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大德的无常语录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26 20: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大德的无常语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大德的无常语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德的无常语录

佛教-大德的无常语录
佛教-大德的无常语录

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能认识到无常是智慧的表现。而认识无常的意义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的现实真相。

至于世间的人总是将无常当作幸福生活的重要障碍,当作破坏幸福生活的无形杀手,那是你的错误观念造成的。相反如果我们能看透无常的本质,无论是破产还是亲人的死亡都不会使我们悲痛欲绝。一个人能够看破无常,就不会因世间的无常变化带来痛苦。

——济群法师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对于生死,庄子说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白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中,却是一件不客易的事。

每一个人这一生忙忙碌碌、紧豢张张,在这匆忙过程中,其实对于越来越短的时光,都心存畏惧。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这就是善待自己的生命!万物不会因你的失意明天不再滋生,日子还得过下去,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生命的今天和明天!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而来,但我们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什么也留不住,我们的脑中走过无数的念头,一个念头生出许许多多的念头,但所有的念头都只会增加内心的骚动与不平。

——顶果钦哲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活的状态都心存不满,工资、职位低了,权势、地位弱了,房子小了,甚至嫌自己长的不帅、不漂壳、个字矮等等,所有这些都在死的面前变得无足轻重。尤其是聪明的人,会惊心于生之变异的无

佛教殿堂基础知识

常,惊异于死亡之残酷无情,并由人及已,悟出些许豁达与淡然来,觉得一些困扰着自己的纷争变得无足轻重了,心里面又开了几扇窗,亮堂了许多。

凡人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满现状。人生不涉险峻、不历风波,不知坦途之福。不受冻饿、不曾饥寒,不知平安之福。不染疾病、不处痛苦,不知健康之福。不逢苦极、不经流离,不知太平之福。故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济颠禅师

世人于衣食供身之物,悉知预备,不致临时失措。而关于身心性命之事,不但不知预修,且以人之预修者为痴。而以己之肆志纵情,姿行淫杀,为有福,为有智。不知世间盲聋暗哑残废无依之人,与牛马猪羊,或为人服役,或充人口腹者,皆此种自以为有福有智之人,所得其福智之真实好报耳。

——印光大师

因为死之必然性,生更显得弥足珍贵,也更值得人珍惜。也因为生死之间的必然性与残酷,因此,生并不是唯一的要求:蝇营狗苟、庸庸碌碌只能是虚度年华。唯有.活得灿烂,才能赋予生的意义,才能使死不再轻薄。因其不可抗拒,因其一视同仁、概莫能外,所以对于死,我们也无需惧怕,在生死之中尽情领略和创造,体悟和感觉;在死之前,坦然地面对.从容地走近,没有遗憾。

贪、嗔

佛教修行知识大全书籍

、痴等烦恼本质是虚妄的,是空的。我不理会他,专注在这一句佛号上,那么如何能专注在这句佛号上呢?首先要生死心切,把死字放在自己的额头上,我马上就要死了,这时候你专注不专注?我须臾间就撒手人寰了,这个时候你还有什么放不下,但念无常,才能恳诚念佛求往生呀。

——大安法师

六道中轮转,无量的生死,现在要在这一生中,把他扭转,不再轮回了,这是我们不能不解决的一件大事。真正是自己本身的一件大事,别的都是儿戏,都是肥皂泡,如梦幻泡影。再好再好也是肥

佛教知识五眼六通

皂泡,非常好看,但它必定马上就要破。我就快八十了,转眼就要破了,

佛学常识100讲

一切苦空无常。所以要真勤真专呀!专一呀!……

——黄念祖老居士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176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大德的无常语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大德的无常语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282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