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6 05:1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文化-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文化-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则不是疑法便是疑自。若有丝毫疑心,则因疑成障。莫道不修,修亦不得究竟实益也。由是言之,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讲求,以期深造其极乎哉?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佛教

、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

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息,故名“炽盛”也。又“阴&rdqu

佛教知识韦陀

o;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日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修道之人,禅定力深,于六尘境界,了无执著,不起憎爱。从此加功用行,进证无生,则惑业净尽,斩断生死根本矣。然此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既得往生,则莲花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随己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

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

佛教的知识付费

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rdq

新佛教书籍入门知识点汇总

uo;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

深信佛言,了无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yinguangdashi/17283.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864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