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7 02: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佛教-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佛教-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

佛教证果基础知识

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的心跟莲花的境接触的时候,本来这莲花是属于外面的莲花,这个时候我们“于境取相”,心中也出现一个莲花的影像。然后我们说,哦,这个莲花很漂亮啊,它很光明

佛教供佛基础知识

啊,就

听导游讲解佛教知识

施设很多的名言。第一个产生相状,第二个施设名言,就带动很多的贪爱、瞋恚的烦恼出来。

我们看经文: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佛陀说,比方说你阿难心中,你这一念心有三种的功能:“忆”,就是回忆过去,你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情;“识”,是对现前境界的分别,是指的现在;“诵习”是指对未来事情的种种想象跟期待。过去、现在、

佛教知识佛法大全图片

未来都是由“想”来引生的。

“性发知见”,这个六识的了别性要产生明了功能,必须要依托六根才能够产生心识的想象。那么这个想象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容现六尘”,就是这个六识依止六根去攀缘六尘的时候,这个六尘本来是外在的境界,我们内心本来没有六尘,但是经过这个六识的种种想象,它就能够容纳、能够显现六尘的影像在心中,经过想象就能够转外在的尘相而成你内心的尘相。“离尘无相”,就是六识离开了所了别的六尘,六识的了别作用就不能生起了。

“离觉无性”,相同的道理,六尘离开了能了别的六识,那么六尘的尘相也不能显发。所以,它们两个必须“相织妄成”,就是六识的了别跟六尘的境界它们两个要互相地作用,所谓心识攀缘六尘引生想象,这样子才能构成第三重的污浊之相,名为烦恼浊。

我们一个人的烦恼,说你这个人为什么烦恼很重呢?为什么他烦恼很轻?你一天到晚起烦恼而他不起烦恼呢?一个人烦恼很重,就是你想象力很丰富,你想太多了。我们不能够说外境给我烦恼,不能这样讲。如果外境给我们烦恼,那我们大家生活在同一个环境,应该起同样的烦恼才对。我们接触的是同样环境,我们住在同样的地方,吃同样的饭菜,去同样的地方做早晚课,但是每一个人起的烦恼不一样。同样一个环境,这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想象力不一样。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179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500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