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重则动手打人。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顾他人伤心,瞋心一起,损人亦不利己,轻则心烦意乱,重则肝目受伤。学佛之人应当保持心中常有一团祥和之气,才能减少疾病,增添福寿。昔日阿耆达王,一生
还好他有宿世福德,自己知道原因,求出家人为他说归依,才得以脱离蟒身,生到天上。因此,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华严经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古代大德也说,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学菩提道,忍辱护瞋心。如来教导多瞋众生修慈悲观,道理在于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过去父母,也是未来诸佛。既是过去父母,我们就应当感念众生对我们宿世的生育恩德尚且无以为报,怎么能因为小小的不如意,便怀恨在心。
一切众生又是未来诸佛,必定广度众生,我要是没能了生死,还得指望他们来度我,哪能因为一点不如意就生气?所以菩萨捨头目髓脑时,将一切有求者,视为善知识、恩人,相信对方是为成就自己的无上菩提道,即使丧失生命,对众生也只起欢喜心,不生瞋恨。
知道自己性情暴躁,就应当常想我事事不如人。即使是别人对不起我,也要当作是自己亏欠了别人,觉得自己对一切人都有愧,歉憾不已。这样,火暴脾气就没地方生出来了。一切嗔恚怒气,究其原因,都从傲慢生起,倘若能处处心怀歉疚,自然心平气和,不
有的人修行越用功,习气发作得越厉害,这是由于注重事相上的修持,却不懂得理上的回光返照,不能克除心中的妄想情执所引发的。应当在平时注意预防,境界来了也就不至于习气发作。倘若能认识到我这个身心,完全只是幻妄,一个具有真实体性的“我”其实是了不可得,既然没有“我”,又怎么会有那些因人因境所生的烦恼?这才是从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不能悟明“我空”的道理,就应当依照如来开示的“五停心观”修习,对治烦恼。(五停心的意思是按照这五种方法调停其心,令心安住,不随境界所转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yinguangdashi/1728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