉。不化妆。不擦香水。不戴首饰;不歌舞观听。不贪图声色犬马的感官享受;不坐高广大床。是提倡吃苦。更有利于修行;不非时食。即吃饭有规律;不蓄金银财宝。不贪财。去除物欲。

定即禅定。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一切外相与妄想都可在禅定中消除。

佛学常识大全图解

定下来的心就像纹丝不动的水。照得见底。由定而静。是“归根”。是沉寂到本心初心。由此而“涤除玄览”。洗涤心灵。是第二个关键节点。

修定。就是教我们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去贪心。珍惜现有的、踏实的幸福。这样才能求得心灵的宁静。一旦有了能够抵抗外物诱惑的定力。心不妄动。要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宁静。要平日里持戒修定。

慧是指各种智慧。分为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也就是说智慧可以从学习得到。可以从思悟得到。可以从修行得到。慧是定静之中自然而生的洞察明了。是本心本性生发出的善念。一方面它的性质是善的、积极的、安详从容的。一方面它的特征是智慧的、洞明的、有力量的。由此而成为第三个节点——值得持续修养。巩固持守。

慧可以说是一切教法的核心、目标。儒家讲继善成性、穷理尽性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家讲复归婴儿、无为而大智若愚。其终极目标都是大智慧、大圆满。

不过任何修习之结果。都不会凭空而生。自然而来。都需要一步一步地在修习中达成。因此。定(静)与慧如同车子的两轮。缺一不可。只强调定。不强调慧。则失去了定的目标和方向;只强调慧。不强调定。则失去了慧的支撑和生起的工具。

守戒。禅定。然后开大智慧。做到这些时我们离摆脱痛苦。离健康、幸福也就更近了。

原标题:戒、定、慧。养生的三个节

佛学基础佛教常识新浪博客

原文出处: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26226/

以上是关于「佛学」佛学养生 如何去除人生“三毒”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学」佛学养生 如何去除人生“三毒”;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92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