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
何人可称善友?佛陀虽在《吉祥经》中未曾明言,但于《菩萨地持经》中为大众详述了善友标准:
善友所摄者有四事:一者善友不愚不钝,黠慧不邪;二者不教人放逸,亦不以放逸之具授予他人;三者不教人恶行,亦不以恶行之具授予他人;四者终不断人上信、上欲、上受、上精进、上方便、上功德,令其退下,不以下信、下欲、下受、下精进、下功德授予他人。所谓断无上大乘,令学二乘,断修慧与思慧,断思慧与闻慧,断闻慧与福业,断戒与施,如是等断上功德令其退下,以下功德受令修习。
善友者,
佛陀心无分别,视一切众生皆悯之如子,为何要告诫我们远离愚痴?这因为我们毕竟是
但仁者当知,佛陀所言“远离”,并非放弃。而是要我们在证果开悟之前,先保持自身清净,免为外界所转。待到修行有所成就,自身成为道德完备的智者,心性已明,如如不动之时,我们还是要发菩提心,度化众生,令其广开智慧,远离种种不善。
佛陀悲智深广,对人心性体察入微,对人间友情的了解亦是细心周详。在《佛说孛经抄》(关于《佛说孛经抄》,此处的“抄”与“钞”相通,检索了大正藏在线阅读网站,为“抄”,另《佛说孛经抄》又名《佛说孛经》)中,佛陀概括了四种类型的朋友,佛陀之所教,给今天的我们很多教益。经文如下:
友有四品,不
第一种朋友为“花友”。花友者,以友为花,当朋友富贵繁华之际前来依止,但当友人落魄潦倒之时,即拂袖而去。如《红楼梦》中描写的荣宁二府的门客,当贾府贵为皇亲国戚,权焰熏天时,门客们一时纷纷来投,为之锦上添花,可到后来,贾家败落,那些原来亲近贾府的人便都“树倒猢狲散”,只剩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样的人就可称为花友。花友以对花的态度来对待朋友,花友的友情,也不过只存乎于花朵的朝夕荣落之间。
第二种朋友为“称友”。“称”就是街上买东西用来称重量的秤,此处所指不是现在的电子秤,而是旧式杆秤,有秤砣在上面移动,秤砣若是太轻,秤杆就会往上抬,秤砣若重了,秤杆就往下垂,秤友也是如此。所谓秤友和花友很接近,“称友”的特点是锱铢必较,对财物颇为在意。如能从朋友处得到好处多多,他就会表现得特别恭敬,反之,他就瞧不起对方,甚至现出轻慢之相。对于称友来讲,一切均以物质衡量,友情的意义也无非“利益”二字而已。
第三种朋友为“山友”。 “花友”“秤友”难称善友,山友则是可以结交一生的益友。山友如山,其友情自然可堪依止。如此朋友,可以共患难,亦可同富贵。山友之情意,一如高山,凡其所有,皆不吝与友共享,其功德福报,足令所有有缘众生因之获益。高山巍巍,幼树细草生于其上,亦会因山之挺拔而彰显其高;金山灿灿,即使鸟兽,行于其间,毛羽也会因山之光明而光彩灿然。山友者,可谓人间圣贤,与之结交,于耳闻目染间,自会增益个人德行。
第四种友为“地友”。这种朋友,其心性一如大地。大地广袤沉稳,为世间一切万物生存依赖之所在,任何一物离开大地就无以生存。故大地恩德如父如母,能持、能育、能载、能生。况大地包容万物,无所好,无所恶,贵如黄金,大地纳之,贱若蝼蚁,大地亦不离弃。风吹不动,故我依然。山友者,亦复如是,其交友无分富贵贫贱,皆平等至诚,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这
佛陀在此所开示的四种朋友,行者心中自有取舍。交友当远离花友、称友,而若行诸菩萨道,则应发心,为众生之山友地友,为众生广施吉祥。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11770.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72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