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14 15: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心物俱非,除之益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佛教-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佛教-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使我不舒服,谁能为我除掉它?”石霜庆诸说:“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这则公案是在道吾宗智圆寂之前,对弟子说,他有个未了的心愿,希望有人帮一个忙。对他而言,天下事都已不是问题,唯一担心的是众生还未度尽,

从佛教的角度看知识

弟子尚未解脱,许多人等着要开悟,但他即将过世,再也无法帮助他们。谁能把他的心愿接替下去,承担这个任务呢?

通常每一部佛经最后都有所谓〈嘱累品〉,交待听众听经之后,当有责任护持它,使它永远留世、化世;道吾宗智也是以

我要搜佛教知识

这样的慈悲心交待遗嘱。但这几句话被石霜庆诸点破了:“心物俱非,除之益患。”内在的心是自己,外在的物是环境,不论心内或心外,没有任何现象是真实不变的,全是幻境、幻象、妄念,不需要除掉;如果执意要除,心中更增一份执着,那更放不下了。石霜等于告诉他:“放心圆寂吧!随缘来去,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如果担心,反而会增加执着,也为后人带来累赘。”他的意境更高超。

大悟彻底的人,一切皆自然。在世时弘扬佛法、奔走度众,是自然而然的事,有众生需度就度,如果因缘不成熟或无此因缘,也不必着急、不必担心,这不是你放不下就能解决的。自己能做多少就

佛教理论知识有哪些内容

做多少,这一生纵有来不及做的事,

佛教知识问答13

该走的时候依然心无罣碍地走。众生如果已经种下得度的因缘,不需你担心他们也会成熟。所以,未圆寂之前的奉献最重要,临死牵挂则是多余的。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1819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心物俱非,除之益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心物俱非,除之益患;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801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