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06 12:5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

随着佛教盛行,信仰佛教的人口普及,信徒的恭敬心也增长了。现在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信徒在如法的实践「供养」的修行。

所谓「供养」,也不只是指信徒用财物来供养,例如对佛陀的「十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对法宝的「三供养」:身体的礼拜、口头的称赞、意念的观想;对僧众的「四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如此对三宝的供养以外,我们也提倡僧众应该对信徒有

十个佛教基础知识

所结缘供养,也就是要给信徒佛法、给信徒鼓励、给信徒信心、给信徒照顾。所谓信徒给寺院添油香,僧众也应该对信徒添油香;经云「

佛教音乐中的天地知识

财法二施,等无差别」,即此之谓也。

对佛和法的供养,有一般的程度;对僧伽的供养,也有一些分别。所谓「供养五百个普通人,不如供养一个有学问的人;供养五百个有学问的人,不如供养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供养五百个有慈悲心的人,不如供养一个明理的人;供养五百个明理人,不如供养一个有菩提心的人。」所以,现在的人供养布施时,都会想到:我所供养的僧众,有修行吗?有慈悲吗?有道德吗?我所供养的这块福田,我在里面播种,将来能有好的收成吗?

其实,信徒大可不必有这样的想法,所谓「财进山门,福归施主」,只要你的发心纯正,只要你的供养清净,至于对方如何,就不必去计较了。

唐太宗李世民曾对玄奘大师说:「我很想供养僧众,但是听说现在的出家人,大多数没有修行,应该怎么办呢?」玄奘大师:「昆山虽产玉,但都含有泥沙;丽水虽然产金,也都掺有瓦砾;泥塑木雕的罗汉,对它恭敬就有福

古代佛教知识梳理图书

报;铜铁铸成的佛像金容,破坏它就会遭受惩罚;用泥土塑成的龙虽不能降雨,但是祈雨还是需要泥龙。僧众不一定能降福给人,但是修福还是需要礼敬僧众。重要的是供养的人,能因塑像而引发出来的一颗慈善尊贵之心。」唐太宗恍然大悟:「今后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僧众,一定用礼敬诸佛的态度来礼敬他们。」唐太宗的体悟,也可提供给今日

佛教基础知识果

信众们参考!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xingyunfashi/383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709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