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南怀瑾:禅宗是佛学的心法,是注重修行求证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宗」南怀瑾:禅宗是佛学的心法,是注重修行求证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南怀瑾:禅宗是佛学的心法,是注重修行求证的
2016-11-27 21:19禅宗乃是佛学的心法。而佛学的主旨。注重在修行求证。并不是纯粹空谈理论的思想问题。无论原始大小乘的佛学。以及中国佛教各宗的创建。都是以禅定修持为其求证的骨干。所谓涅槃、性空、真如、妙有的教理极则。以及达成圆满佛果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
禅宗传入中国以后。虽然再度演变而成中国文化方式的宗派。但只在教授方法。与文字语言方面。逐渐演变佛学的教理。而改用平凡语白的说话、与平民文学的境界。表达其高深的玄理。至于它的中心与目的。仍然不离佛学原始的要求。换言之。禅宗的中心。虽然不是禅定。但仍然不离以禅定修行求证的方法为基础。禅宗的目的。虽然不是着重离尘避世。逃避生死的小乘隐退。但仍然不离升华生死。要求心的出世自在。而作人世救众生的行径。
虽然唐、宋以后的禅师们。也有采用
现在为了进一步明白禅宗这个中心与目的的演变。便须要知道中国佛学史的演进。当东汉末期。佛学传入中国的先锋。并不是学理的灌输。最初佛学进入中国的前奏。第一。是印度梵僧们用超乎平常所知而神乎其事的神通表现;第二。是教导修习小乘禅定的修行方法。由于这两个佛学输入的先锋前奏。恰当秦、汉以来中国道家方士。发明种种修行方法。冀求升华人生而进入神仙境界的鼎盛时期。所以一经接触佛法中禅定与神通的证验。便自然而然的彼此观摹研究。甚之。倾心禅定以求神通。一变战国以来。利用外药金丹的修炼。与两汉以后。以锻炼精神魂魄的修炼方向。从此。跟踪而来的。便是佛学思想学术的源源输入。更加充实禅定修证的理论基础。所以有魏、晋、南北朝佛教高僧大德们修行实验的种种成果。因此才又产生佛教各宗禅观的修法。与天台宗止观禅定法门等的建立。可惜一般研究佛教
然则。禅宗何以又在隋、唐以后。排斥禅定。只重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的见地呢?这便须要了解禅宗一脉所标榜负担的任务了!我们须知号称为教外别传的禅宗。它的目的。是为传授佛法心要真修实证的见地。并不以禅定或神通为标榜。因为禅定是佛法与世间各宗教、各哲学学派。甚至一般普通习静人的共法。并不是佛法特创的不共法。神通的境界。也都是由于从心理生理入手。加以严格的禅定方法锻炼而成。是把人类与众生身心性命的本能效用。发挥到最大与极限的功能。因此便知纵使修炼禅定的工夫。得到神通的境界。仍然没有离开心意识的作用。
既然禅定神通。都是唯心所造。可以由心意识达到的境界。那么。就是有了禅定神通的成就。自己仍然不能明白这个能够使你得禅定。能够使你起神通作用的基本功能的心。它究竟是何相状?它究竟来从何来?去向何去?它的本体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那岂不是仍然是一个不知宇宙人生究竟的糊涂人吗?所以《楞伽经》上便说这些境界。仍然不离唯识的变相。《楞严经》上更加明白地说:“现前纵得九次第定。仍为法尘分别影事”而已。宋代由神仙道家而参禅的张紫阳真人也说:“顶后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倘使是一个真正学佛参禅的人。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禅定修持。连普通平心静气的心性修养工夫。也未到达。就冒然要求。或自认为已得言下顿悟的禅道。那便是非愚即狂。恐怕距离禅道尚远吧!假定这样便
摘录自《禅宗与道家》
原文出处: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1771/
以上是关于「禅宗」南怀瑾:禅宗是佛学的心法,是注重修行求证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宗」南怀瑾:禅宗是佛学的心法,是注重修行求证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