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不净观-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6 02: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不净观-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不净观-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

不净观-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
不净观-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

“不净观”是佛教的一种修持观想行法。众生因为贪爱,于我、我所有上面,产生执着爱染,而生起种种痛苦,佛陀于是教导众生观想自他肉体充满屎、尿、涕、唾等肮脏之物,以减少对他身及自身的淫欲贪爱。如果能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就能去除贪爱染着。

这里有六种不净观,提供大家参考:

第一,欲为第一海

佛经比喻众生的贪欲,犹如大海,所谓:“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众生流转爱欲海,无明网覆大忧迫”“众生漂溺诸有海,忧难无涯不可处”,均说明欲海狂澜,会使人沉沦灭顶。

第二,痴为第一暗

愚痴好比沉睡在漫漫长夜中的人,不知道哪一天才能醒过来;愚痴好比“一翳在眼,空花乱坠”,完全无法看清楚前途的状况;愚痴恰似小婴儿,不能分辨食物与粪秽,随便拿起来就往嘴巴里塞一样。所以,愚痴的人,一直处在黑暗无明的地方。

第三,嗔为第一怨

一个人如果常常暴怒、发脾气,会招来许多怨恨。有些人习惯随便骂人、欺负人,或是闲话是非,这些都会有因果报应的。嗔恚像野火一样,还

中国佛教基础知识小说

没有烧到别人

佛学常识读后感1000字

之前,已经将自己烧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嗔恚的恶相是为

有关佛教知识向答

第一怨。

第四,妒为第一火

《梁皇宝忏》记载梁朝武帝的皇后郗氏,生前嫉妒六宫嫔妃,动心发口有如毒蛇,因心怀嗔妒之火,死后堕为蟒蛇,不但无洞穴可以栖身,还要饱受饥饿、身体鳞甲被虫啃啮之苦。后来郗氏向武帝求救,借由忏悔熏修之力,才脱离蟒蛇身。所以嫉妒之火,不仅伤害别人,更会烧毁自己。

第五,疑为第一障

疑心,是人与人之间很大的障碍,有的人怀疑自己诸根暗钝,罪垢深重,就不容易消除业障;有的人怀疑受道的师长,威仪德行不具足,自己就无法成就道业;有的人怀疑所受之法非真正之道,不肯敬信受行。在这些疑心之下,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因为怀疑自己,自己就无法发挥能量;怀疑别人,别人也不会相信你;怀疑真理,自己就无法开悟。所以,为人要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第六,慢为第一高

慢是六大根本烦恼之一,即比较自己与他人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的自恃心。慢心如同高山,会挡住人我之间的友谊,障碍彼此之间的往来沟通。

欲海狂澜、痴黯黑宅、嗔怨

佛教知识培训体会

恶象、嫉妒火焰、疑云幢幡、骄慢高山六种不净,都在我们的身心内外,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看它所带来的祸患。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xingyunfashi/22193.html

以上是关于不净观-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不净观-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461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